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业 信 息
时间:2016/7/1 10:32:14   点击:0   [ 关 闭 ]

基层就业,为根基更牢靠

据统计,全国共有100多万大学毕业生涌往全国基层,主要参与的项目有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计划等。有些人发展得很好,很喜欢基层的味道,也有着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的则水土不服,抱怨和后悔。不过大学生的各种选择,并非大多数人一下子就遇到了终身职业,并非大多数人的生涯发展一帆风顺。这里说说基层就业如何更好地促进个人生涯发展,写给那些正在基层、想下基层或正在犹豫要不要下的那些毕业生。

基层就业有很多难处,但下得越深,反弹力就会越大

基层就业开展这么年来,虽然出了一些成绩,但阻力和障碍还是不少。去基层的,能留下有多少?或者说待的时间长一些有多少?政策的落实有没有到位?

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是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重要的激励因素,也是为大学生铺垫好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国家层面和政府层面的事情,是基层就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元素。所以,国家要更加重视基层项目开发的长期性,要考虑参加基层就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发展通道。

但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基层的环境和大学生的适应力之间的融合。大学生所读大学大多都在城市,有的还在一线、二线城市,学校的环境和配套设施都很齐全,学校和城市的人文环境、学习氛围都是绝对优于基层的。同时,一些人还要面对生活习惯、风俗等差异。这些都是去基层就业大学生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生活的四年甚至更久,一下子降低标准,并非容易接受。这就好比一个经常生活在绿洲的人一下子去了沙漠,估计开始也会好奇一番,但时间长了就会苦不堪言。

以上所说的是最现实问题。不过从个人生涯能力发展和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越能搞定和驾驭困难的事情和环境则容易使自己得到成长。早在1908年,心理学家罗伯特·M·耶基斯和约翰·D·道森就提出过相关概念,指出一个相对舒服的状态可使人的行为处于安稳的状态,会有稳定的表现。但有时人需要相对焦虑和不舒服的状态和空间。这个“焦虑空间”往往会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如果一个人适度离开原有的“舒服空间”,树立新的目标和远景,就必须挑战原有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也就会慢慢扩大自己的“舒服空间”。不离开原有的“舒适区”,就不会有新的发展。

大学生离开大学都会去到新的环境和岗位,都会不同程度地扩大自己的“舒适空间”。不过基层就业相对于其它很多的职业和岗位会有更大的挑战性,会让大学生更加不舒服,会迅速进入个人的“焦虑空间”。如,去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生活环境比以前更差,人际交往上会更有困难,改变和做好一件事情会更加有难度等,这些都会让大学生有更高的自身历练价值和提升空间。

如果到更困难、更复杂的基层,就会让大学生更加不舒服,下得越深,越不舒服,反弹力就会越大,就会更能超越自我,实现更大发展。

朝着基层就业方向走,学会修炼内功,职场生涯发展有力量

基层就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这是国家基层治理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和政策来加强下基层后的保障机制,无论是代偿大学学费,还是以后的公务员多考虑基层经验等都在慢慢提出更多的优惠和激励措施,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趋势和潮流。

 如果真的想从事公务员行业,基层就业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因为符合公务员培养趋势。这几年公务员选聘越来越注重看基层就业经验,这对于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是一个福音。这就好比,打篮球,不光要投篮,还要学会跑位,而且是向着传球的方向跑位才合理。这就是方向趋势。比如前几年很多在电视台工作的人纷纷转向了互联网视频行业,有的人就抓住了趋势的力量,成为了行业的中坚力量。这就是顺应了趋势,自己获得了更快的发展。

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基层就业的大学生除了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了基层的印记,还要具备向上发展的职业能力。所以还要在基层做好自身修炼。修炼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储备知识。多学习马列知识,学会研读   文件,多涉猎社会管理、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技能方面。多加强文书表达、沟通、社交、演讲等能力的训练;三是    品质。可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来做好自我管理。

