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业 指 导
时间:2019/7/8 10:16:04   点击:0   [ 关 闭 ]

 

当我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 我在说什么?

阴军莉

每次与陌生人交流, 当对方知道我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时, 就会被问“规划有用吗?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或者被假装请教“给我规划一下吧”。那么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如果你是大学生, 学校可能会有职业规划大赛。那么, 是不是按照大赛的标准做好准备, 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呢?或者, 如果我们都很好地规划了, 是不是就可以心想事成?再或者,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人“更成功”的学问或操作?

服务于大赛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最早接触职业生涯规划这个事的时候, 学得的定义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 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 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并有效执行、反馈、调整的过程”。两相审视一下这个定义, 说得简单一点, 就是:个人努力把握好眼前的资源与机会, 让自己价值最大化的努力过程。那么, 我们每个人每天其实都是这样过的。怪不得多年以前的一个同行兼同事, 突然有一天给我发信息说“我感觉职业生涯规划好像没什么用, 你感觉呢?”我的回答是“对”。

是的, 职业生涯规划如果只是让自己结合眼前的资源, 努力把自己的付出回报最大化, 那么它真的用处不大, 因为它并没有说出什么超出我们已经做着的事情。有一位高校老师告诉我, 看到同事拿着自己七年前的PPT在给学生上职业生涯规划课;一次论坛上问及曾经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一个学生, 让她回忆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启发与印象, 她只想到了“似乎比较好玩” (应该还有“好拿学分”) ;那些成功人士, 说自己的人生历程时, 好像都有太多的偶然成分, 俞敏洪回答“您是怎么样树立坚定的信念一路走下来的?”时说:“因为北大把我开除了, 我也只能干这个”。

我多次参与不同级别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评委工作, 但每次进行规划作品评审时, 就强烈地感觉同学们“太浪费纸了”——因为规划作品里写的东西并不是自己。在一次规划大赛的决赛现场, 我问一个同学:“如果你不来, 而让一个同学代你来比赛。那么你感觉你同学来讲你的决赛PPT和你来讲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的, 我是感觉学生们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更关注的是参加了一个“赛”, 而并没有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我之所以说“浪费纸”, 是因为同学们的精美印刷出来的规划作品, 一方面都很厚,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品内容完全没有“自己”。同学们随便在网上找一个生涯相关的测评工具, 然后测完之后把测评报告里的内容直接拷贝到作品里。似乎人就是一个可以被标签、标价的物, 然后规划的成果就是卖出一个好价。

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 也有“表演”得比较好的。比如, 有同学在台上情真意切地说自己热爱教育、期望看到别人受到启迪与成长, 因此她的职业生涯目标就是考研、考博, 然后留校当讲师、副教授、教授……理想只是“表演规划”的道具, 当教授 (而不是做教育) 才是人生目标。这样的规划过程, 就是先定一个比较炫的目标, 然后进行一番论证。人似乎只是一个目的实现的工具, 为了实现作为大赛的表演目的。

真正服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那么到底职业生涯规划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

有学者总结了常见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自然发生法、目前趋势法、最少努力法、拜金主义法、刻板印象法、橱窗游走法、假手他人法。估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常用的方法。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是在满足我们对于个人付出最大化价值的呈现。但是,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 所有这些方法都有后遗症。比如, “自然发生法”会让人降低或放弃自己的责任意识、“目前趋势法”让人永远没有对未来的确定感、“最少努力法”会让人在捷径中迷失……是的, 作者的总结里还有一个方法叫: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法。

我说职业生涯规划有用, 就是指这个“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法”: (1) 基于自己当前的生涯阶段主题的定位, (2) 充分接纳当前的现实, 利用好可用的资源, 克服可能的种种阻力, 把当前的生涯任务完成好, (3) 并能沉浸 (Flow) 于自己的生涯行动。

首先, 职业生涯是现在的事, 而不是未来的事。职业生涯规划, 不是现在“吃得苦中苦”期望未来“方得人上人”。生涯规划的过程, 并不是把自己的现在当成工具, 来实现未来的价值, 似乎未来才是我们的生涯。这有点像米兰昆拉说的“活在他方”:驾着车狂飙到乡间小木屋去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生涯是什么, 就像金树人老师所说:它如影随形, 却视而不见。我们每天“扮演”的角色、所思所虑所做的所有事、所有喜怒哀乐, 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涯。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工具, 它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存在方式。为了让这个存在更有内涵, 我们需要跳出自己的生涯来做一番审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 那么如果稍稍修改一下, 如果在起点的时候是“吾十有五而未志于学”, 那么接下来可能就会“三十难立”, 然后是“四十而惑”……这就是“生涯”本有的规律性。与孔夫子相似, 生涯发展理论家舒伯把生涯分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退出五个阶段。也就是说, 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是有节奏规律的。或者说, 生涯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要把握住这个规律, 顺应这个规律, 然后才有充分的自由度来填充、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

