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两方法一平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时间:2015/6/29 14:24:39   点击:0   [ 关 闭 ]

    一、推行“三阶段就业指导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力

    大学生入校后,职业认知力较低,职业规划并不明晰,对专业、职业认识肤浅,容易产生迷茫、无所适从等不良情绪。因此,应紧紧围绕就业竞争力的三个要素(职业规划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可迁移技能)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提升职业认知能力,以便为就业选择奠定坚实基础。

    做好职业规划训练。在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意识训练和职业规划训练。职业意识训练主要内容应包括: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采用课堂讲授与专门训练相结合,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建构正确的职业意识。这一阶段的教学,一般应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进行,通过专题讲座和实践训练结合的方式完成。职业规划训练主要内容应该有:职业规划基本理论、认识自我、了解职业、职业抉择方法、生涯规划与生涯管理等。采用课堂讲授,运用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技术进行团体辅导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做好在校4年期间的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这一阶段的教学,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进行,通过理论教学、集中辅导、职业规划实践训练结合的方式完成。

    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在前两年进行职业规划训练的基础上,大学三年级按照学生个人比较成熟的职业规划目标,引导学生参加学校开发的岗位培训班或者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职业资格培训班,做好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岗位技能,实现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技能的良性对接,并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做好综合实习和就业推介。毕业前夕要做好毕业生的综合实习教学和就业推介工作。综合实习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备知识讲授和岗位实习两部分。通过预备知识讲授,让学生掌握职场基本理论、劳动力市场与信息、求职策略、就业政策和岗位实习的知识,让大学生完成就业前的求职知识储备。此教学环节应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主要是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完成。岗位实习一般要依照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执行,同时岗位实习要与校内的实习、实训工作结合起来。并且,就业实习与实习基地建设要与大学生的就业推介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学生等不同的途径做好就业推介工作。学校要根据就业市场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需求,建立"集团模式"的实习就业区域和基地。例如,在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实习就业区域,主要以管理类、文化产业类、软件产业类实习就业为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实习就业区域,以安排经济类、财经类、商业服务类、软件开发类等为重点;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实习就业区域,以安排电子类、工程类、旅游服务类为重点;以山东为中心的胶东半岛实习就业基地,以安排新闻传播、文化产业类为主。通过这种相对集中的"集团模式"实习基地建设,既可以密切结合当地的就业岗位需求,也有利于学校有的放矢地做好就业推介工作,还有利于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养,提高就业质量。

    二、实施“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法”,提升大学生的岗位适应力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提升,缺乏必要的就业实践训练,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象,有着比较长的就业岗位适应期,因此,缩短大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期、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于解决社会急需人才和促进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建立在大学生学完本专业课程基础之上的技能培训,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作支撑,基础好、起点高;它是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指导下开展的职业培训,培训技术先进,技能认证权威性高;它是延伸到某一岗位的核心技能培训,针对性强;它是建立在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上的培训,注重技能训练,实效性强;它是建立在职业规划之上且与人才市场紧密联系的岗位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合理确定对接岗位。确定对接岗位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并且要使开发的岗位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与专业密切相关,因为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开展岗位对接培训的基础;确定的岗位是社会急需的岗位,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确定的岗位是毕业生所期望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办学资源许可,能够满足岗位培训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科学开发课程内容。对接岗位确定以后要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以岗位技能的基本要求为标准,寻找大学学科课程与岗位技能之间的空白点,进而针对空白点开发新课程,实现课程对接。选定课程内容的方法是:去粗取精,凝练出最为核心的内容,形成岗位对接课程。根据技能培训的特点,岗位对接课程以活动课的方式呈现,以岗位、岗位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核心技能点为课程主线,通过总操作程序、操作步骤、达到标准、注意事项、相关知识五个环节呈现技能培训内容。

    切实加强师资培训。高校大多数教师长期从事大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习惯于讲授理论知识,追求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逻辑性,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能适应技能培训的需要。为此,高校必须从加强教师培训入手,任课教师首先要接受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专家的培训,通过专家的理论引导、举办公开课、邀请实践专家指点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使任课教师树立起“理论是基础,技能是关键”的教育理念,掌握“直接下水学游泳”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学会实践教学、岗位演练、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为使岗位培训教学更加贴近实际,高校还应聘请一大批有岗位实践经验的技师、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参加培训工作,以弥补高校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在教学上,坚持以“学生演练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原则。课堂学生演练时间占2/3以上。每节课同时有2-3名教师上课,一名是主讲教师,其他为演练指导教师。采用“教师引领——学生体验——教师点评——学生强化——技能达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完对接课程后,能够把自身专业技能拓展为岗位技能。为保证教学的实践效果,在培训过程中,要专门安排学生参加岗位见习,强化实践技能。针对技能培训的特点,高校要建立体现“两个结合”的评价办法,即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首先是技能考核,学生必须掌握每一单元的技能,要求学生单元过关。在岗位技能培训结束以后,进行终结性技能考核。技能考核成绩占60%,笔试成绩占40%。经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审查后,将对考试合格者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该证书既是学生培训结业的证明,也是培训学生今后从业的凭证。

    三、创设实践训练平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力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既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毕业生能否尽快适应社会、发挥个人优势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如何提高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以此带动全体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建立实践训练平台必不可少。

    1.实施“卓越大学生培养计划”,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引领能力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的相关要求,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要充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确保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实施“卓越大学生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就业典型,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促进其他学生自觉提升就业能力。以工程专业为例,应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以著名软件企业为依托,实施“5R-3M”软件实训模式。即通过有“真实工作环境、真实软件项目、真实项目经理、真实工作压力、真实工作机会”的实训,实现学生“开拓实践经验、提高职业研发能力和提升就业机会”,锻炼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构建“3-6-3”实训平台。即与实训公司共同构建专业实践、公共实践、第二课堂实践三大创新平台,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专业实践与实训、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职业能力与创业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综合素质拓展六大体系,组织、经费、制度三大保障,确保学生的实习、实训效果。

    建立“2.5+1.5培养模式”。“2.5是指学生在校内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前5个学期学分。“1.5是指第6学期由企业和学校按照企业和市场需求而制定的培养方案,共同派导师在校内指导培训,并以培训成绩直接置换学校学分;第七八学期由学校和企业统一推荐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带薪实习一年,并签订"双保就业协议",保证就业、保证底薪。

    2.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造就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学校应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开展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

    学生个人或本科生团队,应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训练项目,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本科生团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创业训练项目,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本科生团队,应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实施创业实践项目,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河南部分高校从2010年启动了“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创新训练项目(SPCP)”立项建设工程,通过项目带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共有数百名学生(团队)在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重要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全国大奖;学生开发的“点餐系统家居智能控电系统等软件系统,被多家企业看中并直接开发为实际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学生也在项目的参与和实践中提升了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

孙莉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