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路径为导向的个性化职业软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探究
时间:2015/6/11 15:14:54   点击:0   [ 关 闭 ]

      一、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从总体上来说仍未形成系统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建设体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环节建设普遍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使高职院校发展进入实用主义误区。“教育类型的划分标准和方法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不能离开人才类型的划分,即以基本的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作为高等教育的类型之一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20余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追求,而这恰恰导致了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过分追求“职业性”,弱化了“高等性”。这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模式使得高职教育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却在另一方面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工具人”,而非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最终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从业者的要求。

    其次,职业素质教育本身的特点导致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滞后。一方面,由于素质本身的多样性、差异性、稳定性等特点,导致职业素质的养成相对于职业技能训练来说,投入大,见效周期长;另一方面,素质的传递方式与知识、能力相比具有隐匿性,素质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在精神品质,无法由一个主体直接传递给另一个主体,因而一般来说素质教育的难度更高、效果较差。此外,职业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相对欠缺,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也是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滞后的原因之一。

    再次,职业素质教育未能体现职业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在形式上大多纳入思想政治课和党团活动,教育的主体主要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在内容上大多以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社会实践等为主。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是作为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的选修课程,其职业针对性不强,没有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需求发生联系,学生缺乏参与的热情。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软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高职学院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创新职业素质的教育模式。在个性化教育理论的指导思想下,以职业路径为切入点,贴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广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涵盖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创建、校企合作等多维度、立体的职业软素质教育模式。

    职业软素质的教育体系作为育人工程的一个有机部分,不是一个或几个孤立的事件,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并将其纳入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系统之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在此,笔者应用帕森斯的AGIL理论模式对职业素质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分化进行探索分析,将职业素质教育系统按四个基本功能方向进行分化。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满足职业素质教育的适应功能,其目标在于锚定影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软素质要素。职业素质培养实践系统使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素质培养实践系统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反馈机制等方面建立系统的、完整的实践体系。组织管理子系统承担职业素质教育的整合功能,它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协调职业教育实施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包括政府、学校、企业。最后,校园文化子系统保证职业素质教育系统的模式维持,使职业素质教育在学校内部形成一套制度化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用以规定、协调成员的行动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职业生涯规划子系统

    十八大提出的“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论述使个性化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以个性化教育理论为指导,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也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谋求适合差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以发掘学生潜能、明确个人目标为目的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实施个性化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笔者认为,需建立起涵盖学生、行业以及区域需求的多元动态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考虑学生、行业、区域三要素。一方面,相对于精英教育而言,大众教育的学生主体更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素质测评引入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设计中,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相结合,是个性化职业教育理念在职业素质培养当中的应用,有利于打破统一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次,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不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不同。高职院校要在进行广泛行业调研的基础上,锚定行业核心素质要素,作为学生职业目标的设定依据。此外,还将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变迁融入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去,使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更好体现区域经济特色。

    其次,建立相应的差异性动态档案,制定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差异性主要是体现在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康德的哲学中,绝对命令的两条推论之一就是“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能把人当作工具”,因此,教育就应该是“零售”,而不是“批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要进行仔细的评估诊断,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学生)面谈、学生实践活动、素质测评等多元化的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素质基础与特长的差异,确定培养的目标、重点和方法。动态性是指职业生涯规划的三要素不是静态的,一方面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另一方面行业的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也会提出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途径,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再次,实施双导师制,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双导师"指践行导师和潜能导师。践行导师即通常意义上的班主任或辅导员,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的生活学习,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包括行为举止、学习情况、团体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作为职业软素质测评的依据。潜能导师主要由专业教师担任,重点关注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成长,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软素质养成。两类导师的职责相互渗透和补充,通过定期的、制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职业素质培养实践子系统

    职业素质培养实践。系统作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施三阶段式职业素质教育模式

    职业软素质目标不同,专业表述不同,但各个专业之间应该是基本相通的,要先考虑  一致性,再考虑差异性。例如,波士顿大学校长罗伯特·布朗博士认为,“在教导一年级新生时,我要求他们不要过分专业化。首先是接受教育,不是选择职业。”因此,高职院校可将整个高职三年的职业素质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一年级,主要是通用职业素质教育,即职业人共有的基础性职业素养,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具备的;第二阶段为二年级,根据学生职业路径规划进行个性化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根据学生确立的职业目标进行不同行业、岗位的核心职业素质差异化教育;第三阶段为三年级,主要是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实际检验,通过顶岗实习,衡量职业素质教育的效果,平衡差距,完成职业过渡。