想想,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阶段”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特征;那么在“探索阶段”就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 (时间、机会) 、信心以及足够的执行力去做好“探索”工做 (探索自己的天性倾向特征、探索外在世界的真实性等) ;然后就无法在“建立”阶段形成自己稳定的“事业”期待与纵深的资源积累;再接着就难以获得一个符合内心并愿意“维持”终老的人生形象。换一个角度说就是:职业生涯发展有阶段与阶段的“必修课”, 需要把这些内容与任务清晰的前提下, 做好该做的事, 未来就自动展开了。

规划, 就是“打怪升级做BOSS”的行动过程

对于“当前的生涯阶段主题的定位”这事, 是属于战略的运筹帷幄。然后就是有针对性的“决胜千里”的行动。

“充分接纳当前的现实, 利用好可用的资源, 克服可能的种种阻力, 把当前的生涯任务完成好”, 就是化被动为主动, 清楚自己当前需要完成的生涯任务, 以及自己曾经需要完成但还未完成的生涯任务, 然后无所怨言地行动起来。也许, 我们小的时候因为家长骄宠而没有完成好“成长阶段”的生涯任务, 那么现在知道这个任务没完成好, 就需要主动去弥补。自然, 作为大学生当前的生涯阶段是“探索阶段”, 所以最需要做的就是激活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 然后更充分地去了解真实世界的样子。

有一位同学给我发来请教信息:“通过您的讲座, 我突然发现自己对未来, 对大学到底该干什么充满了迷茫, 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我是××大学法学专业的一名大一学生, 或许您会想毕业后我可以当一名律师, 但我觉得这不适合我:我是个性格偏内向的人, 口语表达能力目前挺差, 而且思维反应慢。或许您会建议我做公司顾问, 但我的文笔不佳。我可能喜欢理论研究, 但我的家庭条件不好, 爸妈期望大 (希望我能去法院或者考公务员——我知道这更难) , 而我也在他们的影响下, 认为自己不适合做大学老师 (或许因为钱) 。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衷心希望得到您的建议。”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 能有这样的困惑, 其实是非常好的表现, 说明正是要开启世界大门步入真实世界的信号。我给他的建议是:把所有自己思考过的靶子 (律师、顾问、研究、公务员、大学老师) 作为探索目标, 一个个进行不同层次的了解 (书面了解-当面了解-担责了解) , 通过对这些外部信息的把握来定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及可以奋斗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一旦进入职场, 身上就会突然间多出许多被动的角色 (生涯建立期的样子) , 这时人的选择自由空间突然就变小了。这时, 如果你对另外某个职业感兴趣, 那么你的探索成本会变得非常高昂 (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这时父母对你有了新的期望、领导对你有明确的要求、你将会有配偶的角色、社会公民的角色、父母的角色……你将越来越少有关于自己人生选择或者改变选择的角色自由度。正是这种不同的角色组合, 构成了生涯的“建立、维持、退出”等不同阶段。如果清楚当前的阶段任务, 做好当前的事, 那么个人生涯的自由度就会增加:拥有更多的选项。

试想, 一个退休的人开始真切地琢磨自己“最适合做什么”。虽然TA年龄已经来到了退出阶段, 但心却还在探索阶段, 那么接下来的人生可能真地会“惑&不知天命&不顺”了。

如果一个人清楚自己当前该做的是什么, 明确自己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那么就不会被眼前的阻力吓住。试想,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当前要探索以明确自己的定位, 那么你就不会以自我定位不明为借口宅起来佛系丧系地生活了。这时, 生活/涯中的难题, 反倒成了“机会”, 因为别人会被这些难题给阻挡住, 而你会把它们当成挑战予以克服, 那么你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拥有更高的生涯发展自由度。这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状态:沉浸 (Flow) 于自己的生涯行动。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活在当下”, 就是有底气地做应该做的事, 把生活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成长的机会。

