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匠心助推高技能人才培育
时间:2016/11/18 9:19:29   点击:0   [ 关 闭 ]

刘晓玲  庄西真

工匠精神是当下一个非常热门的词语,它一般是指从业者以产品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通常用来形容从业者尊重自己的职业,凝神专一,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精品到至臻化境的一种精神理念。

一、软技能培养:工匠精神培育的首要任务

    ()职业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

    软技能是相对于硬技能而言的非技术技能,是个人内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促进技术技能和知识应用的技能。与注重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硬技能相比,软技能更加注重准职业人的职业品质、职业意识、对待职业应有的态度以及其所具备的职业精神。软技能重点在“软”字,这种技能具有潜在的隐形力量,直接影响职业者自身的发展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事业发展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企业对员工的从业技能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除了具备相应的工作硬技能之外,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职业意识以及职业精神等软技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认为经验、知识以及技能可以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而员工的为人、工作责任心等基本素质则需从学校抓起并逐步培养。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凯英的五为之训“工必为之纯,品必为之精,业必为之勤,行必为之恭,信必为之诚”也提倡职业教育培养应先教做人再教做事。

    职业精神培养是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首要任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曾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在以知识技能为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培养学生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职业学校学生要想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有所作为,在加强职业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更需要传承工匠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校园文化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提供有利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教育的精华所在,其包含校园基础设施的物质层面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精神层面。职业学校重视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就需要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职业精神的培育环境,营造人文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中显性的物质资源和隐性的精神资源有效结合,塑造与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传统优秀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基,一方面,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将传统优良文化与企业文化适度融合,纳入校园文化长廊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精神学习氛围,传播、弘扬优良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要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通过邀请技艺高超的工匠开展演讲等活动传播工匠精神正能量,以其亲身经历对工匠精神作全面、细致的剖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质。构建具有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快速适应企业,融入企业文化,自觉认同企业的价值理念,顺利完成职业角色之间的顺利转变。

    ()教师的言传身教将影响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础,学生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到教师的影响,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除了教授知识外,还要靠实践行动,在“教学做”合一中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的行为,躬身于教育事业中,全心地钻研和投入,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来严格要求自己,感染学生。尤其要时刻将自己的言行、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作为教育素材,通过制造一种“品牌效应”,在无声中影响学生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和习惯的培养,从每件小事的完成上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完美的习惯。教师职业素养是职业精神的直接教育资源,教师对职业的精神追求,实际上是构建学生职业精神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改善职业教育精神的效能。

    二、项目化课程: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

    ()用项目化课程提升学生主体作用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受传统学科本位课程开发思想的影响,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倾向较为严重,而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其课程需更加关注如何借助真实的工作环境来实现教育目标以及完善课程体系的设计。职业教育其专业以及课程的相关设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恰恰迎合了“市场需求、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中的“项目”内涵也具有其特殊的属性,“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引领下的教学活动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以主题工作任务为单位、以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为途径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活动的达成获得具体的产品或标准服务,借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整体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创新型国家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对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职业院校应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建设,构建工匠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尤其要增强课程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职业教育对高质量人才课程结构的研究一直处于教育研究的边缘,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企盼通过理实结合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但在实际培育过程中,由于缺乏适宜的生长土壤,对实际教学引领作用并不显著。而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内容的课程模式,其内容排序关注的是工作过程的自然逻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破学生“接受——理解者”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科知识的解构和工作知识的重构。

    ()以职业道德教育增进对工匠精神的认同

    境界是经人“觉解”而形成的一种意识世界。“觉解”作为人的存在之维,不同程度的觉解,展开为不同境界的意义世界。工匠精神的确立,正是职业教育通过启迪准职业者对职业的觉解与建构,从而赋予工匠更高的精神意涵,职业道德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首要任务。

