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点 摘 编
时间:2016/1/4 10:29:19   点击:0   [ 关 闭 ]

瑞士经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赵志群、周摸仪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中撰文,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角度探讨瑞士职业教育的特点,认为其联邦和州政府以及行业组织统一决策、分层实施、紧密合作,为青年提供了中、高职教育和应用技术大学等多样化选择和灵活的学习路径,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降低了青年失业率;成功的“现代学徒制”还保证了企业职业教育投入的收支平衡。在实施合作式职业教育制度的国家中,瑞士职业教育的融合性和开放性更高,治理效果更卓越,培训收益也最大,这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瑞士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建立了普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双轨并行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技术大学相互补充和沟通,证书体系与《国家资格框架》相衔接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体系。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能适应社会需要、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满足群众多方面要求、实现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协调发展并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经验:1.瑞士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更加协调;2.职业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3.职业教育涉及范围远超传统教育范畴;4.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职业认知和生涯教育,职教与普教相互渗透;5.瑞士教育体系发展的首要目的是为公民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包括启发公民意识和增加福利,而不是狭义地发展学校教育。

    瑞士职业教育实现公认的“良治”的基础,正是其以多元主体合作共治为基本特征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和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的是提高对职业教育的管理能力,即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首先在治理结构上,明确了联邦层面和州层面以及第三方治理主体的权利及其职责。其次在治理过程中强调由联邦和州政府管理,联邦、州和第三方共同出资,州政府和第三方负责具体实施。再次在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上,职业教育经费包括公共经费、职教基金和企业直接投入,瑞士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组织是三个主要资金来源渠道。最后在职业教育的治理效果上,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的效果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协调。

    最后作者总结得出,尽管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国情也有很大差别,但是瑞士基于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经济结构以及所采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与我国选择的发展道路非常相似,这无疑为我国职教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全社会深刻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2.明确各级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以资格标准为基础的衔接体系;3.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完善多元参与的职业教育治理机制。当然瑞士职业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全球经济衰退对职教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徒位置减少;出生率降低激化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生源竞争,职教招生面临学术教育的强大竞争;缺乏职业培训传统的跨国企业进入瑞士,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传统造成冲击。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5.19

 

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问题及解决路径

    张军侠、潘菊素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中撰文,论述了高职院校采用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必要性,揭示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解决路径。

    高职院校之所以有必要采用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因为: 1.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满足经济社会及行业企业的要求。2.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实施选择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满足学生多样成才的现实举措。3.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衔接高考多元录取招生模式的需求,是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及教学管理制度的需求。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很好适应社会的需求,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单一。2.高职人才培养没有形成人人都能成长成才的教育理念,过于强调人才培养的普适性。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未充分考虑生源情况的多元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通过以上分析,作者提出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解决路径。1.明确高职院校多样成才的分类培养目标,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确立“基本+提升”型的高职教育分类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科学合理设置各“提升”类型的培养目标及评价标准。2.构建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对不同生源类型学生制定相对应的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为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学习平台。3.有效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对通识课程实施分类分层教学,设置工作岗位方向进行分类分层培养,设置分类培养衔接模块课程进行提升类型的选择培养,完善选修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分类学习空间。4..构建分类培养多样成才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完善学分制,加强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5.22

 

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

    南海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5期中撰文,界定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基本问题的概念,阐述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价值目标,分析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培养培训主体、主要任务和培养课程。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是指关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如何科学而合理地确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目标、培养培训的实施主体、培养培训的课程、培养培训的方式和培养培训评价的系统化等理论问题。首先,作者认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价值目标是“双师型”教师,但我们需要依据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践推进的实际,不断地使其内涵更加科学化、外延更加合理化。其次,作者认为培养培训的主体应该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专门机构、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它们之间需要协同创新解决以下任务:1.协同创新促进政策研究,制定合适的政策,创造合适的政策环境,才能有效激发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充分参与和支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研究,应基于对我国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校企合作模式的系统价值分析,探索新的分门别类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行业企业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3.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股份制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4.德育课程改革创新研究,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机构肩负着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公民道德品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职教师资的重任。