职业生涯规划有没有用?当然有用, 但那一定不是“自然发生法、目前趋势法、最少努力法、拜金主义法、刻板印象法、橱窗游走法、假手他人法”, 而是“基于自己当前的生涯阶段主题的定位, 充分接纳当前的现实, 利用好可用的资源, 克服可能的种种阻力, 把当前的生涯任务完成好”的系统规划法。

为此, 什么样的职业规划大赛作品是好的?写出自己的故事、感情、期望, 明确自己的任务、使命、理想的计划, 以及脚踏实地的乐于行动的过程实践。多年前看过一个学生的规划书, 叫《一个绿毛龟的生涯》, 是南京农业大学的一个男生写的, 讲自己丰富的好奇与探索体验之后形成的个人生涯路径定位, 以及为此持续的积累的过程。这个作品当时并不符合大赛的作品规定的格式, 但却呈现出个人的生涯认同、真挚的内心与实实在在的探索尝试。

是的,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名词, 而是动词, 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所以, 如果有人说“没有几个学生最后是按着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里定的生涯目标行动, 那规划岂不成了笑话”, 这说明这人把职业生涯规划给静态化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成果就是“有底气、勇于行动, 在行动中反思调整, 并能沉浸 (Flow) 于过程实践”。

对了, 如果有人让我给他规划一下, 我会问对方的年龄、当前的角色、对这些角度的满意情况与自由水平。然后探知一下, 各个生涯阶段的任务有没有很好地完成, 明确需要“补”的生涯课题。然后就形成两个序列的生涯任务:一方面就是如何把当前过得更好;另一方面就是如何更有效地为自己的生涯“补课”。这样, 一个人的生涯自由度会越来越大, 幸福感会越来越浓。

最后再多说一句:职业生涯规划什么时候开始最好?越早越好。因为越晚, 自由度越小, 要“补的课”越多、也越低效。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4

 

你的新年行动指南

李钰珊

职业规划是你有了明确的职业梦想后的能力提升计划, 而能力提升是有节奏、有逻辑的, 所以与之相伴的学习也应该是这样的。

最近朋友圈里好多人都在晒网易新闻做的“2019新年Flag, 每年新年的时候, 人们都会有自己的新年愿望或者说新年计划, 但回头一想你2018年的新年愿望实现了多少呢?读书、健身、背单词、学习、兼职......计划都实现了吗?还是说, 你又在心里暗暗发誓:2019年一定要把2018年没完成的2017年计划的2016年承诺完成啊!

根据美国统计大脑研究所 (Statistic Brain Research Institutes) 的调研结果显示,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2017年只有8%的人完成了自己在年初立下的新年计划, 第一个月放弃的就超过40%

大学的生活相对高中, 要轻松自由很多, 很多学生的生活都是这样的:信誓旦旦立下Flag, 刚开始还能像打了鸡血一样坚持几天, 没几天就又开始重复之前的生活, 必修课选逃, 选修课必逃, 在宿舍里打游戏一打就是一天, 舍友给带了饭回来, 吃完就往床上一趴, 熬夜刷微博, 追剧, “明天”亦是如此。突然有天发现自己白白浪费了一天又一天, 感到巨大的不安和焦虑后又下定决心要按时起床, 好好吃饭, 认真学习等, 可没两天就回到了之前的状态。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总是不能完成自己定下的计划呢?是我们太懒?是目标设定的太高?是没有设置奖惩措施?这些原因都对, 但是这都是出现此现象的“症状解”。我们常常不会为了坚持而坚持, 而会因为太想要坚持后的成果而要求自己坚持。一个能让自己完成的计划, 应该是一份科学的、激发个人内驱力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才是此问题的“根本解”。作为大学生的你, 新的一年, 第一个行动计划应该是, 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因为这是你所有其他计划行动的基石。

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有一条是“以终为始”, 以自己人生最终想要成为的样子来倒推自己当下应该有的行动, 简单来说就是“倒着想”。所以, 无论是为了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 还是为了成为一个能主宰自己人生的人士, 最不济, 成为一个不再迷茫的人士, 我们都需要培养出“以终为始”的思维习惯。

大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去思考: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形象应该有很多的维度, 越具体越好, 比如职业、品格、生活状态等。这个形象应该是一个你想象着就觉得很美好, 甚至有点小激动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未来形象才能激发你内心的动力, 并给你源源不断的能量, 让你愿意为了它去付出时间, 去克服困难, 去拼搏奋斗。