    职业道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学生的生活、深层价值观紧密相连的,注重工匠精神实效性的提高,从根本上离不开学校教育中人文学科的支撑。工匠源于传统,中国作为工匠精神的策源地,拥有伟大的工匠鲁班,拥有令世界瞩目的万里长城,这些都是古人留下的瑰丽珍宝,是对大国工匠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集中体现,并作为对自然世界的超越,唤起人们对于大国工匠的亲密感,启悟深层的反省。在当前精英化的德育价值观取向下,职业院校应将德育的功能定位于学生的意义世界,以常规德育教育为主,实现人文学科的功能,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并让更多能启发心灵、体现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发挥人文学科的间接德育教育功能,增加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以特定的活动开展教学活动,以育人为核心,对学生职业精神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教师充分利用学习环境、教育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作为项目课程开设的关键要素,将实际的生产操作过程、工匠在工艺上的精工细作等素材制作成图像、影像等资料,将真实的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呈现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体会从业者对待精品的执着、追求完美的态度。课程理念应大,课程开发要小,只有大量精心设计的项目活动,才能把粗要求细化为可执行的教学方案,才能将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

    “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育效果之评价目的,不应只涵盖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与专业知识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同时,将工匠精神灌注于项目化的职业活动过程中,超越抽象化,基于人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初始条件和终端状态,将工匠精益求精的理念灌注于整个实践过程中。项目任务的完成展现出项目化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结果性评价准则,但却不只是简单的做出有形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待活动的态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应对社会文化的适应力和持续学习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雕筑大国工匠之魂。

    三、专业化实训: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手段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提升至职业精神层面,是对职业世界精神信念重塑的路标式引领,职业精神规约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职业精神教育观达成的基础,职业精神教育无法离开“成人”与“成事”的过程,工匠精神形成于“人事合一”的过程。生活即教育,职业院校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准职业者应从教室和书本中走出来,走进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知行合一,将职业精神融入工作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一个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在塑造学生职业精神的同时,强化对其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将大大提高其人力资本的附加值,促进人才的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多元复杂性的内在价值需求。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每一类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义务,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和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一样,是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

    ()开辟专业化的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若单从理论层面宣讲职业精神的内涵与重要性,较难与现实职业接轨。因此,职业院校应充分挖掘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和力量,拓宽教育教学实践空间,丰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实训环境下,贴近职业岗位,尝试履行相关岗位职业精神的要求,学生自觉地接受企业文化、理念的影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在职业实践中逐步提高对职业精神的认同,真切感受这一精神的内在价值,并将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促进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便捷、形式新颖的优势,为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职业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收录敬业、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事迹,建立网络公共教育课堂,充分彰显榜样示范作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知躬行”的实训教育,将学生置于学徒制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精雕细琢,逐渐形成凝神专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在师傅对工作、对职业、对企业理念的尊重与执着中真正感受这种职业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职业素养。

    ()现代学徒制是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礼”既是语言性的交流也是非语言性的交流,将实践技艺传承给学子,身教成为最重要的教授形式,而非言传。工匠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和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单靠职业院校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调。职业院校培养的准职业人才,最终流入企业,作为“产品消费者”的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居于重要地位。工匠精神特质的培育,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感染和情感交流,要靠长期的工作实践,还要靠企业文化的熏陶。

    回归传统,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与传统学徒的实习实训相结合。现代学徒制作为新型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形式,是工匠精神培育约有效途径。我国2014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8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都强调现代学徒制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成为国际公认的,通过“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促进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安排和人才培养方式。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交替为核心,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力与市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情境与实际场所的关系。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学习方式由单纯的理论转向工学交替,考核由单一的教师考核转变为师傅和教师的共同评价,这些转变都为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提供了土壤。学生在学校接受道德情感的升华,在真实的工作环境氛围下,从事生产第一线,细细体味耐心专注的咫尺匠心,把对师傅的模仿由行为层面上升至态度层面,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职业精神,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使得学徒的技艺更为精湛。

孙莉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