最后,作者指出由于今天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具有以往所未曾有过的新特点,因此,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在培养培训课程与培养方式方面,应着力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机构与企业协作的模式。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5.22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段致平、王升、贾树生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5期中撰文,指出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高职与中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认为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首先,作者分析了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因素:1.国家政策方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己调整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是当前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2.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3.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它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4.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学校要更加强调“客户”意识,把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业院校新的出发点。

    其次,作者分别对比了高职与中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区别是:I.层次不同;2.文化水平不同;3.培养目标不同。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是:1.类型不同;2.内涵要求不同;3.工作业务能力要求不同。

基于此,作者认为高职教育要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目标: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2.依据岗位——能力——课程的设计思路,系统设计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3.科学有效地实施高职人才培养。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5.22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高明在《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15期中撰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演进的历程,分析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酝酿阶段(1978-1984)。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的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第二阶段是起步阶段(1985-1990)。政府鼓励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各级业务部门、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自办、联办或合办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第三阶段是探索阶段(1991-1995)。政府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改变国家也办教育的做法,多渠道、多形式利用社会和民间力量集资办学。第四阶段是法制化阶段(1996-2001)。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 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法治轨道。第五阶段是完善阶段(2002-2009)。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改革。第六阶段是全面深化阶段(2010年至今)。提出要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共同发挥主体作用,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继续加强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政府职责不到位。一是政策笼统不配套,多为指导性意见,缺少可操作性,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对法律执行的保障。2.行业指导作用不足。一是权利责任不明确,未明确行业的权利与责任,也未构建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二是引导作用不充分,行业很少独立设置管理职业教育的部门。3.企业积极性不高。一是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面临着“身份”和“资金”的双重问题;二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较低。

据上所述,作者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以下建议:I.依法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举办职业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并出台相关细则和实施措施;明确行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职责;促进企业办学经费多元化。2.通过机制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政府委托机制。3.助力企业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平等对待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为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撑企业和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5.22

 

 

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兰小云在《江苏教育》2015年第5期中撰文,介绍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通行做法,审视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现代职教体系构建都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或贯通为突破口,基本做法大致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I.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各试点省市均选取基础较好的中高职院校开展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2.自行结对,一体化设计。在试点形式上,各省市均采取中高职院校自行结对、自主确定合作专业、制定试点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3.联合管理,分段实施。在试点方案实施中,各省市试点院校基本上都成立了中高职联合管理机构,共同组织教研活动和管理协调机构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学生管理的相关问题,在具体实行中,大多采取分段实施的方式。

    我国各地的试点工作为推进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合作培养以及课程体系的衔接,但在试点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1.试点培养方案的合理性与普适性存在疑问。2.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专业选择不确定。3.院校资源的共享与实施质量的保障成效不明显。

    现代职教体系的整体构建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衔接,操作层面上由先行的试点院校自主开发上升为国家层西域地方政府层面的统筹开发,形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自成一体化的职教体系。具体对策如下:1.优化职教体系内不同层次间的专业布局。2.理清同一专业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3.统一同地区同专业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4.实行高职教育专业归类对口招生考试制度。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5.22

 

学习领域课程与项目课程的比较研究

    徐涵在《职教论坛》2015年第15期中撰文,对中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所采用的两大主流模式——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共性与差异,以及两种课程模式的实施中所共同需要的框架性教学条件。

    学习领域课程是由若干个学习领域组成的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每一个学习领域对应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而一个学习领域就是一门课程,完成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就掌握了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其主要特征为:1.强调培养学生的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课程;3.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实施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强调行动的完整性,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其主要特征为:1.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系,跨学科设置课程;2.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整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3.推行行动导向教学。

    两种模式具有的共性特征是:1.在设计上都解构了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建构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2.都把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3.都强调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并努力使行业企业界的需求体现在课程模式之中;4.两种模式都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做中学、做中教。

    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1.所采用的职业分析的方法不同,项目课程采用的是职业功能分析,而学习领域课程采用的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2.对课程内容的序化标准不同,学习领域课程是按照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能力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项目课程对教学内容的序化并没有提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序化标准。

两种课程模式的适用条件均需要较高的框架条件,具体体现在:1.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2.较好的实训教学条件;3.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