通过这样的思考, 可能有的大学生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 但还有很多大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还是会说:我想不出来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别着急, 挖掘出我们人生当中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时这又是一个值得花时间思考的事情。充分的自我探索和外部环境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自己的职业梦想, 知己和知彼会帮助我们澄清我们想要什么。

怎样了解自己的性格?如何了解自己的优势?你可以去问问周围人 (父母、同学等) 对你的评价和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一致, 兜兜转转一圈你可能会发现, 其实我们并不了解自己,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密码等待我们去解密。这里推荐一些测评工具,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知己”, 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职业性格测评、盖乐普优势测评、价值观拍卖会等。这些测评结果有的会直接推荐你一些职业, 有的会推荐一些你擅长的领域, 去找找哪些职业会发挥你的这些优势。将这些测评结果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 它们之间一定有相通的地方, 从中挑选5个你最向往的职业, 这样, 你就可以在浩如烟海的职业大典中, 进行目标聚焦。

你的职业梦想, 不仅是要你自己向往, 它还得是市场愿意买单的。因此, 我们还需要去了解外部环境, 站在“知彼”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判断。在人工智能时代, 需要分析未来4-8年你所选的职业在会不会被取代。牛津大学学者和美国劳工统计局共同发布:人类将会损失55%以上的工作岗位, 如打字员、银行职员、前台等。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选择这些职业, 或者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发展该职业人文和科技交融的部分。其次分析目标行业的发展趋势, 职业的本质是满足需求, 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这个需求是否越来越被需要。对于那些长期被需要的职业, 我们要细分这个职业未来的需求趋势, 比如厨师, 在全民养生的时代, 能做出既健康又美味食物的厨师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一般情况下, 你需要找到一个未来5-10年的上升行业, 在这样的行业里, 你才最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通过关注国家最新政策, 经济学家最新观点, 咨询业内人士等方法, 再做一个判断, 从刚刚聚焦的5个职业中再选择1个作为主要方向, 2个作为备选。

职业规划是你有了明确的职业梦想后的能力提升计划, 而能力提升是有节奏、有逻辑的, 所以与之相伴的学习也应该是这样的。

有了职业梦想后就要让我们的梦想照进现实, 分析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目前我们与目标之间的能力差距以及提升途径是什么?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招聘网站、APP上的岗位描述和岗位要求, 大型企业的目标职业的招聘简章等方式获得。能力差距分析及提升途径则可以采取对标人物分析的方法。比如选择2个对标人物:目标职业上你能接触到的在职人员, TA约一次生涯人物访谈, 模板网络上有很多, 自行下载即可;或是找到职业偶像, 目标职业领域里值得学习的高手, 你特别喜欢、想成为的人。注意这个人资料的详实性, 和你的相似性, 以及可及性, 会使对标的效果更好。通过访谈和查阅资料, 整理出这两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 TA在自己这个年龄阶段在做什么?找到那些让TA人生出现跃迁的关键时间节点和事件, 分析TA当时是如何做到的, 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他一步步走到今天?如果你是他, 你会怎么做?我们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对标人物的品格、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等可借鉴的方面, 忽略一些如家庭条件, 资源配置等外界因素。

这个方法有三大好处:快速拿到一些高手也许二三十年才总结出的人生经验;真正地理解榜样可以使你获得更大激励。你会发现在几十年前, 所有的厉害人物都是一个天资平平的人。他是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策略和机会, 一点点积累优势, 最后实现人生的成功;使你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到榜样的付出, 看到他的起点, 看到他的基础, 你也会再次做一个判断, 这条路是否真的是自己能走通的。综合以上信息, 再梳理出自己的能力提升计划,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澄清、不断修正的过程。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在做的过程中你也许会发现最初定下的目标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当时自己信息搜集不全, 判断失误, 自己确实不适合这个职业, 那可以再从本文推荐的第一步开始再次重复这个过程;而更有可能是第二种情况, 你在执行中遇到了困难, 想退缩、想放弃, 这个时候一定要明白, 成功都要经过一个破茧成蝶的阶段, 想想你的榜样, 继续坚持下去。

只要开始, 永远不晚;只要进步, 总有空间。作为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大学生, 你可以试试从现在开始, 以终为始、知己知彼、定果修因, 每一天都被梦想叫醒, 然后坚持不懈地投身于内容正确、方法合理的学习中去, 不断地靠近你的职业梦想, 并最终成为想要成为的样子。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理论认知与教学相长

