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点 摘 编
时间:2017/1/2 16:25:14   点击:0   [ 关 闭 ]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及其推进策略

    杨建新在《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中撰文,解读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特征与原则,提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推进策略。

    首先,作者解读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特征与原则。内涵建设是一种追求质量、追求特色的建设,是增强学校办学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注重质量、突出特色为价值追求,发展意图直接指向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化与提升。其内涵建设的特征与原则有:1.既要稳定规模发展,更要注重质量提升;2.摒弃粗放式发展,切实推进精细化发展;3.国家战略与高职教育宗旨导向并重;4.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建设”;5.“拿来主义”与创新发展兼顾。

    其次,作者提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推进策略。1.办学理念“明定位”、“强特色”。强调特色的前提是确定自身发展定位,高职院校的定位要基于区域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在办学积淀和办学生态这“内外”两条线上做好几项工作,形成自身特色。2.师资队伍“提增量”、“优存量”。提高增量包括为适应学校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各级各类岗位基础型人才,突出高层次人才在学校战略设计、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存量优化包括优化人才的存量结构和分类,着力在存量优化的机制创建上下功夫。3.专业建设“抓品牌”、“成梯队”。品牌需要抓住两个着力点:本校传统办学理念与定位框架下的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建设;按照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增设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高职院校还应考虑建设一套有利于发掘与增进专业发展新型培育点和生长点的专业梯队培育机制。4.科研工作“抓团队”、“重质量”。内涵建设所触发的项目源于学校内涵建设的积累本身,这要求科研工作的团队与质量反哺内涵建设,最终回馈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需要。5.人才培养“重技能”、“强素质”。具体而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一是坚持素能并重原则,二是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6.19

 

多主体协同:我国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思考

    肖凤翔、付小情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5期中撰文,从多主体协同建设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实践意图和内在机理,分析了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现实困境,提出了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基本策略。

    智库是生产思想的主体,决定着思想的高度。多主体协同建设职业教育智库是指在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行为者在政府决策需求的引导下共担科研项目,共同探寻事实、筛选梳理所获信息、做出预判、提供多种决策选项,并借助媒体平台反馈交流与宣传应用研究成果等多方位的交流与多样化的协作过程。

    职业教育智库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表达着集思广益的旨趣,体现着“优势互补,联动共振”的内在机理,其跟本目的在于高效、迅速地为决策提供服务,弥合职业教育研究与职业教育决策间的鸿沟,履行好解释、证实与预测的功能。从本质上说,职业教育智库的实践意图是希望能集思广益,实现“劲往一处使”,产生“1+1>2”的效应,从而发挥职业教育智库“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态下,职业教育智库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资政目标不明,主体“黏合度”低;2.研究队伍结构单一,难以履行资政使命;3.缺乏和谐秩序,难以整体联动;4.协洽机制不畅,咨询服务不到位。

    针对职业教育智库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作者提出了多主体协同建设职业教育智库的基本策略:1.明确资政目标,探寻主体间的“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寻求多元建设主体间的共识,放大主体间利益的共赢点;打破多元建设主体固有的行动逻辑,拉近主体间合作的纽带;解放思想,广泛沟通,积极吸纳多元建设力量。2.整合优势,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完善投入机制,夯实队伍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强调跨界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业务水平。3.建章立制,完善多主体参与的和谐秩序。厘清职责权限,增强多主体间的协作水平;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相应的社会配套环境;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各主体的创新活力。4.疏通渠道,形成咨询及其成果交流与转化机制。健全多边组织领导机制,努力营造多主体协同互动氛围;建立信息整合与资源共享机制,增强提供咨询服务的反应速率。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6.19

 

基于职业分析的高职产教对接模式研究

    章建新在《教育与职业》2016年第10期中撰文,分析了产教对接的内在联系、对接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及评鉴制度,系统研究了产业与职业的互动关系,借鉴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产教对接模式及其运行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首先,作者对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概念分析,系统地阐述了职业与职业岗位、职业要素与职业联系、职业群与职业带等概念的含义。作者认为从以上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在系统研究产业与职业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产业发展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要素,在产业派生职业、决定专业、引导就业的逻辑线路下,深入研究产教对接的起点、接口、模式等,有利于在提升高职教育服务产业的过程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论述了职业分析下的高职产教对接。作者认为高职产教对接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1.职业要素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本质。职业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产物,是职业人从事职业活动的载体,职业岗位体现了职业的关联性,因此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孤立存在。2.职业联系推动了专业建设。高职产教对接必须建立在服务区域产业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必须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型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产业集聚将使职业群的特征和功能得以显现,产业发展所派生的职业及其联系是专业设置和改造的基本依据。3.职业标准促进了课程改革、职业文化决定了校园文化、职业功能的变迁决定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

    作者基于职业分析的视角,认为产教对接的主体包括:产业、职业人、企业、院校和政府。按照主导产教对接的主体不同,对接模式可分为以下四种:1.产业驱动型产教对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在产业组织或行业协会主导下的产教对接。2.政府驱动型产教对接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政府为主导的产教对接模式。3.企业驱动型产学对接模式。以日本为代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教对接模式。4.高职院校驱动型产教对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以高职院校为主导。

    最后,作者认为高职产教对接过程中要注意大力推动行业型职教集团建设、发挥政府职能,实现信息对称、依托行业标准,实行课证融合、不断建立和完善产教对接的评鉴制度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