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就业背景下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如何发力
时间:2021/11/12 16:00:52   点击:0   [ 关 闭 ]

 

高质量就业背景下
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如何发力
李从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与复杂的国际形势,维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确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并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就业工作在这一宏观目标上的趋同性更为显著,如何精准发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落地,成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新使命。
高质量就业目标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升级
一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让毕业生及家长面对择业和就业时的心理状态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毕业生观望和求稳心态加剧,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甚至不就业倾向明显。受疫情影响,对稳定工作的期待更强烈,更多的大学生趋向选择深造或找寻“铁饭碗”工作。部分毕业生由于对新冠疫情期间的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对政策响应并不积极,导致错过择业的黄金时期。部分毕业生“等、靠、要”思想突出,对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认识不到位,总认为还有更为利好的政策会出台,缺乏行动上的主动。河南省某高校针对2020届毕业生进行的就业意向统计结果显示,仍有近4成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坚持优先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国企或者事业单位就业,如果岗位不满意宁肯再等一等。此外,本科毕业生选择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71%;如果当年考不上,计划进行二次考研的毕业生占报考学生人数的30%,比2019届毕业生高出14.9%。
 
2020年疫情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多方努力,稳住了基本盘,但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积极加以干预,以适应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面对广大毕业生对就业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元化的就业观念,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以满足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要多种方式开源拓岗,力促多元供给,拓展毕业生就业新空间;要优化、创新供需对接方式,力促提质增效,拓宽校园招聘主渠道,搭建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就业信息高效服务。要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指导,努力做到毕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要精细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力促落实见效;要更好发挥就业反馈作用,力促质量提升,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升级提出目标和要求,也明确了路径与方法。
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渠道,要以提供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人才战略需求。一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市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强化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这是推动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基础;二是要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意识,为毕业生开拓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加强校地、校企的深度合作,为毕业生挖掘就业岗位,提升求人倍率,毕业生选择的机会越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越有保证;三是优化创新供需对接方式,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求职需求是分层分类的,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也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要让“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让有需要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就是促进学生就业提质增效的具体体现。
高质量就业目标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向智慧化发展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以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家负担培养费用、实行“统包统分”为标志的就业分配制度;二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毕业生择业方式经历从“供需见面”到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不同阶段。
1989年3月,《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颁布,实施在一定范围内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印发,成为跨入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自主择业阶段的重要标志。1996年原人事部印发了关于《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的通知,大学生不再包分配,“铁饭碗”被打破。1997年原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规定自主择业下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明确了政府部门、高校、毕业生的职责、权利、义务。1998年第一批并轨改革后招收的大学生毕业进入人才市场,至此除少数定向招生的民族生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业以外,绝大多数毕业生实现了自主就业。国家也不再全部承担学费。2000年教育部取消《派遣证》,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回顾毕业生就业市场从“有形”到“无形”发展的脉络,过去几十年间高校就业市场建设方案变化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前,在完善国家就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在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方面,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在政策指引下,各地方高校按照地域性特点和省内省外生源的具体分布情况,有计划地实施市场开拓,高校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解决了供需信息发布问题。同时,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形式被广泛运用,有效地将合作单位、校友企业、招聘机构联动起来。一些高校还以“立足省内、辐射省外”为思路,依靠有形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此时虽然无形市场已处在探索阶段,但由于信息处理的难度较大,在此阶段只作为有形市场的有益补充。
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6年,我国将促进就业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进一步受到关注,“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前一阶段相比,在有形市场建设方面,高校更加注重新市场开拓,联合其他高校共同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的招聘活动。比如,这一时期河南省教育厅根据本省高校分布区域和专业特点把大学生就业市场划分成十四个分市场,指定不同高校牵头进行建设。随着网络求职及“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就业信息化工作得以快速推进。这一阶段,高校聚焦信息化手段在就业工作中的运用,紧抓“智能化供需匹配”能力建设,使QQ、飞信、微信、抖音等移动互联网工具被大范围运用于高校就业服务领域,有效促进了无形市场的拓展。随着就业服务手段和能力的转变与提升,“建设有形市场,拓展无形市场”的模式被广泛应用,毕业生能够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更大范围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各高校以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工作思路,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各省市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的带动下,高校按照“省外市场广泛扩展,省内市场深耕细分”的思路,在积极向省外输送大量人才的同时,也尽力为所在区域发展留住优秀人才。在此期间,为促进“互联网+就业”模式的推广,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智能化供需匹配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就业市场建设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互联网+就业”、“智慧就业”等方式被充分运用。
作为建设高质量就业创业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直备受高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作用,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成为了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不难看到,通过对无形就业市场建设的逐步深化,围绕如何解决区域间就业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正在推进。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更新与运用,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了各级各类高校在人才输出竞争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两个就业工作体系,以丰富多元的手段,打破了时空限制、数据壁垒。同时,围绕就业质量提升,建立就业状况监控与反馈体系,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智慧化就业”助推高质量就业还需再迈几个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高校的就业市场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一是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建立区域就业市场协同机制,破解人才虹吸困局,规避结构性矛盾,提升人才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二是要锚定人才发展规划的新导向。既要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又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开展,引导更多毕业生向基层和重点行业领域就业。三是为人才供给侧改革提供新途径。将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作为就业市场开拓的努力方向,有效推动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环节的改革,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四是要发挥智能化供需匹配的新效能,以智慧就业模式的推广,推进“云上就业市场”建设,提升就业市场配置效率。
随着“互联网+就业”模式被广泛应用,以及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运用于就业服务领域,必然会加快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现有的就业工作模式进行有效设计,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让“智慧化就业”充分发挥助推高质量就业作用。
建设“云市场”,让就业决策和求职行动更智慧。合力打造“云+AI”的智慧就业平台,以“云上就业市场”建设,赋能政府、市场、学校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决策、就业行动。一是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避免传统就业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失真、延迟等问题,将原本宏观汇总的就业数据,快速高效分解和还原成为各类应用场景层面数据。二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各类应用场景层面数据,通过算法进行链接和重构,应对复杂的形势变化,发挥人工智能自主学习优势,服务于就业市场协同、就业指导、人才培养、供需智能匹配等对策的形成。让智慧赋能就业决策领域,其理想状态是:要着力融合,不再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推进一体化的智慧决策;要实现动态,不再相对静止、僵化死板,促进互动化的智慧决策;要促进成长,不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实现导向化的智慧决策。
利用“云计算”,让供需对接和信息发布更精准。在就业市场的供需对接方面,信息不对称、不精准仍然是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提升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数据供给、数据消化能力,让智慧嵌入到就业供需、精准帮扶、联动评价等应用场景。我们看到,目前全国多地已开展积极探索。以河南省为例,在天基人才网“工作啦”平台的基础上,高校可以自行设定供需信息匹配细节,用“企业画像、求职者画像”等手段,提升人岗匹配度,使招聘和求职双方精准匹配,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未来,在供需对接、资源对接、信息对接和数据推送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不断发挥“云计算”优势,让服务更加精准。
 