苏文平

虽然我们的生涯课程起步晚, 还有很多理论和知识需要学习, 授课的方式和效果都需要提升, 面对学生的问题解答尚不够精准, 但我们承担着为学生指路的工作, 任重道远。

2008年春季开学, 本人首次开设了针对北航本科生的全校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十多年来, 已为50多个班次授课, 不仅没有“审美疲劳”, 且每轮授课都有新收获;在见证了一届届孩子们成长的同时, 自己也在成长。1990年以来, 本人先后讲授过10多门课, 虽然学生反馈都还不错, 扪心自问, 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者, 首推此课。在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为主要办学目标的北航, 自己主要精力用于教学, 却能拥有良好的“心理感觉” (自我成就感颇高) , 更是得益于生涯发展理论的应用指导。

2008年起,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逐渐成为很多高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对于这门课, 很多同学表示期待, 任课教师也希望能够将职业规划与同学们的学业结合起来、助力学生个人成长。但当前课程中的理论介绍,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似乎都感到隔靴搔痒。不少同学反映, 上课时觉得心潮澎湃, 可课程结束后制订生涯规划书时就无所适从了, 往往从网上找些资料写完交上去, 过后当然不可能按照规划执行。这样一来, 课程不可能为同学们带来实际的影响, 几轮过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难免受挫。作为一名任课教师, 我也切身感受到:上好这门课程, 并不容易。

职业生涯规划课, 为什么而上?

2007年教育部下文要求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以来, 不少学校立即行动、动员甚至指派教师开设了专业课程。由于任课教师的专业庞杂、身份不一, 对于多数授课教师而言, 往往会先通过参加相关培训再从事教学工作。大家经常有这样的体会:课程培训学习过程挺愉快的, 理论也不难懂, 就是授课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来请教、自己也拿不准。教学中普遍面临的最大问题, 是如何根据现实环境来帮助学生解读“个体的兴趣、技能、价值观、目标、背景和资源”, 如何分析“所有可供选择的职业机会”, 以及对个体“最佳选择”的判断。

在大多数大学生眼中, 职业生涯规划“顾名思义”是一门“教你怎么找工作”的课。大学一二年级同学往往觉得还没到需要学这门课的时候, 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早已打算毕业后读研或留学, 更会觉得这门课跟本科阶段的自己没什么关系。大三大四的同学则关心找工作的实际战术, 进到教室就希望老师马上教授如何写简历、如何应对面试。

老师的困扰和学生的误读, 都让这门初衷很好的课显得效果不佳。在生涯发展理论的发源地美国, 1973年开始实施的《生计法案》中引入了生涯教育理念, 推行的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融入式的职业生涯教育”;中小学校就鼓励学生开展生涯人物访谈, 同学们高中毕业后是否要马上读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选取哪类专业, 都是在此理论指导下做出的决策。由此可见,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同学们借助生涯发展理论开展自我认知、探索外面世界, 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确立生涯目标、制订行动方案, 最终通过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达成人生理想;考研/留学/就业都是达成生涯目标的途径。因此, 对学生来讲, 我们要唤醒“我的生涯我做主”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而不单单是为了获得学分或者马上找到一份工作。对教师而言, 要意识到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是要与全球的同龄人竞争的;与中小学阶段就接受了生涯发展理念的美国同龄人相比, 同学们在自我认知和外部世界探索两方面都已滞后。虽然我们的生涯课程起步晚, 还有很多理论和知识需要学习, 授课的方式和效果都需要提升, 面对学生的问题解答尚不够精准, 但我们承担着为学生指路的工作, 任重道远。

课程如何能上得精彩?

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后度过了18周岁生日、成为社会意义的成年人, 开始承担“公民角色”。进入大学后, 同学们可支配的时间增加了很多, 又刚刚脱离了高中备考的“高压”阶段, 不少同学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从生涯发展角度看, 这正处于青年人生涯发展的“探索期”, 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正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生涯发展思考模式, 将职业偏好具体化。

目前, 帕森斯的人职匹配论、舒伯的生涯彩虹图、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Savickas的生涯建构理论等已被广受认可, 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基本上都适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 无论对于集中授课、团体辅导或者个体咨询, 教师都可以借助这些理论工具, 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理解、应用。

