论 点 摘 编
时间:2015/7/2 14:50:49   点击:0   [ 关 闭 ]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

    唐锡诲、肖凤翔在《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3期中撰文,从中国职业教育的现实诉求、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契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理路三个层面,对职业教育学的中国化进行了思考。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职业教育的现实诉求体现在三个方面:1.职业教育学自身发展诉求。在发展过程中既引进和学习西方职业教育学的精华,又移植普通教育学的内容。2.职业教育实践改革的需要。研究职业教育理论的同时,从现实问题出发,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践改革。3.职业教育学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在“全球意识”的关照下,以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依托,以本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为基础,使中国职教走向世界舞台。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契机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21世纪,国家确立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国家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重视实践经验,完善理论体系,将实践深化凝练为指导理论,对中国职业教育实践进行反思。3.职业教育学外在建制趋于成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了广泛参与科研队伍,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术语体系和研究范式等内在机制的建设。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路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1.吸收中国传统职业教育智慧。寻找古代与今天职业教育范畴相适应的事项和知识,研究古代学者对职业和技术的思考。2.扎根中国职业教育实践沃土。围绕中国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及理论探讨创建中国的职业教育学,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3.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将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论思想和实践,转化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理论、方法学术活动和学术取向。4.开展职业教育学原创性研究。原创性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等要素构成,要善于发现新的研究对象等。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4.25

 

英国开放大学虚拟学习环境建设与运行的研究

     孙鸿飞、孙艳萍在《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6期中撰文,探索了英国开放大学虚拟学习环境的建设思路、功能模块和支持工具,研究了其网络课程设计、课程学习、教学辅导等方面的情况,总结了英国开放大学虚拟学习环境的特点,并针对我国远程教育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运行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英国开放大学是国际远程教育领域的著名院校,它以开放学习平台Moodle为基础,设计和开发的原则是学生中心、简洁明显、聚焦策略和业务增效。该虚拟学习环境可以分为六大功能模块:个人主页、学习教学、作业测试、交互协作、支持服务和系统管理。学习教学是虚拟学习环境最重要的功能,它以Moodle为基础,提供许多工具支持课程设计、在线学习和教学辅导,这些工具包括课程网站、笔记、知识地图软件、录音工具、数学符号工具和资源库等。作业测试有四种类型,分别是教师评阅的作业、计算机评阅的作业、课程结束作业和考试。此外,英国开放大学的交互协作主要通过视频会议工具Elluminate、即时通信工具MSG等。学生可以获得的支持服务主要有帮助中心、残疾学生服务、职业建议服务、图书馆服务、学习支持和技术支持等。另外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

    英国开放大学实施的是基于网络的“有支持的开放学习”,其教学、管理和服务等业务都依托虚拟学习环境来运行。虚拟学习环境的运行管理主要是指网络课程设计、课程学习、教师辅导和支持服务等四个方面业务的运行,以及学习环境的管理和维护。该虚拟学习环境的拓展包括移动学习环境、非正式学习环境和社会交互环境。英国开放大学的虚拟环境建设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建设运行灵活开放,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第二,网络课程注重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强调交互指导;第三,支持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合理有序。

作者提出英国开放大学对我国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远程教育院校网络空间建设和运行的启示:学习空间建设应该灵活开放;网络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强调整体设计;学习空间中要设计各类支持服务的资源。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4.25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李海宗、杨燕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5期中撰文,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出发,初步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合理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相应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政府或院校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信息,对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作出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预警信号,使政府、学校、企业等能提前了解专业设置发展的状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是预警机制的重要基础。预警机制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能敏感地反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有机构成的整体。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要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独立性、可行性、发展性等原则。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建立,相应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关键,其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覆盖专业设置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生源状况、就业情况、政策导向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经费投入、设备配置、办学传统等。在分析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作者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2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需要注意的是该预警机制指标体系及权重的建立受参评专家数量、参评专家能力、学校所处地区经济发展属性、专业对应的产业结构属性和专业的学科属性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不同地区、专业的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灵活调整。

    基于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过程,作者还提出了构建合理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策略:一是集合多方力量共同探讨,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全面;二是全面考察数据获取途径,保证指标体系的有效可行;三是动态跟踪监测及时调整,保证指标体系的灵活合理。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4.25

 

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发展对中国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启示

徐向平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21期中撰文,梳理了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历程,剖析了“新职业主义教育”关于学术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课堂教学和基于工作的学习以及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等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工过程,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历史沿革和特征。美国人长期贬低职业课程和职业技能,到20世纪80年代,职教的社会地位、普及程度等却得到空前增强,被贴上多种标签,如40年代为半职业化教育,70年代引进“职业生涯教育”,90年代成为“显学”;主要特征是为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偏好做准备,在课程上注重“校本学习”和“企本学习”。2.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背景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滞后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企业营商环境不良损害员工的利益,职场竞争对员工的技术技能提出更高要求。3.产生和发展。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颁布《帕金斯法案》等一系列法案,建立“职业磁石学校”等措施,以及开展有力的评估方案,不断推动“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发展。

    新职业主义教育三个层面的整合解读是:1.强调学术性与职业性学习的整合。一是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转换,二是建立教师群体的协作攻关机制,三是增强教师的集体创作意识,四是构建教师共同体组织,五是积极开展合作学习。2.关注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的整合。一是夯实职业人技术技能基础,二是设置基于行业技术标准的职业技术课程,三是建立教职员工的工作团队。3.聚焦教育和职场的整合,一是“学徒制”受到社会精英的高度重视,二是彰显“行业的方方面面”。

美国实施“新职业主义教育”对我国大力发展新型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职业技术教育应该“立法”优先,为其永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2.整个社会需要进一步认识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理性逻辑,深入领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涵和实质;3.社会各界要理顺利益攸关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破除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体制壁垒。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