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创业实践中的作用
时间:2019/7/8 9:56:49   点击:0   [ 关 闭 ]

唐睿明 武斐

一、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日异月新, 社会飞速发展, 国家为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 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 推动全社会创业浪潮。于2015年起开始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 通过对四年来大赛的赛程、规模、参与人数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每年都在实现新的突破, 实实在在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浪潮向前推进。

() 大赛特点分析

1. 作品实用性逐年增强

大赛作品越来越呈现出实用性的特点。随着大赛逐年的举办, 参赛作品从最初的停留在设想逐渐转向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作品。创新创业作品的原型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将生活中的问题提取线索, 经过抽象思维的凝练和总结, 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 逐渐勾勒出作品模型, 进而创造出符合大众的、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需求。这使得一些创业项目能够落地生根, 同时结合校园实际生活, 利用校园和社会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大学生对实际校园生活的种种问题的征集和搜索, 注重应用, 注重实际, 注重生活, 凸显作品的价值性, 能够进一步投入市场, 投向社会, 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

2. 大赛参与人数多, 受众面大

2015年至今已举办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参与人数均达到20万人次以上, 大赛参与人数多, 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对参赛人员的构成分析发现, 2017年起除了全国各地学校踊跃参加外, 更是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其他25个国家及地区的选手组成的116支队伍参赛, 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四年来大赛吸引了超过2000所高校的积极参与, 其中包括了“双一流高校”、高职高专等各个层次的学校, 涵盖了大中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发现, 大赛作品涉及医疗, 健康, 家居, 养老, 生态, 农业, 经济, 环境, 土壤, 科技小发明等众多领域, 作品有3万逾多, 作品范围全, 参与人员范围广, 充分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实现了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激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3. 实现了以赛促学, 以赛促创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指导下萌生, 通过比赛的形式给予当代大学生尽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大赛中实现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贯通, 加强思维的发散性, 从比赛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和短板, 这为青年人日后的学习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 比赛更好地提升了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把创新创造列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当中,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促进高校和大学生把比赛的精神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大环境中, 更好地发挥学生专业社团的作用, 丰富学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辅助学校融入创新创业大浪潮中。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体现出教育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学生实习实训与学生在校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 使大赛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 大赛呈现出的问题

对这四届大赛的参赛情况和提交的作品质量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在形成巨大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的同时, 也还存在着参与高校、地区不平衡的问题, 作品的原创性还有待提升等问题。

1. 参赛高校类型、层次不平衡

从高校类型上看, 211工程”和“985工程”公办高校占据了一半以上。可以看出普通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不仅在参与度上没有“211工程”和“985工程”公办院校高, 作品质量也不及“双一流”高校。从高校层次上来看, 本科院校占据了将近90%的参赛名额。

2. 参赛高校地区分布不均

从地域上来看, 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参赛团队总量较多, 尤其是江苏、浙江两省, 不管是从参赛数量或者是参赛质量都遥遥领先。但是中西部地区, 由于地缘原因和高校数量本身较少, 所以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中西部高校参赛团队总量少、项目质量不及东部高校创业团队。

3. 作品缺乏原创性

原创性是作品的核心和生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的目的也是让大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创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作品, 丰富大学生的创新成果, 更加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四届互联网大赛的比赛作品来看, 存在大量抄袭模仿的作品, 有的只是数据和内容的变换, 基本框架和理论思维依然大体相同或相似。尤其是作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缺乏前瞻性, 侧面反映出学生对创新创业大赛的不重视以及部分高校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细、不到位, 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差, 创新教育无法向纵深处发展。

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创业实践中的作用

() 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20153月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同年,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吉林大学承办顺利举行。[1]大赛的举办实现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 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落到实处, 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的目的;促进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加快了经济升级, 与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促进了科研及赛事成果的转化;发掘提升了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新突破口, 推动了“以创新推动创业, 以创业促进就业”。但要切切实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 需要各地高校结合地域特点和自身状况,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都要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 创业教育已然成为各类高校的新重点。但创业教育的开展, 并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去创业, 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优势做到能够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 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意识, 能够促进其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与主动思考, 是推动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的强大动力。更是在其心中培育一颗创新的种子, 培养创新思维, 为日后的创新创业行动打下基础。

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不仅仅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也是当今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能力。现如今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具体, 对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都提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要求。对于独立的创业者而言, 这些能力是开创事业的基础保障, 独木难成林, 创业活动的基础是团队, 合作是日常活动的基础, 有敏锐的察觉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是抓住创业机会的基础。对于团队内部的个人而言, 综合能力是完成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 创新能力也由以前的“突出特点”日渐变成每个人的“基本素养”。因此, 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 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新重点, 大赛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考察, 使其不再流于概念, 而要真正能够付诸实践得以运用, 也让大学生有机会对自身能力进行展示。

