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规律及路径
时间:2017/7/10 9:04:41   点击:0   [ 关 闭 ]

袁景翔   南旭光

    一、“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规律

    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一种兼具“教育”与“产业”双重属性的特定类型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针对不同职业或职业岗位()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当然,对于不同院校而言,人才培养定位的侧重点或许不同,但都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自然而亲近”的关系。按照著名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所提出的嵌入性理论,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对特定的经济发展需要所做出的选择,必然要深深地嵌入到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之中。而当前经济社会环境正充分彰显“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也就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模式的转换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挑战。事实上,“互联网+”职业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而是“互联网+”时代对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呈现出新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逻辑。

    ()培养理念应开放融合

    “互联网+”得以快速发展的逻辑基础就在于其所具有的“开放融合”这一先天性质,这是因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行业的对接匹配、互动耦合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外部环境要素作为支撑,从而在资源配置、制度体系方面达到最优化,进而形成以开放共享、跨界融合、互联互通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事实上,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以“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优势和特点,正在击碎传统教育所固守的封闭、保守态势,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无限拓展。尤其是对于与产业发展紧密关联的职业教育来说,原有的办学边界正不断被打破,职业教育资源正呈现出跨时空自由流动、交互、渗透的变化。毫无疑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追寻和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必须紧随“互联网+”的逻辑,将互联网思维积极融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过程。同时,职业教育领域的治理主体、参与主体等都应积极推进自身转型和创新,构建开放式、创新型教育教学体系,有效汇聚内外部各类要素,切实加强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导向,精准供给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的有效性。

    ()培养路径应多维联合

    “互联网+”之所以对传统产业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革新力,得益于它所具有的“互联互通”的能力,各类看起来毫不相干的行业被连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价值链,实现新的价值创造,许多传统行业也都借此实现了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升级,从而达到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动不再是简单的单向或双向的线性模式,而是多维互动、联合、共生的非线性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职业院校之间,职业院校和政府之间,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社会其他参与主体之间,都越发成为相互联系着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通过更多、更广、更深层次的合作,才能推动职业教育取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说,“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价值效应来自于“互联网+”时代传统职业院校和多元经济社会活动主体之间更大程度的互联互通,“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应该强调或更应该依赖不同主体之间的多维联合。为此,不论是政府还是职业院校,都应该遵从“互联网+”具有的强杆杠效应,多渠道吸纳社会资本、社会资源,广泛吸引办学主体和监督主体的参与,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推进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的多元化,进而展现“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特征,不断顺应供需结构的调整,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能。

    ()培养目标应能力复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互联网+”使得传统行业的变革不断深入,新的产业或行业不断产生,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智能化制造、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将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社会化大分工不仅会进一步细化,还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新旧职业更替促使人的职业素质、能力结构、专业技能等都产生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为了使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互联网+”与创新创业的结合也被赋予了提振经济发展活力、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职责。这不仅可能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还会激发全社会参与创新创业的激情。基于此,“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诸如沟通协调、社会责任、社会人文、艺术修养、金融财税、企业管理、职业规划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所以,“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着眼于学生复合能力的养成,使学习者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培养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职业院校应该将充分激发学习者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个体作为自身的使命,这不仅体现了“互联网+”对职业性人才的逻辑诉求,而且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直接凸显了“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

    ()培养方向应专业整合

    “互联网+”所具有的“跨界、融合”特征,一方面,将更好地沟通“产业”和“教育”之间的“中间地带”,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融合互动;另一方面,将加快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引发新产业革命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而颠覆过去按照学科逻辑、专业需求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在“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价值链都更加强调跨界、融合,面向企业应用、强调生产实践的跨界设计、跨界营销等,都对“跨界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而言,应重在培养适应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智能平台等以及新产业体系中尤其是制造、营销、服务等行业需要的能力复合型、素质全面型人才。换句话说,以大类专业、新兴专业、交叉专业等“跨界”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沿着这样的思路,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不应该仅仅注重学生毕业后要从事某个特定岗位所需的专门知识,而应着眼于学生将来从事大类专业的工作所应具备的基础性、综合性知识。因此,职业教育除了应将职业资格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还应以生产实践、创新创业和学生认知规律为构建逻辑,重构专业体系。