当然,这基本是为了以后从事公务员而积极准备。另外,基层就业大学生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或者特色项目进行创新创业。这也是很好的一个选择,既能帮助基层经济发展,也能实现自我需要。

总之,学习是基层就业大学生要坚持的,有了学习力和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之有了好的自我修炼和积累,发展就等于抓住了机会。

基层就业 ,只为根基更牢靠

 现在的人才培养都越来越重视基层工作经验。比如说大型的企业会设置管理培训生项目,不管毕业生以后从事什么职业都先进行半年或一年的轮训,促使他们对基层的工作和各岗位有个大概的认识。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大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共识。俞敏洪曾说过,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有从基层做起的勇气,要做好扫厕所的准备。从这可以看出,基层就业不仅仅是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的一种方式,而是很多单位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

另外,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看,一个人的生涯都是为下一个阶段的生涯做准备和铺垫。因此大学生就业要重视生涯初期的基层经验和技能储备,否则职场中欠下的债始终要还的。当年俞敏洪做大学教师时就在外面兼培训机构的课程,然后自己创业搞英语培训,无论是从教学、管理、财务等,他都慢慢积累了很多经验,后面新东方越做越大,以至于后来上市。他深知这个过程一定要打好基础,后面的事情方可水到渠成。当你知道宁泽涛不靠脸靠实力吃饭的时候,你要知他从小6岁开始练习游泳,在最基层的游泳队参加比赛;当你知道京东的快递不错的时候,还知道刘强东和奶茶妹在一起时,你要知道刘强东当年摆过地摊,做过零售;当你知道乐嘉穿着长衫出入各种电视台时,你要知道当年也有过给人钱也没人听的演讲。但这开始的磨砾和惨淡都是为了根基更牢。

基层就业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了解中国最原始最真实的基层状态,当你真的可以搞好一个村里的工作时才能搞好一个镇的工作,搞好一个镇的工作时,一个县的工作才能放必给你。记得2015年,全国开展了优秀县委书记的评选,因为习主席是从村里走出来的,也干过县委书记。他知道基层的工作极其重要,要真正将很多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还是要靠基层的工作。如果县级以上的领导都有着基层的经验和工作能力,估计很多惠民的工作就会更多,工作的精准性也会更高。

基层工作的无奈

    在促进基层就业工作上,国家、地方和高校有着不同的角色。国家和地方是政策的制定者,而基层高校是执行者。在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上,高校不断尝试。北京大学的“家国战略”就是目前高校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主要做法的缩影。

    近年来,选调生日益成为地方基层党政机关输送干部后备人选的重要渠道。北京大学将其作为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备受重视的“家国战略”。“家国战略”从“家”与“国”两个维度引导毕业生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相结合。鼓励毕业生积极报名选调生,到基层、西部及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

    在推荐选拔选调生的过程中,北京大学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一是以企业招聘的标准推进选调生招聘。从发布信息、举办宣讲会、组织报名,到安排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最终组织毕业生签约,每个环节都有序进行,地方政府有效选拔适合人才的同时,学生也感觉备受重视。二是开展大量细致而又个性化的咨询工作。北京大学通过座谈或个别辅导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及时反馈给地方组织部门。

    目前,已有吉林、广西、重庆、河南、甘肃、新疆、江苏、辽宁、四川、天津、福建、湖北襄阳等全国13个省区市来校招录选调生或者定向招录公务员,其中吉林、广西、重庆、甘肃,新疆、河南、湖北襄阳等地建立了针对北大的定向招录计划,并为北大毕业生制定了优厚的培养计划。

    在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上,高校充当着桥梁的角色,既要了解基层用人单位需求,也要对有意投身基层工作毕业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物质帮助。北京大学在选拔选调生中的做法,是现阶段高校促进基层就业的通行做法。但在政策上的桎梏,高校很多时都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高校如果在征兵工作方面做得好的话,也能得到发文表扬,颁发牌扁。至于基层工作方面,高校得到的支持确实不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现实一点,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起点低≠发展差

    奋斗在就业工作第一线的老师们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出国、自主创业去了,颇具发展潜力的基层地区却很少被问津的,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了?”

