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与内涵解构
时间:2016/12/20 15:39:08   点击:0   [ 关 闭 ]

姜汉崇

    一、“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时代担当

    为应对全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德国在2013年提出了工业4.0的兴国战略,以全面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核心,通过发掘新形式工业化的潜力,力图保持其制造业领先全世界的先发优势。中国同样也面临着经济高速发展后的诸多问题,也正试图通过供给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方面,市场导向、客户导向规则在国内市场的一段时期里和一定程度上的失灵,导致了中国企业片面追逐产能和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虽然给企业带来了短期效益,但产能过剩的背后是重复建设与有限资源的浪费,深刻影响到整个社会生产的均衡发展。而且仅以片面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但牺牲了产品的品质,也放弃了企业品质的培育,这种发展必然是不可持续的。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均衡发展,是可以在技术层面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来缓解或解决的。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产品和服务的关注从“有没有”开始转向“好不”,品质成为需求能否得到现实满足的最重要指标。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先天不足,圆珠笔的笔珠用材到今天还在大量依赖进口。面临这样的状况,2015年中国版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出台,并将引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固然是产品品质的重要保障,但推进与发展的决定力量还在于人,也只有人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及对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控制。

    既然社会需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而最终又取决于人,那么“人”从何而来?这就有赖于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出能够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更可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显然,传统职业教育与办学偏重技术培训,强调“必需”“够用”的理念已不合时宜,而是要更多地呼应社会发展的当代诉求,这一诉求就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尤其是人的“品质”上。人的"品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备高度的职业认同;二是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三是具备高尚的事业追求,所谓“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这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理所当然地成为职业教育的时代担当。

    二、三“匠”合一:“工匠精神”的应然解构

    在全球,日本是拥有长寿命企业最多的国家,有3000多家的企业寿命超过了200年的历史,德国也有800余家类似企业。这些长寿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企业里一直传承着“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专业、专注、极致等都是其关键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解构,可以进一步认清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职业教育本身的应然作为提供路径。

    ()“匠心”——“工匠精神”之基

    所谓“匠心”,就是对职业的高度认同,有安于做一名“工匠”的意愿,这是“工匠精神”之基。职业认同一般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价值等的赞同或认可,关系着个体生产劳动观念的确立和从事职业的忠诚度。

   “匠心”的营造,是一项社会、学校、政府互动共振的系统工程。首先,整个社会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让“劳动最光荣”成为全民的核心价值观。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让一部分人模糊了对于“多劳多得”的认识,片面地认为付出劳动的多寡与回报不再是正比例关系了,进而衍生出许多投机取巧的事情来。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曾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劳动群众创造历史”一脉相承,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劳动必须得到尊重,而且要拒绝投机,诚实劳动。其次,职业院校要营造出浓郁的职业技术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知职业和劳动,并能够深刻体会到做一名技术工人的光荣。近年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岗位标兵、技术能手,他们的先进事迹,尤其是生产一线技术工人、院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再次是政策导向,国家调整职业教育相关政策,让更多的学生走进职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瑞士的世界品牌占有量居全球第一,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在瑞士每年有7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生源规模导致了学习竞争压力的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发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自觉性。

     ()“匠术”——“工匠精神”之本

    所谓“匠术”,是指基于技术、技能运用所追求的合理、科学的技巧,广义上属于工匠情商的范畴,是“工匠精神”之本。

    有人曾怀疑工业4.0和智能制造在解放人的同时,也会因为无人化车间的存在而对技术传承带来消极影响。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人的智慧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永远是不可或缺的,人的作用也会在传承与创新中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职业教育在其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时候,往往会片面强调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为学生"会做"就行,至于个中原理并不重要,这种只将学生“扶上岗”的做法并不是高度负责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个则是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在教育中漠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岗位迁移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要做的是正确处理好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传承好技术,培育好素养,帮助学生成长为“神乎其技”“人技合一”“行之久远”的人才。

    ()“匠德”——“工匠精神”之魂

    所谓“匠德”,是对职业的专注,敬业而有为,这是“工匠精神”之魂。

    技术革新、社会进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今天的新技术可能在三四年以后就有了新的变化。面临快速革新的技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最需要的解决的另一个课题就是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学好一门技术、用好一门技术。合格产品、高品质产品、卓越产品,这是产品的不同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技无止境,具有“匠德”的工匠,会专注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永远行走在追求“把99%提高到99.99%”的极致之路上。一味追逐“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生产方式,或许可以带来一时的增长速度与回报,但绝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还极大地沙漠化了“匠德”的成长土壤。这也启示职业院校应该摒弃社会浮躁,安心做学问、传技能;教师应该心无旁骛,彻底改变“快餐式”教学、“教”与“学”两张皮的不良现状,和学生一起学在教室、走进车间,专心育技、耐心育人。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待,尊重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尊重学生的发展。

