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识 信 息 荟 萃
时间:2019/7/8 9:51:08   点击:0   [ 关 闭 ]

 

杏林的来历

“杏林”一词是中医界的代称。顾名思义,“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医术高超的医生。那么,这个词是如何得来的呢?

这与“建安三神医”之一董奉有着密切关系。董奉为三国建安时期名医,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据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记载:董奉医术精湛,长年隐居深山,为人治病却不收报酬,凡患重病被他治愈者只需在其宅边、园内栽下5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1颗杏树。光阴荏苒,栽下的杏树也愈来愈多。到了收获季节,只见红杏竞秀、压弯枝头。董奉便在茂密的杏树林中建一间草屋,对前来买杏的人不收钱币,而以谷子交换。董奉用杏换来的谷子年年堆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困百姓和路过该地缺少盘缠的人。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 “杏林高手”称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自此,“杏林”一词便成了中医界的代称。            

 

摘自《健康文摘》2019.6

 

 

这些食物降低中风风险

专家分析,控制好饮食和日常习惯,能远离大部分的脑中风。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吃对了,就能大大降低中风的危险。国内外研究和权威营养专家给出了以下防中风的食物清单。

喝绿茶  血管壁变薄变脆,是导致中风的病理因素之一。而绿茶中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鞣酸等可有效增强血管壁弹性。因此,平时多饮用一些绿茶,能降低中风风险,还有助抗癌。

炒菜加番茄 研究人员发现,在已经中风的人群中,番茄红素浓度最低。多吃一些番茄,对预防中风会起到一定效果。不推荐用番茄酱代替番茄,因为它往往会添加更多的盐和糖,而番茄红素和维生素含量很少。

经常吃鱼 研究发现,与每月吃鱼不到一次的人相比,每周吃鱼超过5次的人患中风几率减少了52%;每周吃鱼2~4次的人中风发病率减少27%;每周吃1次者减少22%。中风有80%是由于血液凝块引起的,因此防止血液凝固可以降低中风的危险。而鱼类中的Ω-3脂肪酸,有助减少血小板的黏性。所以不妨把每天吃的肉换成鱼,特别是中老年人群!

吃全谷物 研究发现,每天吃3份全谷食品后,人们的血压会下降,特别是收缩压下降明显。而收缩压的下降可使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降低至少15%~25%。吃全谷物的习惯也不用特别改,平时煮饭、煮粥时加一把就行。

吃点橄榄油 研究显示,烹饪或做凉拌菜经常使用橄榄油,会比从来不吃橄榄油的人低41%的中风可能性。橄榄油的最好吃法是凉拌。

每天吃鸡蛋 研究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中风风险平均降低约12%。其中男性下降15%,女性下降8%。而吃鸡蛋对亚洲国家居民健康最有效。

补叶酸 据不完全统计,每5个国人里就有1个人缺乏叶酸,这些人也正是脑中风的高发和高危人群。叶酸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由中美医学家联合完成的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水果蔬菜 研究表明,每天食用200克水果(相当于两个苹果),可将中风风险降低32%;同时,如果每天食用200克蔬菜,中风风险还可降低11%

专家解释,多吃果蔬有助于改善微血管功能,降低血压、体重、腰围、总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等,这些因素都能降低中风风险。

 

摘自《健康文摘》2019.5

 

 

煮米饭加一物可以养生保健

白米饭多加一样料,功效大不同!不仅煮饭更香更美味还能养生保健,轻松吃出好身体和好身材!

加谷物

1、精白米+糙米=吃出小蛮腰

现在我们吃的大米,多为深度加工后的精致大米,虽然口感更加细腻柔软,但这种大米淀粉含量高、升糖快。精白米被反复脱壳去除了大米的谷皮、胚芽等部位,也造成了大米营养的大量流失。

比起“肤白貌美”的精白米,糙米的颜值就逊色多了。可是正是因为保留了那一层微黄的谷皮、胚芽和煳粉层,糙米就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够帮助消化,减少糖分的转化,而且更能增加饱腹感。

煮米饭时多加一小把糙米,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的控制血糖,还有助于减肥呢,饭量不减却能控制体重,爱美的姑娘们一定要试试哦~

2、精白米+紫米/黑米=吃出好气色

白米饭吃腻了,加点颜色吧!紫米、黑米都是珍贵的谷物,营养价值远胜于普通大米。紫米可补血暖胃,用它煮粥煮饭食用能滋阴补肾,对皮肤、头发都很好。

黑米更是药食同源的珍贵食材。多吃这两种有颜色的米,你会变得气色红润、发质强韧,越吃越年轻。

3、精白米+燕麦=血管更通畅

欧美国家人民的饮食多以谷物为主,他们最常吃的就是燕麦。比起大米来,燕麦所含的营养更为丰富,最关键的是它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谷物维生素,能有效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血栓的形成。

对中老年人来说,煮饭时用燕麦代替一部分大米,煮出的饭更粘跟软糯,不仅有助于消化,也能保护血管的健康。

加豆类

1、精白米+红豆=瘦腿消水肿

煮饭时加入几粒红豆,煮好的红豆饭,扑鼻而来的红豆清香,味道更加香甜,好吃极了!

