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点 摘 编
时间:2016/6/28 14:20:48   点击:0   [ 关 闭 ]

高校创业教育的可特续发展

王占仁、常飒飒在《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讨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熟性”问题时,触及到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也就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与一些大学教授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紧密相联。这既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优势,也是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瓶颈。正是因为有这样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的客观存在,库拉特科才认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仅仅在最初的一些小战役中获得了成功。这一观点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传统印象,以前我们只要一提到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总是觉得各个方而都发展得很成熟、很完善,而实际情况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也有自己的困境与问题。因此,为了破解这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首先,需要大学的制度保证,使得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成为大学不同组织、部门的共同目标,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个人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创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队伍问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当前阶段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在创业教育走出商学院,迈向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初始阶段,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比照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只有创业教育自身在观念、理念和实践方面都达到了“自在自为”的状态,实现了充分的理论自觉,才会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孙莉摘自《新华文摘》2016.7

 

强化地方大学的文化存在

 

    李素芹、陈希在《扬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大学的文化还处于形成甚至“蒙昧”阶段,其文化存在必须通过人为强化才能得以有效彰显。一是设立文化建设目标,制定文化发展规划。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普遍开始重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十三五”规划制定在即,各地方大学除了要对校园建设、学校规模、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常规内容做出规划外,还要对文化建设提出核心目标和措施保障,以便全面实现地方大学的职能。二是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培育高雅城市文化。地方大学是地方文化中心,不仅要对本地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研究,还要培育和引领高雅的城市文化。三是组建文化研究平台,推动文化对话交流。地方大学可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组建跨学科的地方文化或学科文化研究平台,选定大题目、瞄准大目标进行文化研究。四是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扩大大学文化影响。地方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虽然丰富,但大多缺少整体设计,也缺少精品和特色。打造地方大学的校园文化品牌,可以使大学从点突破、以特取胜。地方大学可通过多种方式扩大这些文化的社会影响,使师生、市民、城市、社会均从中受益,从而推动地方大学与城市全面融合、协同发展。

 

孙莉摘自《新华文摘》2016.7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要实现三个转变

 

荆德刚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12期撰文指出,从1985年国务院批准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作为改革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试点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30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包分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四个主要阶段,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处于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新动力,迫切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适应新常态,打造升级版,实现三大转变:一是要从单纯关注或过度关注就业率向提高就业质量转变;二是要从单一推荐毕业生就业向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心学生成长成才转变;三是要从简单反馈教育教学向协同育人转变。要实现三个转变。必须构建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一是制度体系要更健全,表现在政策完备、机制科学、融会贯通;二是市场作用要更充分,表现在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起调节和促进作用;三是指导服务要更高效,表现在手段现代化、指导科学化、服务便捷化、帮扶个性化;四是就业状况要更满意,表现在学生满意、学校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同时,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要做到三个并重,即关注就业与推动创业并重、促进就业创业与关心成长成才并重、理论指导与实践服务并重。      

 

 孙莉摘自《新华文摘》2016.7

 

“中国制造 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

 

    李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33期中撰文,探讨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风向,并分别从人才观、专业观、德育观、能力观、教学观、战略观和课程观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理念。

    作者认为,从外部动力来看,《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结果,从内生动力来看,它是中国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存在着低端制造业的转移与高端技能型制造业的回流现象,它反映了我国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结构性矛盾。我国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问题的产生与职业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与制造业升级的节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改变教育理念。

    第一,人才观:基于层次高移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其中创新型人才强调在具备基本技能操作基础上所拥有的创新知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则是基于制造业新业态和全新的生产制造体系特征而提出的。第二,专业观,基于市场需求的纵向系列化与横向集群化设置。服务型制造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按照相应模块进行整体上的精细化分割,强调独立模块优势的最大化。它要求专业设置逐渐系统化,形成制造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系列。在地域上实现集群发展,形成校级专业集群。第三,德育观,基于工匠精神的学生职业精神道德熏陶。工匠精神是以“精益求精”为核心的一系列职业道德的集合。职业教育也需突出“工匠精神”的熏陶与导向,将其贯穿于加工、组装、生产环节在内的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第四,能力观,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专业能力,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制造业各环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关键能力指始终贯穿制造全过程,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教学观,基于理实一体化的创新驱动式教学。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在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锻炼的机会,激发制造业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创新思维和行为。第六,战略观,基于“产业公地”的校企命运攸关体。“产业公地”是指植根于企业、大学和其他组织之中的研发与制造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工艺开发能力、工程制造能力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为公地内的企业培养具有共性技术的人才来实现人才培养的高效与对口,通过校企、企企的多次合作实现产业公地实力的整体提升。第七,课程观,基于项目运作的“制造业+”融合式课程。让学生能了解全产业链的运作过程并使其与自己所在的产业链环节相对接,运用“互联网+”、“绿色发展”等思维与产业链环节进行整合,创造出全新理念与产品。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6.4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研究探析

 

    潘建华、宋芬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9期中撰文,阐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及其标准,分析了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原因,总结了以德国案例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国际经验,提出了在劳动力短缺背景下提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首先,作者认为校企合作中的有效性是指,职业学校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校企合作之后在工作场所中、在实际技能操作方面所获得的进步达到甚至高于预期的目标,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技能进步,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标准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的情景化;2.教学安排的合理化;3.专业实践能力的等级化;4.教学内容的科学化。

    其次,作者认为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原因有:1.观念因素:认识不到位。表现在学校层面没有设置专门机构来负责管理、对校企合作的战略深意领会不够;2.政策因素:制度建设不力。由于上位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其他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难以出台,资金统筹和分配机制等相关机制始终无法建立起来;3.资金因素:专业化教师匮乏。现在职校的教师缺乏教育经验,驾驭职业教育的能力不强,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往往只会教但不会做,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缺乏企业教师,他们中的“能工巧匠”也只会做但不会教。作者总结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国际经验:完善科学的“双元制”体制框架是必要前提,同时,便于操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最后,作者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1.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前提:实现观念上的重大突破。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要从职业学校和企业自身下功夫,才能发展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2.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性的保障: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框架。完善制度框架要考虑到现有的诸多制度完善,又要站在战略高度,统筹兼顾,努力消除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制度;3.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关键: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性至关重要,加强企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积极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