    三、独具匠心: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诉求

    ()关于职教现代化

    马格纳雷拉指出“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一般可以将现代化理解为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工业化和都市化4个交互作用与运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既是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实现现代化的有力推动者,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固有内容。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化的应有之意。

    对职教现代化的理解,至少包括3个维度:一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机能得到优化,从教育理念创新、设施设备建设,到课程开发与管理、学生培养与使用等与现代化要素之间的正常互动;二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提升,职业教育能与其他教育类型相配套,为社会发展构建起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体制;三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空间得到拓展,能够具备职教发展的全球化视野,建立起先进的职教埋念,确立职教的话语权,引领世界范围职教的发展。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职教现代化的最终成果一定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就需要现代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予以关注。当前的工业领域,技术创新是关键,“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时代的现实诉求,也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职教现代化已然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培育了。

    ()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契合

    “工匠精神”的传承、发扬与现代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而现代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因此,现代学徒制是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瑞士职业教育的学徒培训制世界闻名,学徒每周有1-2天的时间在职业院校学习,身份是学生;3-4天的时间在企业实习或者在行业组织建立的专门培训中心、实训车间培训学习,身份是员工。在学徒制下,企业居于主导地位,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能优先享受人才储备和人才使用。德国“工匠精神”同样离不开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培训体系。“双元”其一是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其二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的校外实习实训或生产,后者即为学徒。“双元制”正是“德国制造”的产品质量被18世纪末的英国人所质疑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这与当前“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境遇有着相似之处,值得借鉴。

    不难发现,正是瑞士、德国职业教育中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并使自己的国家成为“制造强国”“品牌之都”,产品品质取信于全世界。作为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着诸多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规模小型化。社会上的工匠一般是一对一、一对二,师傅同一时间所带的学徒人数很少;现代学徒制同样强调小班化教学,人数控制在5-6人。规模小型化的优点是教师或师傅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将大大增加。

    二是技能学习实践化。在工匠的成长之路上,师傅将学徒带在身边,先看再做,由浅入深,师傅就是教材;现代学徒制秉承“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技术和技能。“实践出真知”,技能学习的实践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与职业认同。

    三是技艺传授精致化。中国古代有“师徒如父子”之说,这体现了师傅传授技艺的无私以及师徒关系的紧密。现代学徒制与此类似,保证了师傅、教师和学生在技艺上的切磋、交流的时间,让师傅和教师有足够的耐心来精心传授技艺。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制造”与职业教育现代化、现代学徒制及其彰显的“工匠精神”存在着深刻的关联性,通过契合点找到切入点,“工匠精神”一旦在职业教育中“扎根”,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蝴蝶效应”,极大地促进社会发展。

    ()职教现代化的内在诉求对于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启示

    职业教育现代化也是职业教育对时代发展的呼应。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这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工匠精神”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载体。

    1.职教主体的多元化

    “工匠精神”培育的源头在于企业岗位,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是不完整的。现代学徒制通常实行职业学校和企业相间培训和学习的方式,学徒有2/3的时间在企业体验技术文化、接受生产培训,1/3的时间在职业院校学习专业理论,教学的双主体是其显著特征,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实践教学的个性化

    实践教学个性化体现的是职业教育在尊重学生个体自主发展前提下的一种人文情怀,为学生自觉自愿认同并传承“工匠精神”奠定心理基础。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是打破现有成建制班级一对多的现状,实现师傅与学徒的比例保持在1:3,最大限度地保证师生能够面对面充分交流,学生充分感知教师、师傅的德与艺。同时,现代学徒制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教学,以企业生产工艺的复杂化、精细化程度作为项目差异化学习的“度”,通过不同岗位(学习模块)的轮岗学习、定制学习,允许学生发展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3.职业行为的专业化

    这里的专业化,是指在一定职业规范下行为的专业程度,主要指职业素养的习得。现代学徒制并不是简单地用生产替代学习,更不是用技术学习替代人的品质的发展。相反,学生在企业培训学习期间,可以更多地接受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的教育,进而培养其良好的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及职业素养,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觉行为,达到职业行为的专业化。

    “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一种全民的价值观,人人“执事敬”,促使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这是职业院校当仁不让的社会担当,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与努力。

孙莉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