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战略格局下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时间:2021/12/9 8:42:21   点击:0   [ 关 闭 ]

 

双循环战略格局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傅沂

目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特别指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任务艰巨”,作为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焦点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提高。自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提高。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到达821万、834万、874万。据教育部相关部门统计,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900万,达到909万,同比增长35万,再次创历史新高。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

二是大学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稳定性普遍不高。由于大部分毕业生都遵循着“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因此对于第一份工作往往没有长期扎根的打算,导致毕业生随时有放弃现有工作去寻找新工作的可能,常常会引起用人单位的不满。同时,部分企业出于生产和经营的季节性原因考虑,加上对大学毕业生的潜能不甚了解,或以获取最大利益为原则,随时有可能解雇大学毕业生。隐性失业者群体长期存在。

三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因为学历偏低,就业较为困难。当前,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从就业市场来看,结构性矛盾严重,就业形势严峻,呈现一种“买方市场”的状态,“名校+高学历”成为当前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的重要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一些特色突出、专业匹配的专科生和高职受社会欢迎以外,不少专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政府、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层面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政府层面来看,一方面,大学生扩招速度过快、扩招结构不合理导致扩招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另一方面,顶层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跟不上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从学校层面来看,第一,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处于安置就业阶段,在职能上限于就业信息传达、政策宣传和部分求职技能的指导,具备明显应急性特征,没能

达到贯穿整个教育全历程的目的。第二,“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这不仅导致大学生

就业时专业供需失衡,更紧要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基本的市场敏感性与适应能力。第三,学校提供的就业渠道比较单一,并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就业的需

求。同时,学校提供的就业能力和求职技巧的培训机会较少,与企业缺乏沟通,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

从学生层面来看,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转变,缺乏市场就业、终身学习、终身培训和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抗危机挫折的心理素质也十分薄弱,缺乏基本的求职技能,与人交往、自我推销等综合能力还不够。同时,部分高校学生对于自我认知及定位并不准确,不了解与自身实际能力相匹配的岗位,有盲目跟风“考研热”、“公考热”等现象,导致错失一些就业机会。

从企业层面来看,部分企业劳动合同意识淡漠,故意拖延与大学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时间。同时,一些企业在社会保险、

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方面落实不到位,使得毕业生的劳动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同时,有的企业设置各种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使得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也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而仕”等观念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心底里仍然把体面的工作当作是上大学的应有之义,仍存在对大都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大企业感兴趣,对基层就业置之不理的观点。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双循环战略格局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明确提出:“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指明了方向。同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需要结合“双循环”战略格局的大背景,不断创新机制,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一是创新顶层设计,不断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明确提出:“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更多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专长和智力优势的知识技术型就业岗位。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东北、艰苦边远地区和城乡基层就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和基层治理,扩大基层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农业技术等领域就业空间。为有意愿、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等多层次支持。”基于上述方向,各级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保障。同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传统产业面临着深度调整,政府各部门应从制定政策、改善营商环境、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机制。高校专业的动态调整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顺应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要求,对于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要增加专业设置高校数量和专业招生数量。对于需求不多、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专业,要坚决停招和减招。同时,各个专业要顺应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教学方案,提高大学生学习内容与未来就业的匹配性。

三是建立通畅的校企合作通道。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背景下,探索建立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就业合作机制。以满足国际国内重大需求为导向,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提前和用人单位沟通,创造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践和实习机会,使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是建立大学生全过程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目前,高校普遍缺乏体系完整且有针对性的就业课程指导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

生涯教育要顺应新发展格局要求。首先要让学生认清自己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去缩小与现实需求的差距。同时,要帮助学生提升行

业与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要综合社会需求、自身价值、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在实现自身价值

的同时,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合理控制情绪,用

开朗的心态面对生活。

五是强化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精准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举办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性专场招聘,加强户籍地、求职地、学籍地政策服务协同,提高供需匹配效率。要积极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信息,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就业。

六是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改革。要按照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引导大学生创业训练向创业实践转型,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落地发展,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