    近年来,就业工作逐渐从重量到重质方向转变。学生就业质量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命运。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否适应社会及国家发展的需要,才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

“那里实在太缺老师了”、“那里的条件太艰苦了”……但凡到基层工作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叹。事实上,他们大多不是畏俱生活条件的艰苦,而是碍于自身职业发展困惑而止步基层。到农村工作,自我价值无疑得到最好的体现,学生也得到空前的存在感。与此同时,到基层工作发展前景有限,也是存在大多数学生脑海中刻板印象。这就是政府跟踪、帮扶力度不足使然的。没有珠玉在前,学生难免存在犹豫和观望的心态。

    除了宣传力度不足,促进基层就业的政策力度也略显不够。对于有志于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目前考核门槛过高。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简化录用手续,取消可有可无的公式化、机械化的考核程序,尽可能吸收优秀毕业生。此外,也应关注下基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设立合理的晋升制度,帮助学生真正扎根基层,继而闯出一番事业。学生也应转变就业观念,有长远目光,把自身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2016年,匍匐前进的基层就业工作将以更接地气,更有效方式呈现,让更多学生明白起点低不一定发展差,理性就业并不意味着放弃理想。

张悦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

 

 

求职方式多样化之下的现实选择

“找工作,说是双向自由选择,但都知道,你既没太大自由,也没很多选择;更大程度上是进入一个格式化的社会,是‘求职’。”2007年毕业的时候,北大法学院原院长朱苏力教授的毕业致辞风靡一时,受到很多毕业生的追捧,但这句大实活却戳痛了很多人的心。不过他似乎早就预知了这一点,在开始之前,他不忘说:“不中听的一般是实话。”

从早先的大学生就业包分配,到官方术语中“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配置”,再到时不时有媒体爆出的“拼爹式就业”,甚至时下最流行的“大众创业”、“创客空间”之类,似乎正在印证这句话:“规划人生,却无法完成设计;向往未来,却只能始于现在。”

()

还是回到身边事件。我的老家是一个中部省份的农村,80年代中后期,村里走出了一个“上北京”的大学生。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乡亲相信,这个人考入“除了北大清华就娃他这个学校”,这样“鲤鱼跃龙门”,此后前途必定远大。几年后,当大家还沉浸在他要在“北京当大官”的想象中时,他被分配到了我们省某个政府职能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他的老父亲,在村里的父老乡亲们面前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得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沮丧。

后来,有一年,他回老家过年。听他提起,那会儿在北京,本来有机会留京进国家部委,无奈当时没钱送礼,而且也不屑于对毕业分配的老师溜须拍马,因为这份书生意气,最后分到了现在的地方。

当然,包分配也能带来给人自豪感。我一个亲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我们当地县城的民政局,除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还分了房子,让他的父母在村里出尽了风头。大家平时有什么要找他办的事情,他也很乐意帮忙,久而久之,名声越来越好。

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在国家宏大包分配语境之下,个人在就业过程中想要发挥作用其实显得很微弱。

()

大概是从1998年开始,国家不再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工作进行包分配了,大学生自此进入人才市场。有人描述不包分配的种种好处,比如摆脱束缚,人尽其才,让学用结合更好云云;有人则认为会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还有的认为这是国家在抖包袱,甚至还有个别大学生在尝尽了求职千般辛苦后,含泪上书要求恢复包分配制度等等。

这样的争论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平息。目前这样的认识相当一致:在市场经济时代,双向选择是时代的产物,大学生就业也不例外。

