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点 摘 编
时间:2017/12/26 10:41:58   点击:0   [ 关 闭 ]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徐娟、张耀华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1期中撰文,基于对东中部地区18所高职院校和35家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考察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发现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个体认知与校企支持的双重制约。

    作者首先综述了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学者往往对校企支持和个体认知的影响力持有不同的观点,但目前尚无深入的实证研究证明个体认知、校企支持对高职生就业能力增强的综合影响。基于研究现状,作者试图探究这两个因素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机制。

    接着作者介绍了研究过程,针对研究问题提出了三条假设:1.个体认知对高职生就业能力具有显著影响;2.校企支持与个体认知将共同影响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增强;3.同等的校企支持条件下,个体认知准确的群体更容易提升就业能力。为了解高职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实然状态,采用了英国学者曼兹·约克和彼得·奈特依据USEM结构模型编制的就业能力测量问卷,在此基础上做了局部修改,形成了“中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自评调查问卷”。为了解高职生对就业能力的应然认知,将就业能力细分成10项技能26项指标以便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理解,分别让他们判断各项技能的重要性。研究共收回学生问卷11321份,用人单位问卷213份。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作者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校企支持、个体认知共同影响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其中假设一得到了全面证实,假设二得到了部分证实,假设三没有得到支持。2.个体认知的独特效应。当控制了校企支持的影响后,个体认知较准确的理工科高职生就业能力仍显著高于人文社科高职生,这说明在高职生就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校企支持的强大影响外,个体认知可能是阻碍高职生就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3.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制度缺位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制约。作者进而提出我们除了要关注校企支持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显性不利影响之外,更要关注个体认知与就业能力的隐蔽对应,以寻求适切的对策全面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13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匡瑛、石伟平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中撰文,审视了我国职业院校“双创”教育的现实状况,阐述了对职业院校“双创”教育的理性思考,进而提出了职业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策略选择。

    作者首先分析了职业院校“双创”教育的现实概况。“双创”概念一经提出,职业院校积极响应。职业院校在“双创”教育的探索中热情高、投入大、形式多,但透露出两大问题:一是当下的“双创”教育主要聚焦于创新项目竞技和创业行为结果;二是“双创”教育依然普遍存在于专业教育教学之外,并没有与专业教育结合、组合、融合。作者开展的关于师生对“双创”教育的认识小样本调查显示,师生对“双创”的基本概念和本质仍然未能理解深透、认识到位,存在一定的狭隘性、片面性和局限性,亟待进一步明确、澄清和加强。

    基于上述事实,作者从教育学、心理学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视角澄清和考量了关于“双创”教育的几个问题:一是“双创”教育的重心在创新,而不是创业;二是“双创”教育的本质在于创业精神的培育,非创业行为的孵化;三是“双创”教育的有效实行,亟须政、企、社等多主体参与。

基于以上“双创”教育的现实审视和理性思考,作者提出了职业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策略选择:一是回归本质,明确“双创”的内涵与重点;二是依托资源优势,分群体、分专业、分阶段开展“双创”教育;三是立足区域层面,搭建“双创”教育的资源平台;四是站在战略高度,建立“双创”教育的协同治理体系。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13

 

论“四位一体”职业教育教师

    培养培训模式

    庄西真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中撰文,阐释了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构成,并从培养培训需求的调查、培养培训方案的确定、培养培训对象的遴选、培养培训计划的实施、培养培训质量的评价、培养培训过程的反思等方面介绍了高等院校、企业、职业学校和政府四大主体之间的非线性协同互动。

    “四位一体”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指的是由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四大主体——高等院校、企业、职业学校和政府组成的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体系。作者首先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中四大主体之间的作用机理。1.高等院校主要通过思想的引领、知识的传播以及环境的熏陶,实现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目标;2.企业的功能在于为教师提供技能学习的真实情境,帮助教师实现技能的深加工、技能的情境化以及知识与技能的融合;3.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教师在岗进修的需求主体,所有教师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4.政府是教师培训的规划管理主体,不同层级政府机关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继而作者从协同论角度构建了“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伺服装置”,作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多个子系统构成的、能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系统性过程,通过多次“输入    传送——转化——输出——反馈”的步骤,实现有序结构的形成。每个环节的关键任务包括:1.涨落:导致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需求产生的因素;2.输入:培训需求调研与立项;3.传送带: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内容、规划培训方案;4.转化器: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企业行业实施培训;5.输出:培训后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源;6.传感器:由职业学校或行政部门通过相应的指标检测培养质量。

作者剖析了高等院校、企业、职业学校与政府“四位一体”主要表现在:1.培养培训需求的调查,主要基于职业学校教师岗位的现实需求;2.培养培训方案的确定,其结果主要是四大主体的利益博弈与协同;3.培养培训对象的遴选,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多样化的选择;4.培养培训计划的实施,政府提供宏观指导、高等院校提供科学理论、企业提供资源参与教学、职业学校监控评估培训活动的实施;5.培养培训质量的评价,综合四大主体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评价,根据客观的标准与科学的依据对培训质量做出科学的评价;6.培养培训过程的反思,四大主体要不断进行反思,相互之间的合作方式也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节。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13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向:困境与出路

    郭光亮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中撰文,全面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问题及模式框架,深度剖析了当前制约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瓶颈问题,系统梳理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优化模式与操作路径。

    作者首先全面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问题及模式框架:1.国家宏观、区域中观以及办学主体微观三个层面具有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现实背景。2.从治理机制、股本规模、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以及监管体系和监管标准五个方面说明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表征。3.分别介绍了国有经济引入民营经济模式、民营经济引入国有经济模式、多种经济成分融合共生模式等三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框架,并介绍了深度混合和部分混合两种不同混合程度的混合模式,深度混合模式包括公办高职院校引入社会资本、民营高职院校引入国有资本、各方资本合作组建新的高职院校;部分混合模式包括二级单位混合、PPP模式、委托管理。继而作者深度剖析了当前制约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瓶颈问题:1.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缺乏相关法制基础;2.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缺乏内生动力;3.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治理机制不够健全;4.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利益分配机制滞后。

接着作者系统梳理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其路径主要由四个层面组成,分别是选择混合的方式、设计法律架构、确立具体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确立产权合理流转的机制。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对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健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制度;2.充分调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当事各方的积极性;3.完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4.严格确保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程序正义。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