以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授课、辅导中都会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认知、探索外部世界, 然后借助决策理论进行恰当地匹配。具体来说, “自我认知”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的人格类型、职业兴趣、工作价值观及能力与其所学专业及希望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匹配分析。对“职业机会”的挖掘主要从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和职场环境两个大维度进行分析、引导。对于“匹配”, 在简单介绍决策理论及方法后, 重点是请同学们思考决策背后的逻辑。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 更加重要的是设法引发同学们对实现规划采取行动。课程所有内容的设计都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2017, 北航全面实施本科大类招生, 高考后不必填报具体的专业志愿。然而, 同学们入校后又陷入了更深的迷茫。我们教学团队申请了“双一流课程——本科生学业规划”, 新生入学后通过学习生涯发展理论、在大一结束时能够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 运用的正是这套理论体系。经过两轮的实践, 已经看到了显著的效果。

不过, 由于大学生们正处于飞速成长的阶段, 近年来的科技进步、社会环境发展变化也特别快, 不可能寄希望于通过一门课来解决生涯规划这么重大的课题。事实上, 虽然课程氛围非常好、同学们的反馈很积极, 课程结束就能制定出明确的生涯规划方案的同学仍是凤毛麟角。对此, 教师在授课中, 需重点关注的是同学们思维方式的调整, 其次才是对理论工具的掌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机遇事件学习理论”会带给同学们很好的启示。根据这个理论, 生涯决策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保持行动。从这个意义讲, 短短16课时的职业生涯规划课, 更像是一场深度的生涯唤醒课, 提醒同学们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提供了制订生涯规划方案的有效理论工具。

当然, 要使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大学生们在课堂上全力投入这门听上去有点儿“水”的课程内容并不容易。为此, 教师除了系统掌握理论体系、还须要在改进教学方面下功夫。本人2002年进入北航任教以来, 一直致力于本科教学的改革创新, 先后提出了“顾客导向式教学模式”、引入了成人学习中的“参与式教学法”及MBA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这些方法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 课堂上, 小组讨论、案例分享、游戏、测试等互动活动贯穿始终,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内外的参与积极性。同学们获取到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在自己思考后与人讨论、再思考并实践后掌握的, 印象自然深刻。

在内容设计方面, 针对入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 建议将教学侧重点落脚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大家建立适合自己的成长机制, 籍此设计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刚进人大学, 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节奏, 最大的感受是迷茫。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 明确自己的目标, 使我们的大学不再迷茫, 有了努力的方向, 就不会盲目地学习, 更不会在电脑前荒废我们的年华。”从学生反馈非常来看, 效果是很明显的。

需要提醒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需要引发同学思考与行动的实践课, 重点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 而是学生接受了多少。为此, 小班授课 (每个班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 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生涯发展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需要大量的师生互动, 否则效果不会太好;而只有小班授课, 教师才有足够的时间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反馈。近五六年来, 本人除了课后答疑, 坚持给每位同学的结课作业做一对一回复, 如果是大班授课, 这是难以做到的。

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人工智能的发展, 新旧职业快速更替, 同学们所学专业指向的职业及职业群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无边界职业和跨界融合、交叉职业的发展趋势下, 一个人一生中从事的职业可能会跨界到多个领域。在此背景下, 一方面, 教师在授课中引导学生进行“人职匹配”时, 需要关注到最新的技术应用和行业发展趋势, 否则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另一方面, 教师个人可以通过对生涯发展理论的深层次理解, 身体力行地调整、实施自己的生涯规划, 这会对教学有进一步的促进。以个人情况而言, 由于求学期间缺乏严谨的科研训练, 做研究确实有些吃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对生涯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 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从事科研活动能力不足, 同时职业兴趣不匹配、生涯价值不支持;对于行政管理工作, 虽然能力支持, 可职业兴趣和价值观都不匹配, 因此动力不足。于是, 本人就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咨询实践中, 几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不仅仅是学生对教学评价很高, 还先后编辑出版了三本教材和一本案例集, 个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很强。

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本人深刻体会到了机遇事件学习理论中总结的“学无止境”。生涯发展这门学科自1909年以来, 先是逐步得到了人们的接受, 二战结束后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的阶段, 在二十一世纪到来前、理论体系已经趋于成熟。然而, 近二十年来, 在全球化浪潮中, 互联网、AI等新技术飞速发展, 行业形态不断发生着颠覆性变化, 之前几十年沉淀的职场经验可能都难以指导同学们未来的生涯发展。因此, 作为教师切忌故步自封, 唯一能做的是顺势而为、以开放的态度拥抱未来, 鼓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自身、以积极的心态发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总之,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成为一门大学生必修的通识课, 也是一门值得专业教师全力投入去上好的一门课。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