国家政策投射到毕业时的校园,则有一幅现实而生动的众生相:有人跃跃欲试,成为“面霸”、“考霸”,手握很多份OFFER,还不停在BBS上发帖,故意询问大家选择哪个好?惹来一大堆的羡慕嫉妒恨;也有人暗自神伤,在被扫、“被鄙视”中煎熬度日,迫切需要在绝望的空气中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来面对亲朋好友的关切眼神。

不过,好与不好,强与不强,牛与不牛,似乎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就如同名人的传记一样,前面还说他在放牛,翻了一面,就开始描述他是如何统帅三军了。这种迅捷的变化,真是让人乍惊乍喜。

这种面向人才市场的大比拼,当然是综合实力的比拼,但有时候还与信息渠道有关。有些信息捕捉能力很强的人,只要善加利用并保持勤奋的话,也会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也许过一阵日子,媒体的目光又将对准2016年度国考。这十年来,国考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也是大学生很主流的一种就业方式。

“铁饭碗”意识在大学生脑海中挥之不去,以及每年不断刷新的国考报名人数,这种变化,不知道算不算由市场化就业配置带来的戏剧性的“倒挂”?

不得不说,这种稳定、体面、有保障的职业,对于农村或者中小城而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强的诱惑,以至于他们都要在这方面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幸运者榜上有名。那一刻,如果不去畅想未来,显得都是矫情。

诚然,冲过千军万马,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人不可谓不优秀。这种优秀带来的心理优越感也是很强的,尤其是当公务员头几年。幸福感是很强的,也是张罗同学聚会的主要倡议者。但这种较强的幸福感是否是可持续的?答案并不绝对。以我身边的例子来看,有人将自己描述成“材料狗”;有人则感叹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是固定的,与鲜活的社会脱节太久;有人则为自己半死不活的收入纠结不已,艳羡着别人的高薪,但一想到要走出围城,又退缩了。

回到开头,讲一个朋友单位的故事。听一个朋友说,他们单位今年初公开招聘了几名大学生。主持这次招聘的分管领导对着其他人说,“通过公开招考进来,我相信肯定是很优秀的”。几个月后,他听见一名领导背后很不满地说:“还公开招聘进来?就是一个摆设,眼高手低,干什么都让人不放心,尽坏事!”

在看似更好的选择中,也隐藏着一些祸福相依,而有时候,它来得就是这么近距离和直接。

()

时下有一种很热门的求职方式:微信招聘。就是通过微信来发布招聘信息,接收微信简历,微信视频面试等,都是靠微信来促成。今年三八节前夕,深圳一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该公司的招聘信息正文只有寥寥数字,仅有公司名称、网址、电话、邮箱、联系人等最基本的信息,但配图所透露的“约会补贴”等生活福利和转发即可领取38.38元红包的信息,还是引发了网友广泛关注,一夜之间在朋友圈狂转刷屏。

拥有熟人关系者是微信求职的最大受益者,这种招聘其实就相当于“内荐”和“猎头”, 如果大学生加入的微信群中,成员很多且其行业与自己的特长和专业结合度较高,则相对有效,反之则效果就不太明显。

或许,若干年后,还有出现另外的依托于互联网的求职方式,会让求职更为便捷。但这种基于虚拟化的网络方式,也会给人徒增烦恼——比如某企业发布一则招聘信息,应聘者云集,不仅招聘人员工作量暴增,而且众多求职者也会有“炮灰”的感觉。万一最终招的那个人不是真正想要的,又要重来一遍,费时费力。

不管怎样,再热门的求职方式也未必能带来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尽管我们常常寄予厚望,它会夸大求职方式的外在作用,却低估了求职行动的意义,更严重低估了求职的艰难。其实,至少我,或许还有其他人,在毕业时都是没得太多选择,只能选择了现实而相对有利的方式。

这像极了1985年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中的那个有名的桥段:主人公李鸣到他所崇拜的王教授那儿去请教是否可以退学,王教授的回答却是:“老老实实学习去吧,傻瓜,你别无选择。”

张悦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