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弘扬愚公 移山精神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双创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时间:2020/12/22 10:41:10   点击:0   [ 关 闭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弘扬愚公

移山精神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双创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一、坚持一个理念,将愚公移山精神融入双创教育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对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建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创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人人皆可创业、时时都能创新、在创新创业中成长”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创新创业作为一种自觉行为,深植于师生心中,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文化,在济职校园蔚然成风。

二、确保五个到位,健全和完善双创工作机制

()确保机构到位,组织保障有力。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下设创新创业指导教研室、创新创业信息中心和创业园管理中心,建立了创新创业协会和10个院系分会,成立了大学生创业社团。

()确保人员到位,专家保障有力。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配备专职人员25,其中专职管理人员8名、专职教师17,聘请校内外兼职指导教师110,建立了以知名专家、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为主体的导师库。

()确保场地到位,基础保障有力。学校建有1.5万平方米的大学生砺志创业园和新愚公众创空间,可容纳120个团队和项目;建有15个双创实践基地、52个创业导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建有9万平方米的实验中心和实训工厂,200多个实验实训室,免费向学生开放。

()确保资金到位,经费保障有力。学校2017年以来,每年安排专项经费460多万元,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服务、项目资助等。近三年又争取省市双创扶持资金和社会资金700多万元支持开展双创教育。

()确保制度到位,机制保障有力。学校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实现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等19项制度,保障和规范创新创业工作。

三、实施四个对接,构建项目化实战化双创运作模式

()坚持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发展,提高社会需求契合度。学校主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紧贴市场、紧贴产业,围绕区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布局,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双创型高技能人才。

()坚持课程设置对接双创能力,完善双创课程体系。围绕学生双创精神培养、双创能力提升,开设创新创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在线课程。挖掘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资源,开设相关课程132,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融通。

()坚持课堂教学对接双创实践,增强双创教学成效。实施“课堂教学项目化、学生学习实战化”,将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植入教学,让学生完成项目计划书,进行项目路演,参加项目竞赛,对成长性较好的项目推荐入驻创业孵化园,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育出一批创新创业项目。

()坚持专业教育对接双创教育,提升双创育人水平。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育人平台,积极推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改革。例如,艺术设计系与济源市坤彤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国家级瓷艺生产性实训基地,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开发了文创产品;机电工程系依托专业实训室建设科技型社团,与河南远大电力合作组建师生创业团队,为充电桩的安装维护及收费平台建设提供服务,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强化五项举措,形成“五位一体”的双创工作格局

()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双创教育体系。一是深化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单独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开设必修课《创新创业基础》和《创新创业实践》,共计96学时、6学分,2018年增开了26门创新创业在线课程。二是举办系列专家讲座。三年来,先后邀请20余名专家开办讲座30余次,邀请创业精英开办讲座60多场。三是开展教材研发和专题培训。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校本教材,建立了适合高职学生的案例库,开展“GYBSYB”创业培训,累计培训学生5000多名。四是组织举办创新创业沙龙。依托院系两级创新创业协会,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定期举办双创沙龙活动100余期。

()建立“校政企农协同育人”的双创实践体系。一是校政合作搭建双创平台。学校与济源市委组织部合作共建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创业园,联合培养大学生创客和大学生村官,累计培育初创企业100多个;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合作,共同培育和引进优秀中小微企业20余家入驻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双创实践岗位150多个,1000多名学生参与双创实践,孵化出100多名创业者。二是校企合作共建双创基地。学校与富士康集团、重庆力帆集团等合作,共建“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机械创新设计加工训练中心”、“力帆汽车学院”,组织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和精密机械设计加工训练;与百援精养公司合作,开办创新创业班和“百援精养”创业特训营,2018年学生开设汽车维保店8家。三是校农合作助力脱贫致富。学校结合产业扶贫政策,充分挖掘区域内乡镇土特产品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创业园搭建的渠道和平台,积极推广山区土特产品,使土鸡蛋、杂粮、核桃、土蜂蜜等优质农副产品从农户手中直达市场,创造更高价值。学校参与培育的“互联网+鸡蛋”等项目,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连锁店”的运营模式,达到拥有散养基地25,合作加盟农户62,带动就业1200余人,年营业额1800余万元。另外,丹参种植等项目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已有合作农户50多家,年产值650多万元。通过校农合作项目实现了集种植、养殖、全域旅游为一体,大大促进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建立教、学、创、赛一体化的双创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学分转换制度、弹性学制、创新创业奖励机制,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果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将学生双创成果和奖励纳入奖学金体系,给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学生颁发专项奖学金。坚持以赛促教,将大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例如,机械制造类专业尝试 “岗证赛课、理实一体,前训后创,协同创新”的模式,艺术设计类专业推出“专业+项目+工作室”的模式等,均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建立全程化指导服务的双创帮扶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创业园管理中心职能,实行精准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保证每个入驻创业园的学生成为有辅导、有政策、有项目、有资金的“四有”创业者。建立网站,发布公众号,建创业导师微信群,提供政策宣传、产业动态、项目对接、产权交易、培训实训等服务。

()建立以愚公移山精神为内核的双创文化体系。优化学校双创文化生态,营造大学生双创文化氛围。建设新愚公众创空间和工匠精神文化园等的教育实践平台,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双创活动周和“立下愚公移山志、创新创业燃青春”活动,组织师生赴愚公移山精神基地学习,实施“新愚公”素养教育工程,筹建“愚公移山精神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成立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会,开展愚公移山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努力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勇于创新创业创造的新时代愚公精神。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