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业 指 导
时间:2017/11/1 9:17:27   点击:0   [ 关 闭 ]

南下?北上?就业的地域选择

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795万人,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就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其中,大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上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趋势,存在着一些新问题。

对比研究近两年各高校公开的就业质量报告,聚焦近两年大学生就业区域去向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具有以下特点:

高校所在地是首选就业地,相应省份是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在东部高校更为明显

 大学毕业生对高校所在地比较熟悉,多数高校在当地都有较好的影响力,这一区域成为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一个重点考虑。如复旦大学2015届毕业生,在上海市就业人数达3059人,占毕业生就人数的73.60%;华南理工大学83.6%2016届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河北师范大学2015届毕业生中,有3925人在省内各地市就业,占已就业人数的81.84%;其中,有2354人选择在石家庄市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49.08%

就业热门区域依旧集中在“北上广”等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区城

各高校统计就业区域指标中除了本省就业指标外,多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和省份为主要指标。尽管在东部、中部、西部高校毕业生具体流向上有一定差距,但是相对集中在“北上广”等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区域的特点还是比较鲜明。如浙江大学2016届毕业生实际参加就业的6729人中,主要流向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北京等一线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其中,浙江省内就业的毕业生接近六成,在上海、广东、江苏、北京就业的毕业生接近三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届毕业生除在陕西省就业之外,省外就业主要流向同样为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和江苏省等经济发达区域。

就业区域与生源地有较高相关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以天津市内为主,占比为36.46%,其中津内生源毕业生中,85.50%选择留在天津市工作;天津市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京市和山东省,占比分别为5.67%5.42%4.78%,与该校的生源结构呈现正相关,该校43.98%的津外生源选择回生源地就业。南开大学2016届毕业生中北上广、天津市和西部地区生源回生源所在地就业比例相对较高,分别79.34%

78.07%34.15%。七成以上天津市和北上广的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生源选择回生源地就业。非天津市生源中,北京市、海南省和广东省生源回生源所在地就业比例相对较高。而有数据显示,广东高校流向内地或者北方地区的大学生比例较低,其生源地也多以南部沿海和长江流域为主,毕业生就业流向与生源地呈现正相关。

区域经济格局及其调整导致劳动力流动出现新变化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很大,在经济水平处于劣势的区域,大学生就业流入数量相对较少,而新入职的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也会更差,流失情况多,而中部、东部地区则呈现大学生流入量大、分布密集和就业相对稳定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如,国家通过一系列西部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各高校都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参与到西部建设。南开大学2016届毕业生中,西部生源学生有34.15%的回生源所在地就业,其他生源地学生中也有0.5%3%不等的毕业生到西部就业,在南开大学2015届毕业生中,到西部就业的本科生比例为7.92%,研究生比例为5.46%;清华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区域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7.7%;复旦大学2016届毕业生中到西部就业人数分布为:本科生29人,硕士生64人,博士生39人,总数132,占比3.49%;华中科技大学2016届毕业生中有8.16%学生到西部就业,河北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中有184人到西部省份就业。受国家政策鼓励和各高校就业指导政策影响,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的人数呈现一定增长。同时,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特别是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规划出台后,这一区域也必然会吸引京津冀乃至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汇聚,成为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潜在新区域。

    以上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特征显示,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国家就业政策,高校所在地和生源地等影响。同时,具体到每个大学生个体,也必然会受到职业价值观、专业背景、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因素,比如在大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压力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大学生就业形成一定的区城流向特征。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人才流向和分布不均衡现象进一步加剧。其原因在于:

