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立足人才培养,聚焦 专创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时间:2020/11/19 13:55:09   点击:0   [ 关 闭 ]

 

南开大学:立足人才培养,聚焦

专创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9117,在迎来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充分肯定南开大学爱国奉献传统和百年办学成果。寄语南开师生“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南开大学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立德树人为本,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创新创业工作全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战略,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学校概况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A类高校之一。

南开大学现有专业学院26,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

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作育英才,传承文明,不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突破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把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不断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的渠道,丰富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的形式,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逐步构建起一个以实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南开大学是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获批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是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发起单位。

创新创业特色经验

一、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强协同,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

学校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全校总体格局,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南开大学“十三五”素质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进一步发展以‘公能’和‘创新’为特色的素质教育”。

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每年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部署创新创业工作。建立了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校友办、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及相关学院协同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联动协调机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测评体系和激励机制。设置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创新创业服务工作,配套5341平方米独立办公场地,安排经费4640.62万元用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构建了学校、天津市、国家三个层面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每年参与活动学生超过2000,形成了具有南开特色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体系和计划实施的工作程序。出台了《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计划管理办法》。依托学生创业班、创新创业暑期学校和“允能”创业商学院等开展各类创业课程和培训,每年参与学生超过8000人次,累计覆盖学生超过50%

二、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激发学生“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爱国之心

《南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离不开问题导向的学习和研究。问题导向的学习研究离不开社会实践带来的对社会需求的认识。”作为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为激发学生“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爱国意识,学校不断创新实践育人形式。

学校每年组织5000余名学生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走向基层开展社会实践,近五年已有近2.5万名学生参与。2018年学校启动“师生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00多名教师与学生组成调研队伍,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攻坚战,雄安新区建设与京津冀一体化、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开展了深入调研。

学校启动“南开书屋”建设项目。至今数万名南开师生参与其中,共建立“南开书屋”近240所、累计捐赠图书18万余册,遍布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发起“公益晨跑”活动,通过将晨跑里程换算成面向贫困地区捐赠物品的方式,开展精准扶贫。截止目前,10000余名南开师生参与其中。累计“奔跑”里程达9030.4公里,为庄浪地区捐建“南开书屋”4所、捐赠爱心书包超过500,书籍、字典超过3000册。

三、聚焦公益创业领域,鼓励学生“爱中华,复兴中华”的报国行动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南开师生的创业热情被激发。学校进一步聚焦公益创业领域,鼓励学生将爱国之心转化为“爱中华、复兴中华”的报国行动,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典型。

学校孵化的农梦成真公益创业项目,探索开创了国内首个优质滞销农产品互联网帮销平台,获得了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该项目现已拥有40万精准微信平台累计用户;100家线上线下合作分销渠道;500家遍布全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合作端;并与全国近20个省份以及农民合作社合作;同时与南开大学、江南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高校在农产品的开发上开展科研合作。

1983级化学系校友李明智捐资500万元,设立“常青藤”创新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本硕博学生创业。1997级旅游系校友王磊捐资设立南开大学“筑梦计划”项目,启动至今已支持36个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总金额达87,如致力于研究服务弱势群体的全方位轮椅、高保真新型助听器和攻克老年痴呆的医学技术等,其中第一届的中药口红项目,获得2018年“创青春”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金奖。第二届的“途梦中学生公益项目”获得第四届教博会SERVE奖。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入选首批“天津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其中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成氯乙烯的抗高温失活的金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1.05亿元作价入股;2018,与河北沧州共建绿色化工研究院,成为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实践基地,体现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完成各种类型的成果转化,共计金额2.5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行动的同时,学校始终遵循“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内在逻辑,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越来越多的南开学子在学校的引导下参军报国、到西部基层和国家战略导向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就业。

四、整合校友资源,激活南开人“敢创新,乐于创新”的创业热情

为做好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发掘更多社会资源扶持南开学子创新创业。学校与南开深圳校友会发起“南开好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经过几年的发展,该赛事已发展成为南开校友总会主办、全球十六个南开校友组织跨地域联合承办,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友基金会、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各学院协同推进的创业交流平台,实现了资本、技术、信息、产业链伙伴等创业资源与创业项目的精准化对接。

首届“南开好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全国乃至海外各届校友参赛,影响人数达10万余人。发展至今,活动范围已扩大至深圳、天津、郑州、成都、上海、昆明、大连、福州、西藏、纽约、英国和南开大学校本部等12个赛区。创建并成功运营了“青年企业家俱乐部”,并以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姿态,积极吸收其他高校参与资源对接。

截至目前,“南开好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累计举办选拨赛、邀请赛、总决赛等各类赛事100余场次,服务创新创业项目500个以上,帮助项目融资数千万元,现场参加活动人数累计超过20000人次,线上参加活动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人次。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