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被人误解怎么办
时间:2015/6/16 15:01:19   点击:0   [ 关 闭 ]

    职场上,很多人会遭遇被“丑化”。

马屁精、是非精、爱在领导面前打小报告、潜规则上位……,如果我们真是这样的人也就罢了,接受评价,也不必怀抱委屈,可问题是,我们明明很正派很光明很安分守己,却要背负与真实人格完全不符的坏名声,郁闷可想而知。

面对职场坏名声,我们该奋起反抗,还是听之任之?

为讨姑娘欢心突然变得勤劳

    前不久,林旭(化名)在某论坛上发帖诉苦。林旭26岁,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职员,去年下半年公司新来了一个女同事,年轻漂亮,林旭很动心,但因为自己属于腼腆型男生,林旭一直不敢表白。

    “万一被人拒绝了,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是很尴尬的。”

    女同事坐在离林旭不远的办公桌,但因为不熟悉,每天沟通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有时只是刚巧一起走到饮水机前接水,偶尔寒喧几句。

    林旭想了很久,如何才能引起女生对自己的注意?终于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金点子——在办公室表现得积极能干,让对方刮目相看。

    第二天开始,林旭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上班,一到单位就开始扫地、抹桌子,打扫卫生,白天上班也不再是懒洋洋的,而是每天精神抖擞,领导一派下任务,林旭就像个电动小马达一样忙前忙后,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个月,办公室里流言四起。

    同事A说:“这个小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积极,估计是年底到了,想表现给领导看吧。”同事B说:“年轻人想上位也不用表现得这么明显吧,每天勤勤恳恳搞卫生,做给谁看啊。”

    最让林旭崩溃的是,那位漂亮的女同事最近看自己的眼神也有点怪,有一次刚巧在走廊里碰到,平时都客气打招呼的女同事,这回却径直从林旭身边走过,像是没看见他一样。“估计女同事听了其他同事的评价,也认为我是故意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人品有问题,所以反倒排斥我了。”

林旭觉得郁闷,自己从来都不屑当马屁精,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赢得美人归,结果却是,美人远去,自己还背上了一个职场坏名声,真是够冤枉的。

“职场坏名声”,可能人人都有一两个

    如果说林旭的坏名声还能找到事件来源的话,那对很多职场人士而言,他们背负起职场坏名声却很可能是在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状况下造成的。

    白领陈小姐随男友移民到澳大利亚己经有两三年了,但说起当时的移民经历,依然有些愤愤不平。

    “移民局的人会打电话到原单位询问我的个人情况,包括我的工作能力,人品问题,还有大家对我的评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移民申请都没下来,后来辗转打听到,原单位一位领导当时在背后说了点坏话,认为我喜欢抢夺别人资源,并有点喜欢搞是非,如果我真是这样的人也就算了,问题是我根本不是啊,所以气得要命。”

    幸运的是,最后陈小姐还是如愿去了澳洲,但这件事让她体会到,职场上背负坏名声,不但要承受被冤枉的痛苦,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影响前途。

    事实上,向周围的职场人士打听一圈,或多或少都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有人说我如何如何,其实真的是个误解;”“啊,说我喜欢背后打小报告,有证据吗?”“什么,我明明是凭自己能力才坐上这个位子的,居然说我是通过潜规则上位”……

    如果真是坏人,面对众人的点评,直接承受因此而带来的所有后果,倒也并不委屈,但明明不是这样的人却被扣上坏名声的帽子,活在众人的猜忌和奇怪目光里,这样的难受可想而知。

    要知道,中国还有句老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到底要不要和坏名声做斗争?还是听之任之,付诸一笑?

