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点 摘 编
时间:2017/12/7 11:01:56   点击:0   [ 关 闭 ]

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接剑桥、张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2期中撰文,对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问题进行了全方面的探究,阐明了职业院校要健全治理机构、创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内部治理机制并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由此提出了职业院校的改革路径。

    职业院校采取怎样的治理途径直接关系到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作者认为,健全治理结构,增强内部治理能力是新形势的要求;创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治理机制是提高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前提;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是提高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基础;积极探索重要领域的改革是提高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关键。

    职业院校健全治理机构主要包括:1.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思路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改革管理模式,要依靠市场、社会、国家政府三方面的力量,与社会发展相适应;3.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培养的人才应当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4.建立良好发展环境呼吁新的内部治理模式,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职业教育治理中。

    职业院校创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1.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院校章程;2.制定和健全与职业院校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

    职业院校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把专家论证、群众参与等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程序,保证决策制度公开、公正、科学,且责任明确;2.完善责、权、利明晰的内部管理和执行机制,创建和完善院系之间的两级管理机制,明确各院系之间的责任和工作任务;3.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纪检监督工作小组的监督作用,对一些特殊岗位、重要部门、关键环节的项目进行全面的跟踪监督。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重要领域的改革路径,主要包括:1.对人事分配制度进行全方位改革,遵守“规划职能、总量统筹、竞聘上岗、合理编制、科学设岗”的基本原则;2.创建教师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服务社会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16

 

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 :特征、价值与模式

    吴峰、江风娟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对企业从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向人力资源质量优势转型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归纳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特征,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价值,提出了三种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趋势。

    首先作者从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学习目标三个维度对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学校场所数字化学习和工作场所面对面学习进行比较,指出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是面向成人的学习,是基于技术的学习,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属性的特征。此外,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职工培训覆盖率;二是解决了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冲突;三是降低培训成本;四是促进个性化学习;五是实现智能化培训管理。

    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应因不同的组织学习规划而采用不同的模式。一是岗位胜任能力导向的数字化学习模式: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上,可以汇聚众多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很好地满足全体职工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学习需求。二是绩效技术导向的数字化学习模式:这种基于绩效原因而采取数字化学习的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数字化课程按照问题导向的层次逐渐展开。三是职业生涯发展导向的数字化学习模式: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数字化学习模式,为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最终为企业的战略服务。

最后,作者提出了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趋势:工作场所的混合式学习来源于多种需要,包括实现最佳学习效果的需要、硬条件约束需要、“学”与“习”的混合需要。混合式学习方式的采用,将面对面学习与数字化学习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两种主要学习方式相互支持,将是工作场所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趋势。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