    ()培养过程应多元混合

    “互联网+”对职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革新,还在于教育形式的重构,以及教育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变革。不得不承认,诸如自带设备(BYOD)、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机器人技术、创客空间、翻转学习、自适应学习、情感计算、学习分析等正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应用,体现着“互联网+”时代学习形态、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变革的新方向。在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融合的进程中,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学习、规模化和定制化学习等得以创新、揉合,并引领学习者跨越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边界。这种跨越不仅可以是跨院系、跨专业、跨学校的,也可以是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还会沿着产业发展的逻辑向更丰富的外界环境扩展,创造出多种元素混合的学习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所具有的“产业”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将使其教学模式充分得以改造与重塑,经由专业融合与技术融合,知行合一的场景化学习将取得更好的效果,加之教育大数据可以让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更加优化,所以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递和能力养成的过程,还是工作感知、个性满足和多维体验的过程。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如何突破?许多学者都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吴南中认为,发展“互联网+教育”应“实施包括从人才培养目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评价等全程的变革,以及支撑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变化,实现教育全局性发展、战略性转型”;李茂国和朱正伟提出了基于工业价值链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基于创新创业的视角实施创客模式、基于智能制造的视角开展跨界培养模式等”;张培认为,高职院校“互联网+”办学特色的形成应遵从市场、大学、制度、文化、技术等五个方面的逻辑,并基于对影响“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素的分析,构建了“以职业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有效联结为目标、以校园教育与企业生产高度耦合为路径、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统一为动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条件支撑的立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现有研究,基于前述的“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规律,笔者认为,“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应该围绕以下几个路径展开:

    ()确立基于共享共建的办学理念

    “互联网+”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运行轨迹的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逐渐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还对办学组织形式、办学模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促使职业院校突破传统的“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禁锢,探求具有区域特点和自身特点的“互联网+”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各职业院校应该紧紧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找准自身定位,科学定位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妥善处理好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主动“走出去”“引进来”,积极与政府、市场、社会等外部主体建立有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市场化、半市场化模式共建“互联网+职业教育”示范项目,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资源共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共同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球经济融合的进一步加速,我国职业教育应该主动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建立跨国界、跨区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协作平台,积极引进国际化的职业标准,搭建开放合作和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双边或多边联合培养,共享教育发展成果,为本地、本区域企业“走出去”和培养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贡献力量。

    ()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

    较之于其他教育类型,产教融合自然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互联网+”时代,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加速推进,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将更加被重视,这就要求以岗位技能培养为导向的传统职业教育瞄准“工业4.0”的特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为此,职业院校必须积极适应工业产业的变革,服务“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遵循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坚定不移地走深化产教融合之路,促进校企深度合作。首先,要在政府的有效介入、社会的积极参与下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并优化、重组办学资源,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实行协同治理;其次,要通过多种路径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战略对接、供需对接、优势对接、资源对接、文化对接等,切实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供给支撑。

    ()推进基于素质培育的“双创”教育

    李克强总理曾强调,在当今“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创新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培育新动能的有力支撑,这对“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2015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体现,也是切实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事实上,这正是“互联网+”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各类型、各层次的职业院校应推动以往专门化教育向综合性教育的转变。开设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跨院系、跨专业甚至跨学科领域交叉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间的平衡,将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养成作为评价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构建融合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完整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空间,拓展以“全人发展”为目标的学生综合素质结构,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资源的跨界融合能力,提升“双创”和“互联网+”相结合的乘数效应,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对接。

    ()重构基于工作场景的课程体系

    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原有的专业设置受到挑战,而且传统的课程体系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如课程结构不合适、课程内容滞后、过分强调"专才"教育、知识传授和市场需求存在偏差等。杜威认为,知识和技能是人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积极建构而成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应置于具体情境中;史莱门特则强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完整地呈现职业实践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这种情境导向的课程体系,可以让学习者提前感知、体验和熟悉将要面对的未来职业情境。基于此,“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院校应摸索出一套能够体现学习者未来综合职业能力、适合地方和区域特色、紧随产业行业生产实践特质、尊重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构建课程群与岗位群相对接的多元化、开放化、菜单化专业课程体系,并以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来设置课程模块或学习单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打破不同专业教学与技术应用的界限,实现生动、多元、场景式的知识建构,使学习者通过专业内部、专业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知识整合,实现融会贯通。

    ()实行基于个性发展的混合学习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大力推动了“以人为本”的知识创新型社会的演进,人类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一系列旨在“连接一切、跨界参与、个性化定制以及创新驱动”的混合学习、多维学习、全景学习模式取得了创新突破,“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新生态正在形成。除了教学、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数据化和在线化,基于学习者个性发展需要的泛在式、定制化自主学习逐渐常态化。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数学土著”,他们的行为方式、认知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应摒弃传统的以“课堂教学+工厂实习”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重构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在线学习、面授课程、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混合式、多维度学习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混合式学习”绝非是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简单混合,而是针对职业院校这样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在对规模学习、定制学习、跨界学习、众创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采取的特色化学习组合方式),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使学生能真正从课程学习中受益。

    ()实施基于学习分析的过程评价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不断向社会各行各业渗透,为每个领域带来了变革性影响。职业院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与大数据技术先进的企业共建职业教育大数据中心或大数据协同研发基地,研发出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学习跟踪和记录系统、大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等。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广泛挖掘,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进行学习及实践干预,还可以构建学习体验模型,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评估,对专业及课程进行风险预测预警,更能够为学习者和教学人员提供合适的过程性评估,优化教学辅助,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引导教学模式创新,提高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精准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推动学习分析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机结合,推进大数据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

孙莉摘自《教育与职业》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