()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当前形势下, 社会对创新创业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也就更进一步明确,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新创业大赛不仅仅是“创业计划书大赛”, 要求参赛项目具有更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也要求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这就对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理论性或者平面化的, 而应该是立体式和网络化的。创业教育复制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讲讲概念、举举名人案例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营造更强的参与感, 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感。在外国部分高等院校允许在职教师和科研人员每周有一定时间到公司兼职, 有时甚至准许他们申请离校两年创业后再次继续回学校完成指定学业。[4]国内部分院校已经开始了深入的探索和尝试, 有的院校提出了立体化创新创业体验模式:开展创新讲座、创新论坛、创新大赛、创新实践, 形成意识熏陶、思维训练、创新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循序渐进式发展;开展项目孵化体验、专业技能体验、团队训练体验、创业探索体验, 利用全方位的体验来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 我们不难发现, 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 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操作者或者实践者, 高校人才培养要着力于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性、探索性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当代大学生是创新思维的创造者, 创新理念的实践者, 跨界创新以及跨界合作也依然成为当今及今后一段时间的趋势。人才培养着力点的转变以及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改变, 倒逼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

“创业休学”已不再是难事或者新鲜事, 全国各类高校都已按照20141210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建立弹性学制。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在人才培养体制中加入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 让这些政策都真正落到实处, 真正做到接地气,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开始探索和参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 它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 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探索。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12条标准中, 对“设计—现实经验”和“主动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也是当前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两大核心内容。由此可见, 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需要找准切入点, 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借此将改革进一步推进, 是国内外各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实现从创新到创业的过程, 创新理念如何落地生根、如何活下来, 既是科研成果转化的直接体现, 也是创业活动开展的基础。2018年第四届大赛以“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 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 大赛于今年3月全面启动。内地共有2278所高校的265万名大学生、64万个团队报名参赛, 超过以往三届的总和。评委们一致认为参赛作品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不同于以往的类似竞赛, 作品的重点由理论向实践转变, 具有更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不再是“纸上谈兵”, 空谈理论, 将知识、理论和科研成果深入到行动和应用中来, 让大学生的创新想法和高校的科研成果不再仅仅是躺在实验室里的“观赏品”。大赛的举办帮助科研成果走出校园、走出赛场, 为科研成果走进市场搭建了平台, 许多天使投资人在现场选定中意项目直接进行签约, 从首届大赛起项目意向签约率就一直保持在30%以上, 并且逐年上升。资金和社会辅助力量的注入, 帮助项目完成了与市场的对接, 赋予科研成果真正落地开花的生命力。

() 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2018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了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 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带动全国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回顾已举办的四届大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参赛高校区域分布不均, 各区域参赛队伍数量、项目数量以及亮点数量差别较大, 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明显少于东南沿海区域, 例如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个省份的参赛作品数量几乎可以与整个东北地区相比。不难发现, 这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校数量有极大的关系, 但这其中也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良好的区域环境为高质量的项目诞生奠定了基础, 但好的创新创业项目也能很好的为当地区域经济增添活力。“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等领域呈现出许多与当地文化、产业、需求相关的创意和项目, 能够结合区域市场的“痛点”, 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同时, 也能很好的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三、教学—科研—竞赛—创新—就业的良性循环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目光的大量关注,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反响。借此我们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思考, 发现“教学—科研—竞赛—创新—就业”可以形成良好的循环模式, 相互扶持, 相互促进。

() 以教学促进科研

随着教育改革逐年深入,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相关部门都在不遗余力地解决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 想尽一切办法, 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又多又好的教育选择和教育资源。仅课堂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教育, 除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外, 教师等科研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以教学推动科研, 以教学促进科研。在教学过程中发掘有兴趣、有潜能的学生吸收加入到科研团队当中, 既有利于增加团队活力和新鲜血液, 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

() 以科研指导竞赛

科研团队的合理规划, 有助于帮助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也能在师生当中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 在吸收优秀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的过程中, 也是对通识课程的针对性补充, 更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习、探索和成长。师生共同参与科研工作, 彼此形成良好的默契, 达成高效的配合, 也能更好的响应“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倡的“师生共创”, 也是帮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甚至是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以科研指导竞赛, 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让科研成果更接地气的同时, 也能让日常埋头于科研的师生得到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获得更强的成就感, 进一步延续深入科研及成果转化的动力。

() 以竞赛激发创新

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指导的项目不断参加各类大赛的过程, 既是对科研成果的展示, 也是发现自身薄弱环节的良好机会。大赛能够帮助参赛选手和队伍更进一步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帮助科研项目和参赛项目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增加其社会价值。在参赛的过程中, 队员们可以很好的开拓眼界, 查漏补缺, 更能激发出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 这是帮助当代大学生保持创新意识、延续创新思维、坚持创新思考、落实创新实践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 以创新保障就业

经过大赛筛选和磨砺的创新创业项目, 具有更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如果能获得相应的经济等社会资源的扶持和帮助, 许多就能快速落地。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实施, 一方面帮助科研成果合理转化,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这既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落实, 也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目标。大学生利用创新解决创业就业问题, 是对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最好响应, 也是高质量的创新性创业就业。

() 以就业反思教学

各高校都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学生的就业情况是高校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 也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体现。因此我们可以由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出发, 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结合时代发展方向和社会进步速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让高等教育摆脱“过时教育”, 让新一代的人才了解新事物, 接受新观念, 拥有新思维, 掌握新技术, 探索新领域, 开拓新世界。

结束语

“教学—科研—竞赛—创新—就业”五者形成良性的有机循环, 让创新和实践深入到高等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这才能真正做到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科研成果也自然不会仅仅躺在实验室里, 既能紧跟时代步伐, 也能更好的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进一步营造校园“双创”文化氛围, 促进校地人才“双育”, 阵地“双建”, 产学研“双联”, 进一步服务学校转型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