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应用型院校的创新发展
时间:2017/10/31 10:02:50   点击:0   [ 关 闭 ]

朱金焕   朱连勇

一、应用型院校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应用型教育需求侧结构发生变化

需求侧和供给侧是对立统一体。当前我国关于应用型教育的需求侧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迫使供给侧做出适应性调整。首先是需求对象扩大。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人口资源得到释放,加上知识经济影响力扩大,群众的学习意识逐渐觉醒,应用型院校的服务对象从适龄学生开始向下岗转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培训需求的企业员工等潜在受众扩展。其次是需求结构升级。信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角逐释放了创新要素和技术要素在市场的活力,改变了企业竞争的着力点,服务业、信息业、中小微企业的倔起影响着市场人才需求的主要特征。最后是需求任务深化。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提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大众创业等新的发展路径。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快地方高校向技术应用型院校转型的步伐,有六百余所高校将重点转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国家战略需求对应用型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

 ()应用型院校供给侧问题突出

面对国家、市场和大众对应用型教育的需求升级,我国应用型院校在供给侧方面却问题重重。一是供给过剩。应用型院校与职业院校、研究型院校相比,其优势在于既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又具有本科学历教育属性。但是,当前应用型院校由于内涵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导致其在培养周期上不及职业院校,在人才素质上不及研究型院校,在人才供给方面难以获得竞争优势。二是供给结构失衡。供给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人才结构、专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上: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低端人才过剩而高端人才匮乏造成“就业危机”和“用工荒”并存的问题;在专业建设上出现了培养成本低的热门专业扎堆的问题,致使人才专业结构失衡,特色专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区域化发展上,应用型院校多聚集在省会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方性产业缺乏人才补给。三是供给改革困难。由于体制机制的僵化和法律政策的引导不足,应用型院校供给侧改革缺乏动力和保障,受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专业动态调整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供给侧改革难度加大。

二、应用型院校供给侧改革的切入口

根据应用型教育需求侧的变化,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迫切要求,应用型教育供给侧改革面临艰巨的任务。针对当前应用型教育供给过剩和供给失衡,以及经济新常态下对接产业战略的需求任务,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应落在提升质量、扩大效能和创新发展三个方面。

()供给质量提升是改革的关键点

质量提升是应用型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

2016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把质量提升作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核心。应用型院校面临人才供给相对过剩的突出问题,其关键就在于教育质量缺乏有效保障。首先,由于我国应用型院校建设的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不严格,使得应用型院校成为许多地方性院校、职业院校规避发展困难的突破口,但“换汤不换药”,在管理模式、教学改革方面的迟滞使应用型院校数量众多、质量平平,富有特色和区域优势的领军型院校少之又少。其次,当前许多应用型院校将质量改革的重点放在体制、机制、法律建设等层面,在师资力量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过小,改革目标难以细化、深化、微观化,质量提升也就无从保障。最后,应用型院校教育质量无法有效提升的原因还在于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对于应用型院校而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必须跑在社会需求的前面。只有跟准国家的发展战略,才能预测市场需求趋势,才能使人才供给始终与需求对口。

()供给效能优化是改革的着力点

效能优化是扩大应用型院校服务社会基本面的关键。应用型教育的供给效能主要指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比。当前我国应用型院校在规模建设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教育产出上存在供给结构失衡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人才结构、专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上,这就要求应用型院校在整体资源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整合,扩大产出效能。当前应用型院校供给效能发挥受到制约,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应用型院校没有将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缺乏战略高度和外部眼光,在对接产业和服务地区方面没有发挥应用型教育资源的主体优势,既束缚了应用型教育发展层次的提升,也影响了应用型院校教育资源效能的发挥;二是在教育资源统筹上,院校之间、校企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整体功能割裂严重,资源配置均衡性、公平性差;三是应用型院校教育资源的产出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的规范,致使应用型院校在市场服务方面存在盲目性,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

    ()供给形式创新是改革的内生力

要素创新是应用型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新的时代理念的包围下,应用型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动供给要素创新,在满足大众需求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用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在教育资源占有和配置上有较大的差距,应用型院校要想实现规模式发展,不能坐等政府拨款或扩充招生,必须借助外力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包括创新资源引进机制,借力市场资源、企业资源,增强教育资源引进能力;创新资源流通平台,借力网络融合跨类型教育资源、跨领域知识资源,拓展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水平。应用型院校与职业院校相比,其优势在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内涵高于职业院校。在教育资源竞争扩大的背景下,应用型院校在培养内容上要紧跟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现供给内涵创新。

三、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应用型院校创新发展的策略

 ()对接经济新常态,以精准化提高供给质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从快速增长向精准增长转变,这就要求社会各方面的供给从数量、规模扩充向精细、标准深化。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应用型院校应与社会发展趋势接轨,将质量提升的关键落脚在精准化上。

首先,口径精准化。应用型院校改革的重点是口径精准化,做好应用型院校的准入与退出工作。严格规范应用型院校的准入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通过制度规范、流程规范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对职业院校、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应用型院校的资格进行审查,重点在教师资源、招生资源、专业建设和服务覆盖面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同时,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方式逐步释放转型优势,避免扎推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质量下滑;在退出机制上引入竞争和考评管理,试点阶段通过考评则可转型应用型院校,未通过考评则退出申报。

