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点 摘 编
时间:2017/5/11 9:08:25   点击:0   [ 关 闭 ]

论技术知识及其默会维度

    徐金雷、顾建军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年第5期中撰文,剖析了技术知识的由来,探析了知识的默会维度,继而分析了技术知识的默会维度及其意义。

    技术知识的由来:技术知识何以成为知识?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首先,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关于知识的知识同样遵循历史实践的规律,由于受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也在不断发展与深化,自古至今这些认识和理解存在于人们关于知识的认识与经验中。其次,考问技术知识的存在。传统认识观认为科学是理性的、原生的,而技术是经验的、派生的,实证主义的开始使得技术的原则开始支配了自然的科学。技术过程及其活动的产生机制,或者说技术本身的规律性等问题逐渐走进研究者的视野。总之,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着各自的发生源。

    知识的默会维度:从传统认识论到默会认识论。传统认识论时期客观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盛行,以客观主义认识论为主体,不仅固守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分离,还具有明显的表征特点。默会认识论是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和超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对经典力学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客观认识论坚守的自在独立性逐渐转化为与主体相关的依存性。波普尔、库恩、哈贝马斯等先后对客观主义认识论进行了批判,证明默会维度正是技术知识的主要特征维度,默会认识论带来对默会知识的揭示。

默会维度:技术知识分类的新视角。作者从默会认识论分析技术知识,发现技术知识与默会知识水乳交融。从知识的显性与默会特性分类出发,技术知识可分为显性技术知识和默会技术知识,显性技术知识包括视听资料、录像、图像、文件、图样、数据和元数据,默会技术知识包括操作经验或操作技能。技术知识的默会维度更能突出技术作为知识的特性,通过适当的方式,默会知识可以被感知和习得。这个结论对于技术知识习得的指导意义在于:第一,技能和鉴别力是默会知识的典型,在培养技能和鉴别力方面,具体范例比一般规则更为重要;第二,默会知识有一定的自身性维度;第三,默会知识的辅助意识和焦点意识的关系,反应了心理学上的格式塔原理,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4

论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及其产品属性的可赋予性

    孙长远、庞学光在《江苏高教》2016年第6期中撰文,论证了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可赋予性,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应将职业教育定位为公共性程度较高的准公共产品。

    作者首先对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可赋予性进行了论证。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产品或服务,本质上是人类经济活动乃至全部生存发展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人类生存发展论本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职业教育具有生成的属人性;其二,职业教育有其主体和历史的具体性。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人类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建构起来的,而且还是不同的共同体基于自身的需要而历史地建构起来的。所谓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可赋予性,是指各个国家可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赋予职业教育以相应的产品属性。

    确定我国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一方面要以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据,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作为判断标准;另一方面,还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影响的现状,把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重要的判断根据。职业教育产品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始终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其二,具有非排他性;其三,具有外部性;其四,具有公益性。在职业教育产品的上述四个特征中,公益性同外部性一样,都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是基于人的需求并为满足这种需求而设计的特征,不能作为判断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理论标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从公共产品中总结出的本质特征,只有以这两个本质特征为判断标准才能从理论上准确地判定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因此,职业教育产品消费的竞争性、不完全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以及受教育者个体消费不等于集体消费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具有纯公共产品属性;职业教育产品的非排他性、外部性和公益性,以及内部性不为零等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具有私人产品属性;而职业教育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则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应定位为公共性程度较高的准公共产品,在其供给上应该进一步突出政府的责任,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与此同时,大胆探索职业教育产品的市场供给机制,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4

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与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阎光才在《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11期中撰文,调查了我国高校毕业生5万份样本,分析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间存在的差距,并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参照国外关于毕业生的能力框架,兼顾我国现实国情,课题组编制了针对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的调查问卷,问卷将能力结构划分为两个基本维度:通用性能力与专门性能力。其中,通用性能力又包括非正式能力和通识性素养与技能这两个子维度。调查对象以2010-2015年全国本专科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主,通过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以文件下达方式请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督促高校来配合。问卷在线答题共回收5万份,通过采取IP地址和应答时间控制对数据辨伪与清洗,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4179份。