首先,东部等经济发达区域教育资源丰富,伴生出高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区域不均衡,这种高校分布不均衡造成了升学过程中大学生第一次流向聚集;其次,选择高校所在地就业和不同区域人才吸引力的差别导致二次聚集,各地生源到东部学习并且留在高校所在地或所在省份就业的人数众多,而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生源学生去往其他区域升学和就业的比例相对较低;再加上,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人才流动频率和流向差异明显,也造成了就业区域的三次聚集;不可否认,当前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流动更为频繁,也更容易吸引其他地区毕业生。二是大学生就业区域不均衡影响自身职业发展。在“北上广”等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区域就业压力大,人才多,竞争激烈,但很多大学生依旧选择高校所在区域或经济发达区域,是因为高校分布本身不均衡,各高校在所在区域往往有较好影响力,加上这些区域的工作环境、发展机会和较高薪资等,使得大学生选择在高校所在地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习惯了周边环境,人际交往范围相对固定,就业求稳心态强烈,毕业生在高校所在区城就业自然成为主要选择。因此,大学生在“北上广”等为代表的大城市就业意愿很强烈,甚至会出现被动就业现象,先找一份工作在大城市落脚,再谋求发展,常常造成就业不稳定,进而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而回生源地就业也有一些弊端,到生源地区进行就业,虽然更为熟悉家乡发展状况,能够在求职过程中得到更多帮助,也能更快适应职业环境,但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择业范围,就业方向也变得更为狭窄,就业稳定性和长远职业发展规划也会受影响,加上,有部分大学生是因为就业困难才回生源地就业,这也必然会影响到就业稳定和长远发展。

大学生就业区域不均衡扩大了经济发展不均衡,加剧了“就业难”问题,也影响到了大学生自身职业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均衡性,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进行有效引导。鉴于以上区域就业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择业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和准就业区域特点,结合个人长远发展规划,做好选择。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就业竞争力是根本。堤升自身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前堤,只有自身求职竞争力不断提升,可选择的就业地域才会更多,就业选择才会更主动,从而,更有利于实现自身就业稳定。同时,还要结合自身未来发展规划,从长远发展目标视角确定职业发展的区域定位。

必须面对和考虑的现实因素:职业环境、婚恋情感、经济条件、家庭因素等也是进行区域选择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得不说,经济发达城市有吸引大学生择业的很多优势,但是经济压力大,人才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个人婚恋、家庭经济状况等都可能对工作和生活带来挑战,这也是不能逃避的现实影响因素,需要综合分析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响应国家政策,综合考量发展环境,西部就业和基层就业值得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支持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政策越来越多,同时,城镇化和劳动力结构变化等也会直接影响就业,受这些政策影响,到西部和基层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其发展潜力也值得积极关注。目前各高校也纷纷推出鼓励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政策,大学毕业生就业也要主动响应国家政策。

广开就业信息获取途径,拓宽就业地域选择范围。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就业信息获取至关重要。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常常存在人才需求信息和大学生求职需求不对称现象,受限于就业信息范围,大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上也常常受到局限。因此,在就业区域选择过程中,大学生也要广开就业信息获取途径,拓宽就业地域选择范围,从而做好就业区域选择。

总是,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在的流向分布有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的具体决策过程中,可以来用SWOT分析法,结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将就业地域的优势、不足、机会与风险等全面分析,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就业区域选择。

张悦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4

 

大学生求职勿入“传销陷阱”

所谓传销,就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禁止传销条例》中传销行为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一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二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三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近年以来,在公安机关打击传销的行动中,发现传销人员中当代大学生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传销引发的故意伤害等案件时有发生;而网络传销案件的激增,对刚刚毕业或在读的大学生更是一种诱惑。非法传销组织具有很强的欺诈性、隐蔽性和危害性,他们往往打着“就业、创业和高回报”的幌子去宣传、迷惑学生,在暑假期间,有些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在求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传销组织的诱惑而误入歧途。

 如今又到实习旺季,很多高校学生开始到校外寻找实习岗位,毕业生也即将踏上社会,一些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急于求职心理,打着营销培训、招工等旗号,诱骗学生参与传销活动。笔者认为,分析了解大学生频频陷入“传销陷阱”的种类、原因及对策,十分有助于预防和打击大学生传销。