其次,改革精准化。应用型院校的供给侧改革要从宏观面向微观面转变,细化改革要点,以达到精准化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要从教育的基本点出发,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聘用制度,丰富培训手段,完善评价办法,增强教师队伍与企业人才、行业人才的互动,使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得到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联合培养、实习考核、专业学位设置等,增强产教融合程度;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使信息教育、创业教育全面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整合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比例,以项目教学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最后,供给精准化。把握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向高科技新兴产业转型的发展趋势,应用型院校在专业供给上要优化结构,对已有专业要增强其跨学科性和复合性;对与市场脱节的落后专业要适量缩减并逐步淘汰;同时,要打造一批新专业,以满足升级产业、新兴产业的用人需求;培育一批优势专业,以满足区域重点扶持行业、国家战略产业的用人需求。

()紧跟产业升级新趋势,以服务化扩大供给效能

应用型教育能效的发挥与国家产业战略、产业布局息息相关,因此应用型院校供给能效的提升必须在把握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下寻求改革着力点。

1.增强应用型院校公共服务属性,迎合产业结构升级新特点。应用型院校的供给侧改革要想贴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新需求,就要从教育的公共资源性出发,将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与社会服务的内涵相对接,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亟待释放,传统行业下岗职工、转岗职工亟待培训升级的需求,应用型院校应当抓住发展机遇,承担社会责任,除注重学历教育之外,还应当通过增设夜校、培训班、周末课堂、流动课堂等方式为进城务工农民和待安置分流下岗员工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学习的机会;对于因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企业员工培训需求,以及在岗职工主动提升能力的愿景,应用型院校应当主动提供服务,寻求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开发与企业对接的业务模式,通过在校内提供专门岗位的培训课程、培训考核,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点等方式,丰富应用型院校服务企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中产生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需求,应用型院校应当结合目前创业趋势的行业特点和继续教育受众的群体特点,适当放宽招生限制,对有能力、有时间、有需求的大众主体提供学历教育和函授资格。

2.增强应用型院校统筹协调属性,均衡产业升级的需求供给。应用型院校供给侧改革除了要迎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外,还要注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均衡性,注意教育资源供给的协调性。针对当前出现的教育资源供给在区域间配置不平衡、人才供给在行业间分布不科学等问题,必须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合作,打破各自为政的权力壁垒和制度壁垒,建立应用型院校发展的大教育格局,实现应用型教育资源在宏观上的公平配置,在微观上的主动增值。在宏观层面,政府应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二、三线城市建立立足本地区发展的应用型院校,减少跨地域招生,以解决区域应用型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同时,教育部门可与劳动部门、经济部门联合,调动行业协会、社会评估咨询机构的力量,通过跨部门协商、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专业引导的科学性和预测性,以解决应用型教育资源在专业供给上不均衡的问题。在微观层面,应用型院校可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网络培训、网上课堂等,主动提升应用型教育资源在社会主体之间的流动性和覆盖性。

()把握大众需求新特点,以创新化形成供给生态

要素创新是大众需求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下,应用型院校通过创新资源模式和环境模式形成具有良性互动的供给生态的有效途径。

1.教育资源创新。企业是应用型院校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应用型院校资源扩张的主要来源,应用型院校资源创新应当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战略。首先,资源的“引进来”。应用型院校要建立校、院两级理事会制度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企业、行业、社区的代表比例不能低于50%,提升社会主体在校务管理方面的参与力度。同时,可根据企业需求选择部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试点,通过试点中形成的制度融合、资金统筹和人才专训专供模式,巩固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形式,并逐步实现校企专业集群全覆盖,在专业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规范进一步将校企合作模式向共建二级学院、教育集团层面延伸,实现校企资金投入、人力投入、管理投入的全面融合。其次,资源“走出去”。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通过企业投资、企业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方式实现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强实训内涵建设,建立专业类和跨专业类的集企业研发、生产、学生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实验中心,通过基地负责人、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将学生的实训项目和企业的生产需求密切结合,推动实验成果向生产成果的转化;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师进企业轮岗制度,通过利用寒暑假在企业挂职工作、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等途径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并通过考核挂职时间、项目经验、论文成果、专利成果等为教师实训教学能力定级,并将定级结果纳入教师职业晋升体系。

2.教育环境创新。首先,以校内图书馆网站为信息平台,在图书馆电子资源基础上,按学科门类、专业门类购买、整合和链接与学科门类对应的优秀数据库、论文集、实验资源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其次,加强应用型院校的线上资源联合,以地区联合、专业联合、类型联合为依托,加强具有共性的应用型院校的在线教学资源、习题资源、特色数据库资源的互访性和共享性,提升整体优势。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外,还要注重对慕课、微课、模拟实训、教学APP等新兴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信息搜索和信息分析的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除网络环境外,校园文化环境创新也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院校要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突破口,通过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制、创新创业奖学金等鼓励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主动发表高质量论文、专利,积极参加校际、省级的创新创业比赛;在丰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邀请杰出创业代表和优秀创业校友到学校开展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实习实训环节,应用型院校要与企业联合,将学生的实习平台和创业平台有机结合,通过创业基金、效益分红等方式鼓励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实现平台。

3.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是促进应用型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在应用型院校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教育理念的创新,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提高人才质量。树立创新型教育理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创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应用型院校应该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丰富课程类型,力求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对于应用型院校而言,无论是教育资源的开发,还是教育环境的营设,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的合理诉求。最后,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应用型院校教师应该重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促使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完成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战略中的一个新名词,供给侧改革从供给质量出发,以供给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要素优势发挥的理念,对于经济新常态下各领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应用型院校既承担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赋予的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又面临着大众文化需求与市场主体需求日益多元化、精准化带来的重担,深刻解读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以质量提升、效能扩大、要素创新为突破口,实现应用型院校供给侧结构的深刻调整,对激活应用型院校的教育优势、释放整体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孙莉摘自《教育与职业》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