    2.构建职业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从培养目标上看,职业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架构是以职业素质要素为节点的,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软素质培养目标,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针对自主创业的学生应以培养“企业家素质”为目标,针对从事营销方向的学生应以培养“营销师素质”为目标,等等。

    从课程内容上看,素质具有多样性,将所有的职业软素质要素全部纳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笔者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将职业软素质分为五大体系:职业观念素质,包括职业价值观、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职业品格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诚信、奉献精神、合作精神等;职业方法素质,包括思维方法、创新方法等;职业能力素质,包括管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职业文化素质,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等。

    从课程结构上看,笔者根据不同职业软素质与职业路径发展的相关程度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边缘课程。基础课程是指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核心课程是指影响职业成功与否的一些关键素质要素,边缘课程是指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拓展素质要素。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基础课程如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硬笔文字书写等,核心课程设置根据职业方向有所差异,如从事营销方向的可以设置有效沟通、创新素质、公关能力、服务意识、谈判能力等相关内容的课程,边缘课程可以设置时间管理、团队管理、领导能力等课程。

    从课程形式上看,职业软素质教育的载体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谨性使得其仍然是职业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但与传统教学的注入式不同,职业软素质的课堂教学应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活动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隐性课程是一种柔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职业软素质的教育方面,隐性课程相对显性课程来讲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学生能产生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的影响,其具体形式有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

    3.建立“全息式”的职业软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职业软素质具有整体性、内隐性等特点,对其评价不能单纯地用传统的课程考试来进行衡量,而要创新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力图呈现每个学生职业软素质的“全息”。

全息式的职业软素质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特点:首先,评价主体的多角度。可以采用360度评价法,从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实习实践单位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职业软素质。其次,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根据职业软素质的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职业观念素质、职业品格素质、职业方法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知识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可以采用学分制,设定不同模块的学分比值和认定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应结合素质教育的特点进行改革,考试的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价值观等,采用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形式。除了考试,还可以运用交流访谈、情景测试、行为观察、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的职业软素质进行评价。

()组织管理子系统

目前,高职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由原来学校的单向模式向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共同参与的多向模式发展,成为需要充分调动一切力量的社会性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在该纲要的引领下,高职院校应加大与政府、企业、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建立一个“无缝隙”的组织管理子系统,对学生职业软素质的内涵和训练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才能保证职业软素质教育的长效性。

“无缝隙”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主体是学校,由学校牵头和优秀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区域人才交流中心、家长代表等组成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订章程,定期举行联席会议。该委员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通过社会资源的参与,更好地体现行业、社会等各自的利益与要求,把握职业软素质需求信息,共同确立职业软素质教育目标;2.直接参与学校职业软素质教育。通过课程开发、实践训练及评价体系等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实施职业软素质教育;3.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师资交流、物资融通、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优化资源,达到共赢。在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立职业素质教育办公室,办公室是具体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监督、反馈,具体包括制定教学大纲、实施计划,检查各项活动执行情况,将学生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指标,对职业素质教育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查找问题根源,提出解决办法等。通过这种“一会一室,多方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实现连贯的、完整的无缝隙组织管理系统,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学生职业软素质教育与训练的可持续性提供保障。

()校园文化子系统

根据涂尔干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生是一个不断强迫的过程,因而,职业软素质的教育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要维持职业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子系统,使职业素质教育在学校内部形成一套制度化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无形地、浸润式地影响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软素质。首先是基础的物质层文化,主要指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人文景观、建筑风格、设施设备等,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直观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正如哈佛大学校园里风格迥异的建筑群处处反映着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激发学生怀揣着虔诚的心学习和研究。其次是行为层文化,行为文化是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行为和品位,一定程度上可以映射出学校应承担的社会使命。高职院校不是仅仅通过单纯的技能训练将人培养成劳动工具,而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全面实现人的价值。如耶鲁大学通过每年的艺术作品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活动营造浓郁的人文艺术氛围,牛津大学的150余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扩大交友、了解社会提供平台,剑桥大学的募集善款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不要单纯将人培养成经济工具,而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全面实现人的价值。再次是制度层文化,校园制度是学校在教学研究、学生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职能领域所形成的一套行为准则,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成员书院制度、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制度、牛津的导师制等等。高职院校要通过制度规范使师生对学校的精神理念达成共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素质教育的功能。最后是精神层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的精神层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独特价值观和办学理念,如牛津大学的“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等。高职院校应在营造特有的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之上,以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的个性培养,将职业软素质教育渗透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去,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精神。

孙莉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