    通过数据分析,研究揭示出高校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的某些重要特征:1.与国际调查结果相仿,有关态度、责任和自我管理等非正式能力是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需求带有动态性,它随工作岗位、职位甚至职业经验变化而有不同程度的要求;3.毕业生反映的职业能力需求与工作单位的性质、用人部门劳动、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存在相关,甚至与整个国家特定产业行业发展水平、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存在关联,外资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与国际调查结果更趋于一致;4.就总体而言,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需求在调查中没有得到凸显。该研究还对毕业生岗位能力与高校培养重视能力进行了匹配分析,结果反映:1.涉及人格养成、社会交往的非正式能力最为薄弱;2.通识性能力存在明显缺陷;3.适应国际化、现代化职业场所的能力偏弱。

    结合以上调查发现,课题组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改造校园生活环境,重视人格养成;2.确立问题导向,开展通识素养与技能教育;3.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改革外语教育教学体制;4.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动手实践与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5.进一步增强学生专业与课程选择弹性,提高学生求职能力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6.全面改进课程课堂教学形式,以严格学业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4

 

 高职院校校企互助模式探索与实践

    黄小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30期中撰文,分析了探索校企互助模式的意义,解读了政府、院校、企业在高职院校校企互助模式构建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互助模式的管理对策。

    校企互助作为国内各高职院校和企业间的一种双赢模式,能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有效缓解中国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紧张状况,促进高职院校特色办学。

    政府、院校、企业在高职院校校企互助模式的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政府通过设立一定的管理机构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在校企互助推行过程中强化推动、协调、监督和评价功能;高职院校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本区域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同实施教学,对培养合格的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互助的意义以及各方的不同作用,作者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一、大力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形成,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的同时,充分尊重基层创新以及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的创新活动;二、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内部学生管理体制政草,包括:1.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各级管理者系统性教育管理知识的学习;2.加大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下移教育管理“重心”,激励广大师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到生产一线了解情况,参加顶岗实习活动;4.加强学生管理部门在校企互助过程中和变化了的管理情境下主动作为;三、依托职业岗位的规范共同谋划校企互助育人,包括:1.与合作企业密切协作,制定和完善相关专业岗位技术标准;2.根据所设专业对应专业岗位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实践教育和学生管理方式;3.不断克服现有校企互助学生管理中不适合职业岗位规范要求的学生管理方法,因地制宜、因岗制宜地开展学生管理活动。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4

 

高职院校建立 外派劳务培训体系的研究

    孙峰在《高教探索》2016年第11期中撰文,分析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实施毕业生外派就业的意义,并探讨了高职院校建立外派劳务培训体系的路径。

    新时期高职院校实施毕业生外派就业的意义,主要包括四方面:第一,从经济转型发展来说,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外向型人才保障;即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国际人才。第二,从产业发展来说,也是服务外派劳务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培养境外中资企业或机构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满足技能型、知识型的中高端劳务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3.促进劳务产业转移,为欠发达地区培养高技能劳务人员。第三,从职业院校角度来看,毕业生外派就业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输出职业教育资源,为境外企业培养本土化人才是高职国际合作的高层次形式。第四,对学生来说,劳务输出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拓宽就业渠道。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从外派劳务培训组织体系、培训师资和实训条件建设、对外劳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方面对高职院校外派劳务培训体系的建构进行探讨。第一,依托政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完善的外派劳务培训组织项目。宏观层面上,“服务平台”应参与省级以上外派劳务对接大会,争取与更多外派劳务企业、用人单位建立外派劳务培训、输出的合作关系;中观层面上,“服务平台”应积极参与所在地政府部门组织的对外劳务合作洽谈,拓展、组织培训项目,多渠道开展培训输出;微观层面上,“服务平台”通过与对外劳务企业的协作,着力构建校企合作的外派劳务人才培养机制,在中高端劳务人才储备、师资共享、培训课程建设、实训设施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第二,实施对外劳务的校企合作,充实、提升培训师资和实训条件,包括培训师资的多元化、国际化以及外派劳务实训基地的共享化。第三,根据劳务人才的职业领域,优化对外劳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构专业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