涉及大学生的几种传销陷阱

警惕传销组织设置就业传销陷阱。随着经济发展,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自主择业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一些传销组织为发展下线,专门在互联网发布招聘信息,设置就业陷阱。即将毕业的学生求职时,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对发布招聘信息的单位进行核实,引起高度警惕,必要时应当到当地工商部门查询,最好不要独自前往。

警惕传销组织设置勤工俭学陷阱。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分子,利用互联网、校园宣传栏和公共小广告等渠道发布暑期勤工俭学、兼职信息,以高额报酬为诱饵引诱在校学生参与传销。提醒学生家长和广大在校学生,勤工俭学和做兼职时,注意核实用工单位、工作性质等情况,情况不明或明显可疑的,最好保持警惕。应聘时如果把握不准最好不要将学生证、身份证、手机、现金等交给陌生人或他人保管,防止被传销组织限制人身自由。

警惕传销组织设置项目陷阱。传销组织一般通过熟人拉关系,以工资待遇高、福利优厚等谎言发展下线。如果朋友、老乡极力拉拢关系,描绘美好前景,但又含糊其辞,须加强防范。对同学、老乡等人宣称认识大老板可帮助介绍工作,或宣称介绍在搞实验开发、项目或资本运作等信息,不要轻易相信。一旦上当受骗已来不及退出,只能靠发展下线骗他人,以此来挽回自己的损失,形成恶性循环。

 警惕传销组织异地传销规律。近期,工商、公安机关不断接到市民陷入外地传销窝点的投诉,求助电话,协助营救工作非常艰难。提醒广大市民异地求职就业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尤其是到南方省市投资、就业、实习时更要加倍警惕。同时,外地青年学生到内地参与各种经营创业活动时,也要事先考察清楚,谨慎行事,切莫随意听信他人传言,

冲动行事。

谨防传销盯上大学生的几点对策

在加大宣传力度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通过发布警示提示、曝光典型案件、散发宣传单、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深刻揭露传销的欺诈、害人本质,增强宣传教育的渗透力。特别是要送法到学校,宣传到学校,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增强识别传销的能力,了解传销的欺骗手段和危害性,提高警惕,自觉抵制传销。

引导大学生树立防范意识。无论社会、学校、家庭做出多少努力,是否加入传销组织关键还是在大学生本身。如果大学生自身不能防范,那么其他人再多努力也是徒劳的。首先大学生自身要大学生要端正就业态度,积极接受学校、家庭的正确建议,和同学多进行交流,拿出自己正确的就业意见,从根本上杜绝被传销团伙欺骗的可能。同时大学生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除了做好自身保护外,还要教育其他同学如何防范加入传销组织,劝说其他同学不要加入传销组织。

 加大对诱骗大学生参与传销行为的打击力度。各级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要继续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诱骗大学生参与传销行为的打击力度,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严惩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摧毁传销网络。要做好受骗大学生的解救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早尽快解救被传销组织控制的大学生,确保大学生人身安全,积极预防和制止由此引发的不稳定事端。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机制。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防止大学生传销的重点工作,提醒大学生走正规求职渠道。主管部门要做好协调,学校要做好引导,用人单位要依法签订合同,进一步规范劳动市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工作,到脏苦累行业工作,增加就业机会。大学生在就业时更要警惕就业陷阱,慎重对待招聘信息,求职要到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和有资质的合法中介公司去登记;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就业意识和平常心,明白财富和幸福生活要依靠诚实劳动才能得来的道理,切不可轻信网络上所谓“创业奇才”的“创富神话”,“高薪”诱惑别动心,一旦发现受骗,务必沉着冷静,及时报警求助。

张悦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5

 

面试迟到怎么办

在企业做HR时,有一次面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S小姐来应聘公司的办公室文职岗位,和S小姐约定面试时间时,她表示由于目前在职,要六点半才能赶到。骑驴找马,在职场也是常见之事。于是那天下班后,我和另一位面试官正襟危坐,静候应聘者到来。可左等右等,只等来一个电话,S小姐说路上塞车,马上就到。

