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职业技能的新需求及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时间:2015/6/30 15:49:47   点击:0   [ 关 闭 ]

    一、经济全球化对职业教育的现实挑战

    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承认教育 (包括职业教育)是一种产业而不是上层建筑,它属于经济领域。我国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必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招、教、就”产生现实的挑战。

    ()面向“招”的挑战

    这里所说的“招”是指职业教育的招生。职业教育中的招生工作非常重要,没有招生就谈不上“教”,更无所谓“就”。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职教机构学习境外职教和培训机构的长处,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内教育资源的配置。从教育需求方面讲,国内老百姓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将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出国接受教育,使宝贵的生源流向国外;从教育供给方面看,越来越多的境外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将进入我国的教育市场,和国内的职业教育机构展开公平竞争,他们凭借丰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经验、良好的办学条件及其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受教育者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而在教育的国际化竞争中,我们的职业教育机构目前还不具有优势,突出的一点是我们的职业教育目前普遍缺乏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缺乏足够的社会吸引力,这必将对我国职教机构的招生工作带来重大压力。

    ()面向“教”的挑战

职业教育中的“教”是指教学过程,是把招收来的学生在学校里经过职教机构全体教师和员工的精心培养,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职业教育机构教学工作能产生如下的影响:

1.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产生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近20年来,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产业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技术密集度在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制造业的主导,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我国也在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传统产业的就业人数逐步减少。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使企业涉外经济活动不断增加,引起企业对从事产品外销和国际贸易人员需求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所产生的影响,是我们职业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设置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根据国内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2.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关键过程。职业教育机构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或专门人才,这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之所在,也是职业教育机构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市场竞争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我们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出能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毕业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受教育者、赢得利益。所有的这一切靠的是我们高的教学质量。就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水平而言,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些教学质量较高的职教院校和机构脱颖而出。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过去由于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拨付的办学经费较少或不到位,使得职教机构的办学条件比较陈旧落后,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知识老化,没有深造或更新知识的机会。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而在国外,职业教育早已被视为一种产业进入市场并按市场规律运作,使得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师资队伍及丰富的办学经验。此外,他们还有严格的国际通行的国际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外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相比较不占优势。

    3.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今后的经济活动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行事。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要适应这一转变,及时调整陈旧过时的内容,补充新内容。

    ()面向“就”的挑战

    这里所说的“就”就是要求职业教育机构要想方设法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找到就业单位,实现毕业生的完全或大部分就业,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学校预期的培养目标。此阶段是事关职业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说明我们的培养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导致国内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面交错,就业定位下移;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传统行业及原就业格局的冲击,使城市技能过时的劳动力大量剩余。所有这一切都将加大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对职业技能提出的新需求

    ()关键技术技能

    经济全球化时代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高效率的、灵活的劳动力,每个国家必须帮助其国民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以及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没有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在现代工作场所将会面临失业或不能就业,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最直接地与生产和服务行业中劳动者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虽然职业教育能否直接创造工作仍有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职业教育能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就业和再就业以及自主创业提供更好的机会,还会帮助劳动者提高社会地位以及帮助大量的年轻人获得职业技术与从业资格。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劳动力技能提出新的要求,而且也对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严峻的挑战,劳动者必须接受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才能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和工作需求,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也需要深刻反映这些变化,以成为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

    ()职业适应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工作的灵活性已成为一种就业特征,一种职业领域的常态现象,工作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工作方式将越来越灵活,劳动者的入职与离职将更加自由。工作的流动导致工作岗位和工作场所不断改变,使得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不能像以前那样遵循直线式、等级式、稳定的或是以组织为中心式的发展。例如个体想要改变职业发展路线,或者迫于环境不得不做出改变,则个体需要从一个职业稳定期返回到与另一个工作相关的职业建立期,甚至是回到职业探索期。同样,许多人由于经济需要或者职业抉择将会为了再就业或“换份工作”而从事职业探索期和建立期的工作任务。因此,职业教育要为在职、失业和处于失业边缘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再培训,并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工作场所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不断变化,一方面,劳动者希望通过再培训或非正式学习获得新的技能,从而大多数劳动者在入职后还将在他们的工作场所接受更进一步的培训;另一方面,企业或公司要求个体在入职后必须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适应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从而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学习将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浪潮的兴起,以及由经济发展提供的实训职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毕业生对一个完满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学习与培训的场所不再局限在学校范围之内,学习方式开始突破传统的学校职业教育方式,劳动者开始呼吁类型丰富的、与实践紧密衔接的学习与培训形式,从而在工作场所中学习与培训成为个体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创新创业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岗位技术技能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但是,仅仅依靠提供职业技术培训还不足以解决失业问题,职业教育还需要提供与创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为劳动者提供通过创造新的工作来产生就业机会的创业能力的灌输应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重要职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自主创业将是大多数青年获得经济独立的最大机会,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个体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创新方面应该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培训不能仅仅培养个体从事某一特定工作的能力,还应培养个体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

    为了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工作场所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不仅需要对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且需要对在职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职业培训,并且职业结构和就业机构的不断调整促使劳动者的培训需求也越来越灵活多样。劳动者个人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也将产生持续进行终身学习的需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必须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视为全民终身的过程,是基础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经济全球化不仅要求劳动者能掌握核心的专业技术,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而且要求职业教育按照市场发展的需求为劳动者提供终身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未来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与其他大多数教育领域存在实质的重叠和交叉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样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工作本身的组织形式将趋于扁平化,劳动者将不再被分为蓝领和白领,他们属于同一个团队,所有的工作都将是知识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职业教育应该为处境不利群体以及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提供灵活适宜的培训,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为所有人获得生存发展的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在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将职业教育整合进普通教育系统被认为是为劳动者准备未来职业和生活的一种有效方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劳动者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关键技术技能