坏名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误会,不同的立场,或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中伤,都有可能繁衍出形形色色的坏名声。还是先来分析分析林旭的坏名声,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同事们的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行为模式和处事方式,并且相对稳定。有的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会对自己的行为做一定的修饰或伪装,如果这样的修饰与其一贯的行为不相符,别人就会做出“此人虚假”的判断。

    “林旭突然变得勤快卖力,与之前的行为存在差距,同事们对这样的变化产生想法,是非常自然的事。”

    大众总是会对直接看到的、表现在外的特质形成自己的判断。跳出林旭的个例,职场坏名声的出现,还有其他各自的原因。

    比如,立场的不同。如果单位里有同事因为替大家着想,总是抢着干活,从不计较,应该是好事吧?却也不尽然。因为他的过于积极,很可能变相剥夺了新人锻炼的机会,保护和分担变成了提防和心胸狭窄,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就会有截然相反的结论。我们没法管住别人的嘴巴,但我们确实可以从坏名声里发现一些认识自己的契机。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场暗藏的那个巨大黑洞——隐藏在风平浪静的职场下,是跌宕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利益就像职位一洋,是有限的,竞争对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希望通过抬高自己,贬低对方,来间接满足自己的优胜心。

    “人们对一些与自己无关痛痒的人的评价住往很淡漠,可一旦牵扯到利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当这样的评价开始游走在同事间,而你又不可能与每个同事都有交点,间接评价便成为其他人获得感官印象的直接来源,坏名声就可能因此慢慢形成了。

我们需要迎战坏名声吗?

    在电影和电视里,总有正义者替那被误解被冤枉的人出头或是呐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未必有这样的安排,我们也未必有这样的幸运。

    当发现自己被误解,我们需要澄清吗?

    要人人说你好显然不可能,人的一生如此漫长,一被误解就要跳出来拨乱反正,估计再多时间也不够用。所以,不妨先来评估一下这个名声的损失。

    如果只是一些同事间无关痛痒的玩笑话,或是并非恶意中伤的误解和不中听的评价,最好的办法还是置之不理。一个人做事应该按自己引惯常的方式进行,如果总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调整自己,或是一听到有坏名声冒头就急着刻意表现和辩解,不但有可能越描越黑,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

    “做好本职工作,平和的言行和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同事认识的你是和谐的和整体性的,他们就不会轻信一个与你的人格根本不相符的判断。”

当然,也有需要奋起反抗的时候,当发现自己被他人有意识地丑化,并涉及到很严重的原则性问题,那就不要当作没看见,应该做出适当的反驳,敞开天窗说亮话,直接告诉对方:“你说的没道理!”别让坏名声存在升级的空间。    

张悦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4

实力——歧视的最大克星

求职路上,不仅有奔波的艰辛,还会有各种歧视带来的阻碍,它们可能针对我们的性别,或是我们的籍贯,甚至某些特定的血型,但都不能衡量个人品质和工作能力,却都能让我们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也许你已经体会到了歧视带来的烦恼,非常理解它意味着什么,也许你还只是听说它的存在,还不知道它如影相随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助。随着国家对就业的规范越来越深入,就业环境会更加公平,就业歧视的发生也会越来越少,但彻底消除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与它遭遇,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战胜歧视,希望过来人的感受和体悟能让你获得一些力量。

抱怨可以,但别把它当成对付歧视的方法。“

    求职中被不平等对侍,,心生怨言是人之常情,但抱怨过后呢?是把所有原因都归结为外部,而心安理得的继续抱怨,继续等待,还是在情绪得以宣泄之后,思考如何在当前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相信大部分人的理智都会选择后者,但求职失败和自尊受伤共同作用时,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将失意转化成夹杂着怨恨的自暴自弃。

    有人一听说在不公平的环境中仍更要努力,就觉得那不是向歧视妥协吗?遭遇歧视当然不是我们的错,抱怨命运的不公,或是自我放逐看似正当,但却没有什么效果,歧视不会因此自动消失,工作也不会自己上门,到最后我们其实什么也得不到。真实的社会不会按照我们所设想的状态来运行,成功也不是要方方面面的条件都具备了才能实现,抱怨过后应该行动起来,去思考应对它的方法,去为战胜它积累力量,回避、漠视才是对它真正的妥协。现实的社会条件对我们不利时,更需要拼搏,只有先找到工作,自己可以在社会中立足,才更有能力去改变它。

“小心,别因它而妄自菲薄。”