红豆是传说中的“瘦腿瘦脸”食物,并非有什么神奇之处。主要是因为红豆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是自然界食物钾含量排名前三甲的食物,能利湿利尿、消除水肿,有助于消除腿部脂肪。

2、精白米+芸豆=抗炎护心

新鲜的芸豆通常做蔬菜食用,干芸豆便可用来煮粥煲汤,营养丰富、还能提鲜。特别是红芸豆,它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和米饭同煮食用,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除此之外,红芸豆中富含花色苷和皂苷,这种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可以缓解局部性炎症引起的身体疼痛。

需提醒大家的是,芸豆必须高温煮烂才可食用,否则无法消除芸豆中的毒素,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3、精白米+绿豆=清热驱燥

秋冬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容易虚火旺、嘴唇干燥。煮米饭时,加点绿豆或绿豆芽同煮,可以清热降火,赶走秋燥。

另外绿豆中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香豆素、生物碱、植物甾醇、皂甙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菌杀菌的功效,能缓解身体炎症、对抗病毒性感冒。

加薯类

1、精白米+红薯=清理肠道缓解便秘

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如果长期有便秘困扰的人,可以试试煮米饭时加几块红薯,蒸熟后和米饭一起吃,既能填饱肚子,也不会担心摄入过多的糖分,有助于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的效率。

2、精白米+南瓜=养皮肤去皱纹

南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很高,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可以预防身体器官衰老,保持皮肤紧致。另外,南瓜中还含有钴元素,可增强造血功能,有助于调理身体、补足气血。秋冬季节多喝南瓜粥,就是最简单、方便的美容滋补秘方。

但需注意的是,不可过量地食用南瓜。每周吃一两次南瓜饭,还需要多搭配其他蔬菜,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食补效果。

3、精白米+山药=养脾胃更长寿

山药除了能煲汤,蒸煮食用也很美味。将山药切成小块,和米饭同煮,可以滋补脾胃、补肾气。山药的口感软糯、易消化,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能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减轻胃痛、胃溃疡。

山药中所含的胆碱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能够强健大脑、益寿延年。

 

摘自《健康文摘》2019.5

 

 

“难吃”的食物很养人

粗粮扎嘴、大蒜太冲、苦瓜太苦"…,有些食物口感虽让人望而却步,但却是被营养学家们推崇的保健食物。难道食物也是“良药苦口”吗?

    涩味食物——天然美容剂

    小苹果、紫色的葡萄皮,都是涩味很重的食物。它们的涩味来自于食物中的单宁、植酸扣草酸。这些物质都是强力的抗氧化物质,对预防糖尿病和高血脂有益。不仅如此,同一种水果,涩味重的品种营养价值更高,比如,酸涩的小苹果就比大而甜的富士苹果好。涩味食物中的单宁在美容产品中的应用很广泛,主要功效为收敛、防晒、美白、防皱、抗氧化。

    粗糙食物——排毒防肠癌

粗糙食物之所以粗糙,是因为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非水溶性纤维,比如粗粮、芹菜杆和白菜帮等。这些膳食纤维,能帮助人们预防便秘、防止肠癌,有利金属离子排出,帮助身体排毒,减轻体重。如果您吃了水煮鱼、红烧肉等高脂菜看后担心发胖,可以吃粗糙食物,因为这是粗糙食物发挥效力的最佳时刻。

苦味食物一一预防癌症和心脏病

像柠檬皮、茶叶、黑巧克力、苦瓜等,其中富含各种甙类、萜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可让食物变苦。比如柠檬皮和柚子皮中的柚皮甙,茶中的茶多酚,红酒、巧克力中的多酚,都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

冲味食物——预防癌症

比如萝卜、大蒜、洋葱等。这些食物味道很“冲”,原因是它们含有硫甙类物质和烯丙基二硫化物,这些物质对预防癌症很有帮助。

辛辣食物——气血运行更通畅

食物中的辣味一般是由辣椒素或挥发性的硫化物提供的。辣椒素具有镇痛作用,还能提高新陈代谢,起到燃脂、减肥的功效。芥末辣味强烈,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增强性功能,还能刺激血管扩张,增强面部气血运行,使女性脸色更红润。

酸性食物——促进铁的吸收

沙果、山植、泡菜等,它们的酸味是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带来的,这些天然酸性物质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比如铁等。同一品种的水果,味道酸的一般维生素C含量更高也更稳定,更容易保存。

臭味食物——女性补养身体的佳品

榴莲气味强烈,但在泰国,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女性补养身体的补品。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塞,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使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

怪香食物——防癌助孕

有些食物虽以“香”字命名,但味道却很奇怪,比如香菜、香椿等。香菜中含硼量很多,这种物质能帮助身体吸收矿物质,保护骨酪,最适合进入40岁后的中老年人。香菜中还富含铁、钙、押、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元素,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并能防癌。而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

 

摘自《家庭科学新健康》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