采取“云手段”,让就业市场管理和服务更便捷。目前,通过就业网站、微信、QQ群、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工具优势,配合扫码、读卡器,会议系统等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协同运用,为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人员、教师、学生等提供丰富、友好、高效的服务终端。与传统模式相比,“云管理”最大限度地克服了过去时间和空间距离带来的诸多障碍,切实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未来,让终端把服务送上云端,将会给高校就业市场拓展带来更多机会和无限可能。
实施“云监测”,让就业数据统计与反馈更科学。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要求,各高校今后每年3—8月每周要上报就业统计数据,并报省级就业主管部门备案。大数据时代,发挥数据资源的优势之一,就是推动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云监测”,可以建立直观的数据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与运用,找准问题,进行分工,明确职责,从而形成多层级、跨部门的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同时“云监测”还在于要对与就业有关的敏感数据和敏感用途、敏感模型进行技术性脱敏,最大限度的为用人单位、毕业生以及就业类用途、模型等提供隐私与数据的保护。为跨领域的信息断点搭建桥梁,破除数据孤岛现象,保护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与疫情防控叠加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围绕助推高质量就业深入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尤其把是“智慧化就业”作为发展方向,不断推动高校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是实现就业工作“关系更和谐、理念更科学,手段更智能、服务更动态”目标的保障,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