     当遭遇歧视时,有人抱怨社会,还有人否定自己,把自己想得一无是处,同时也把自信和动力削减到最低。只因自己不具备那些条件,就妄自菲薄,与抱怨相比,同样没有多少意义。求职失利不可避免,但不能笼统的叠加次数,尤其是现在许多歧视条款只在招聘单位内部掌握,不像以前会明确的写出来,被淘汰了很可能与能力无关,而是歧视在发挥作用。失利以后要分清楚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不够努力造成的,那确实需要反思,如果是歧视造成的,那就应该另当别论,无需为这种“失败”打击自己。

    招聘公司里没有了明确的限制,好像是机会更多了,但有歧视条款的招聘单位依旧没有敞开大门,却增加了我们飞蛾扑火的次数。再加上求职本身就是一场需要极大毅力和心力支撑的搏击,还是小心翼翼的保护好那来之不易的自信,不要让歧视把它消耗太多。求职过程中如果有交流的机会,不妨坦诚的和招聘单位聊聊自己可能会遇到的限制条件,或者从其他渠道了解一下,如果单位确实内部使用着这些“衡量标准”,当结果公布以后也不必太自责,调整好状态继续奔赴下一场战役,只有不放弃才会有收获。

“遇到它,我们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

    也许大部分人遇到歧视的第一反应就是放弃,因为,机会不会给我们时间去完善诸如性别、年龄、血型、籍贯这些无法自我选择、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或是根本无法改变的条件,当你历尽辛苦符合了一些条件以后,机会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正是人们害怕歧视的根由所在,它与能力无关,却剥夺了我们为自己中意工作拼搏一番的权利,让人如同挨了软刀子,痛苦却找到不突破。

    碰到歧视真的要认输吗?如果紧盯着那些击中我们致命软胁的条件,难免会走进死胡同,不妨换个思路,条件既然难以符合,不如换个没有这些条件的工作。看似很简单的转换,当人身处其中时,首先想到的或许更多是为条件的努力和坚持,但这些我们平时所崇尚的品质,在它面前好像都失去了作用,继而让人变得消极。

扩大搜索范围和“曲线救国”一定可以让歧视不再牢不可破,变通绝对不是认输,并不是只有一家公司一个职位能满足你的要求,还有很多同水平,甚至更好的工作等你去发掘,无需为了一个充满歧视的公司或岗位放弃寻找。即使你就认定只有那个工作才叫工作,非它不能,那等侍也解决不了问题,等着那些条件消失不太现实,你可以先从其他途径进入职场,当你在职场中成长成熟起来,再回头看原来那些不可逾越的条件,都随着你能力的提升不再起作用了,也许到时候你还会被盛情邀请加入。除此之外,把握住实习的机会也是不错的选择,招聘实习生不会有那么多限制条件,但却是一个绝佳的锻炼、展示机会,如果在实习中你能充分展示出你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潜质,招聘单位一般都能放弃一些条件,录用自己了解熟悉的应聘者。

“实力,是它的最大克星。”

     有人在求职开始以前就己经发现了对付歧视的秘密,那就是实力。不管是成绩优异,还是实践丰富,或是充满创意,他们总会有足以打动招聘单位的长处。别人把歧视当成障碍,他们却把歧视当成动力,充分利用大学的宝贵时间和难得机会来丰富自己,到毕业求职时,他们的实力己经可以越过大部分歧视条件。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边,我也不相信有人能越过那些看似不可颠覆的条件,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做到了。

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种种限制条件中突围,就在于许多招聘单位设置各种不合理条件的初衷,是为了用简单的方式筛选出能力更强的应聘者。尽管这些条件可能起不到甄别人才的作用,即使有作用,也可能筛选出的并不是与岗位匹配的人才,但招聘单位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本质不会轻易改变,人才“高消费”的趋势短期内也不会改变。如果你理解了招聘单位在想什么,那就让自己变得强大吧,个人的实力是对招聘单位最大的吸引,也是歧视最大的克星,当你优秀到让招聘单位不忍放弃,歧视也就对你失去了作用。 

 张悦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