    职业教育必须满足“知识社会”的需求,其目标和行动的重要特征就是为职业包括自主创业和创业意识提供必要的教育,为个体一生的技能包括“一般技能”和“关键能力”提供教育,以满足个体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进入工作和生产角色必需的技术技能和社交能力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需要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三方面的技术技能,首先是提供学生改善生活品质的教育课程,以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态度和价值观,课程内容应主要针对有关特定的职业知能、技能与态度的获得、更新及提高,以及个体基本的认知能力和较好的基础教育,如作为获取信息、表达信息以及交流信息的程序性知识的方法论知识,作为进一步检查、批评、验证和影响概念评估的反思知识,作为检视自己的潜能并在互动中解释这些潜能的个人知识等。其次是帮助学生获得以下基本技能:基础技能如数学、外语、计算机知识;思维技能如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个人技能如社会交际能力、自尊、自立、自我管理和诚信等。最后是提供学生未来职业导向的教育课程,重点在于引进与运用新知识、技术及科学,以利于个人适应职业环境的变迁;提升个体就业能力和促使他们充分就业,以协助他们生存、理解与适应现代社会;提供个人专业技术的发展机会,促进个体职业转换需求及适应全球科技进展与经济需要。

    ()加强职业指导,培养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的发展通常包括工作准备、投入、适应和改变等阶段。工作的流动性与灵活性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在变化情境下个体的积极应对与感知能力,以及个体依靠自我监控,运用社会资源进行应对变化的外在能力,主要涉及个体的职业认知能力、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总体规划能力、职场竞争和应对策略技巧等,这些能力被认为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职业适应能力也与个体使用具体策略管理自己的职业行为或应对特定的挑战有关,更注重个体在职业教育中受到的先前认知、情感、行为以及在职业追求中能更普遍地促进(或阻碍)自我指导的社会情境过程。

    为促进学生在快速发展的工作环境中适应工作环境,教育和职业指导与咨询也很关键,必须成为职业教育中的必要部分,因为他们能够提高培训的相关性和效率。具体而言,职业指导与咨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才能,灌输学生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探索职业选择,制定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与他人有效地交流,成功地融入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学校职业指导与咨询必须将职业发展视为一种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发展他们的职业意识,就业能力以及职业成熟。

    ()采用多元教学,培养工作场所学习能力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重新构建学习与工作、教育与工作的职业学习范式对当前职业学习模式做出了颠覆性的修正,对未来发展中的职业学习模式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框架。劳动者要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工作场所学习。首先,工作场所的学习将影响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一些有益的建议包括采用模块化的形式设计课程、引入能力本位的评价体系、满足个人需求的自主学习、认可受训者具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等。这些技能和能力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的未来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即“学会去做”;其次,工作实训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传统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应被重构为个体职业生涯中一种无缝对接的过程,职业教育应该面向“工作世界”;最后,在工作期间应适时补充多元化的在职培训和再培训,通过职前教育与职后继续学习的有机结合,使个体快速适应职业世界的变化。

    ()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是贯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全过程中必需大力培养的一种核心能力。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不论是对于个体从事某一职业,还是个体的自主创业都非常重要。首先,职业教育与培训应对这种新的挑战与改变做出回应,职业教育与培训需要建立一个更加积极、创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以深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影响;其次,应把培养创业能力当作所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以实现毕业生高度自我雇用为宗旨,进行教学改革,重新调整课程设置,为学生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最后,职业教育要用以学生创业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创新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对他们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以及提高他们对工作场景的应变能力、变革和促进变革的能力。

    ()突出能力本位,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经济全球化环境要求职业教育重新定位,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为他们获得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奠定基础。终身学习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生存素质,是个体自身发展相适应职业需求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既要突出职业能力本位,也要强调个体终身职业的发展需求。教科文组织主张职业教育在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认为职业教育是“具有技术与职业性质的,旨在确保所有公民均有终身学习机会的教育的各种形式和各个方面,不论它是在政府直接主管的教育机构之内,或者在教育机构管理之下提供,还是由私立机构或通过其他形式的有组织的教育提供。”因此,职业教育要从终身学习的视角设计个体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结构和范围,考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终身学习制度的一部分;要为学生提供通向终身学习的课程(如模块式课程),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意识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教育还应从为特定的职业做准备转向为工作和未来学习做广泛的、一般性的准备,以帮助学生适应复杂多样的职业环境和专业技能的需求。

    ()整合职教资源,培养未来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仅要着眼于个体的现在职业发展,更要着眼于个体未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职业能力需求。因此,首先,职业教育要与产业、经济部门通力协作,以形成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要与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融合,要与在职教育与培训相贯通;要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配合,提高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其次,职业教育应该被视为一个提供者,应为其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并且由于提供者的多样化,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机制以监控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并维持技能标准和信息系统,这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共同责任。最后,为了创造和谐的合作关系,政府部门应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一个协调的国家计划,建立一个相关的立法框架,政策和策略导向能够建立和实施。在教育资源整合发展中,职业教育的价值将得到重视,职业教育将日益获得与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而当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建立起畅通的衔接后,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课程,职业教育系统的灵活性将极大增强,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