不想这个“马上”,足足有半个小时!好不容易等到S小姐头发凌乱、大汗淋漓地跑进来,喘完气后,她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然后开始结结巴巴地解释迟到原因。但解释了半天,我们还是没听明白,她到底是因为叫不到出租车,还是因为挤不上地铁,或是找不到公司地址……于是我安慰了她两句,没想到S小姐更紧张了。

接下来的面试,我们让S小姐先做个自我介绍,没想到她竟然像小学生背书一样把简历一一背下来,当中居然还有背错和背不下去的时候。“对不起,说错了,我再说一下”“哦……哦……接下来……”,这样的面试效果可想而知。面试结束后,她居然紧张得“恍”一下撞到了会议室的玻璃门上。

面试迟到真的就没有机会了吗?未必。L先生应聘人力资源管理师一职,由于塞车,面试迟到了。赶到时,他发现自己面试的顺序排在第二,但此时第三位应聘者己进入面试室,局面对他无疑极为不利。在等候室,他努力回忆自己应聘的岗位要求,忽然灵机一动,发动、组织其他应聘者做了一个“破

冰船”游戏,顿时等候室“凝重”的气氛活跃起来了,大家从沉默不语变得有说有笑,此时一位面试官正巧路过……后来面试时,没人问起L先生迟到的原因,L先生也未作解释,但他很快收到了录用通知。

同样迟到结果却不一样

同样面试迟到,为何结果迥异?从S小姐的简历来看,她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且有一定的职场经验,但所有的好印象都在见面的那一刻全毁了。我想她不会不知道形象对于一名办公室文职人员的重要性。反正己经迟到了,为何不在面试前花一两分钟时间整理一下仪容?当然,仪容还在其次,S小姐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及时调整情绪。由于意外迟到,导致她紧张得无法控制情绪,结果面试时她大脑一片空白,洋相百出……

 L先生则不同。他在等候室同样感觉紧张,但通过组织“破冰船”游戏,调节了心境,更逆转了处境。事实上,这个游戏是有的放矢的。首先,L先生应聘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岗位要求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L先生能在陌生环境中组织一批陌生人进行游戏,正是其能力的证明。其次,这个游戏也从侧面反映了L先生的人事经验。如此,多少可抵消一些面试迟到的负面影响。

 与应聘无关的少说为妙

 那么面试迟到怎么办?首先,当然以预防为主。面试前,要备好湿巾纸和面试单位的联系方式以防不时之需,同时挑选最稳妥的公交路线(尽量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其次,如果迟到,务必要在约定的面试时间前通知单位,说明事由,并预计迟到时间,以方便面试官安排其他事宜。这里必须要注意,预计的迟到时间应尽量精确,千万莫像S小姐那样“马上”。再次,在抵达面试地点时,         由于已经迟到了,切忌急着参加面试。先去盥洗室整理一下仪容,用备好的湿巾纸擦去汗水。为何不用餐巾纸呢?因为湿巾纸有酒精成分,能够帮助散热,恢复头脑冷静。餐巾纸不仅无此效果,还容易产生纸屑黏在头发上,影响仪容。同时对着镜子略加修饰,女生甚至可略微补妆,这一般用不了几分钟。深呼吸几下,等自己彻底平静后再进入面试室。最后,如果对方不问,你就无需解释。尤其是初试:应聘者众多,面试官未必知道你是迟到者,解释反而画蛇添足。如果对方己经知道你迟到了,那么一句对不起、一个歉意的微笑也足矣。记住,你是去面试的,任何与应聘岗位要求无关的东西说得越少越好。

如果迟到,务必要在约定的面试时间前通知单位,说明事由,并预计迟到时间,以方便面试官安排其他事宜。

 

张悦摘自《成才与就业》2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