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业 指 导
时间:2016/1/4 10:27:43   点击:0   [ 关 闭 ]

职场人直面心里内耗

随着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己经有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面临着心理内耗的侵蚀。对于一些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应以一种负责的、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过去事件对我们心灵的耗损了。

    最近,王女士总是感觉无精打采,经常出现失眠多梦等现象。上着上着班,就哈欠连天。王女士心里总有一种很累的感觉。但真正清点一下王女士的工作,实际上并不多,只是要在最近一周,完成下个季度的工作计划。

    王女士向一位心理咨询师求助,才知道,自己这种疲惫是由于心理内耗引起的。虽然她实际上承担的工作并不多,但这个工作,却带给了王女士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公司马上就要有一次晋升机会,这次工作计划完成如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晋升的几率。而最近从旁部门调来的一位员工,给人很有魄力的感觉,就因为她的到来,让王女士经常觉得,自己的晋升受到了威胁。

    这种心理感觉,让她时刻关注着这位同事的一举一动,总是控制不住去想,她会和自己竞争这个职位吗?难道她的到来是领导有意安排吗?

    有时候想着想着,觉得职场的关系好复杂啊,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熬出头,就连做梦都是单位这一烂摊子事。

    王女士的疲惫正是来源于内心中的这些纠葛,虽然它们不一定是事实,也不一定是当下发生的事,但是,导致的内心冲突和煎熬,照样会损耗我们的精力,破坏我们的心理能量。

    而随着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面临着心理内耗的侵蚀了。

心理点击:心理内耗会导致主观疲劳

    很多时候,我们的疲劳并不是由于客观的劳累造成的,而是由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感受,也就是一种来自心理的损耗导致的。不要小瞧这种主观的损耗,它对我们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高血压、冠心病及肿瘤等疾病,虽然病理较为复杂,但一般与精神心理有密切关系。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心理内耗长期存在,得不到疏导,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还会引发诸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多种身心疾患。而常见的偏头痛、荨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疾病,也都与心理损耗有很大关系。

但由于这种损耗呈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又极易被人们忽视,正因此,有人将心理损耗称作现代职场人士的 “隐形杀手”。

心理探源:职场常见的心灵“腐蚀剂”

后悔情绪

如果我当时和领导搞好关系,这职位就是我的了;如果我当时选份稳定的工作,现在就不至于这么累了……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如果衬托出你对现实生活的遗憾。也许是由于疏忽大意,也许是由于盲目乐观,我们过去的决定和行为总有着那么多的不尽人意。偶尔的后悔会修正我们未来的行为,但是,如果过多过久地沉溺于对过去的后悔中,将束缚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的心理能量,也在指向过去的无能为力中被不断消耗。

    消极抱怨

    当我们遇到挫折不顺,我们就要去归因。只是在归因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生偏差,把引起坏结果的原因归因到外界,于是我们便产生了过多的抱怨。殊不知,抱怨只是我们没有勇气面对问题时的一种心理防御,如果我们总是沉溺于抱怨中,不但会让我们的心态越来越消极,也会削弱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担心焦虑

我会不会被辞退?会不会错过这次加薪的机会?这次的工作任务,我能顺利完成吗?过度的担心焦虑是又一种极具杀伤力的心理损耗。它常常让我们,没做什么事情就感到疲惫,让我们还没有上路,就被自己打倒。

空想

    当一个人过度地沉溺在空想中时,对现实的思考能力就会降低。他们判断事物的时候,很容易沉浸在幻想的世界里,而不是根据客观实际。

    另外,如果耽于幻想,会削弱现实生活中的参与性、投入感、影响力和控制力,进而导致不适应现实生活,为各种心理疾病埋了祸根。

    拖拉

    拖拉不但会导致任务不能完成,而且引发焦虑情绪的出现,造成机遇的丧失等等。除此之外,拖延还会腐蚀我们内心的激情和对事物的兴趣。

    猜忌、嫉妒、敌意经常会充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殊不知,当我们心灵过多地盛放了这些负面的情感,那些积极的情感便无处容身了。如果一个团体中的成员,彼此之间过多地猜疑妒忌,将瓦解工作斗志,影响工作效率。

心理支招:减少心里内耗的方法

    利用合理情绪理论进行纠正,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合理情绪理论,也称ABC理论。运用这种理论原理,我们可以对同一种事情,持不同种看法,进行不同种体验。在这种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对待事件的态度和信念;C是指个体情绪及行为的后果。我们通常认为,是因为A的出现,导致了C。比如说,我们求职屡屡受挫,我们便会因此沮丧,我们觉得正是因为求职的受挫导致了沮丧情绪。但是ABC理论认为,B,也就是我们对发生的事件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才是导致C的关键。如果我们把求职失败看作是一种打击,对自我的否定,则会因此沮丧、难过;假如我们认为求职失败是对自己的磨砺,是走向成功的踏板,则会充满激情,继续努力。

因此,对于一些己经发生,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应以一种负责的、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过去事件对我们心灵的耗损了。

    制定小目标积极行动是减少心灵耗损的最有效方式。无论对一件事情是犹豫还是恐惧,只要付诸于行动,投入地去做,那些折磨心灵的负面情绪将大大减弱。

    但是,不能立即行动往往是好多人的通病。我们也有体验,一旦事情被拖到最后,我们往往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任务,但在此之前,我们却“动”不起来,白白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只有在接近目标的期限时,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这被称为“期限效应”。

    因此,在完成一项任务时,不妨先将任务分成阶段性的目标,这样一来,每一个阶段性小目标的“最后期限”将提前,以促使我们积极行动,进而减少心灵耗损。换一个角度看人际,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不妨去找一些利己的理由,比如,去学习一下他的优点,这样做不但有利于自我的提高,也

会让你开始对他有所接纳。同时,你的态度,很可能会得到他良好的回应,到最后,你与对方的关系真的和谐了。

人际关系中,猜忌、敌意、嫉妒只会瓦解我们的快乐,而欣赏、感激等积极情感,却可以让我们赢得快乐,获得成长,同时拥有好人缘,可谓双赢。

张悦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5

 

 

深藏工作中的“功”与“名”

入职时的工资高低不重要,只要你努力工作你会得到相应待遇的

    我估计几乎找过工作的人都听过这句话,当我们确定被聘用跟公司谈工资时,他们都会说“如果以后你业绩突出、努力工作,你的报酬也会相应增加的,特别是当第一次找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会相信这些话,但是千万别相信。

    刚入职时,你的工资就是你的全部(当然有一些岗位,比如销售或弹性工资的岗位除外,而且你入职以后大部分待遇都会跟着你的工资而浮动,工资调整也是按你目前的工资乘以一定的百分比,保险、公积金也跟工资有关系),当你的基本工资低的时候你今后的报酬增长空间也不大。

    所以,找工作时千万不要心软,多争取一些基本工资,因为这是你的所有。

    我第一次找工作时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当时心软没要求更高的工资,当时觉得基本工资比别人低几百块钱无所谓,但是后来才发现它有一个杠杆作用,尽管以后每年你工资涨幅比别人大,但是工资还是比别人低。

比如你入职时的基本工资为4000,第二年涨幅为20%(一般的企业极少数人能涨20%),那第二年工资为4800;如果你的同事入职时基本工资为4500,第二年涨幅为10%(一般涨幅),那他第二年工资为4950

人事部不是你的倾谈对象

    我在公司看过很多员工找人事部经理谈话,而且人事部员工可能会定期找员工谈话,问员工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有没有人事部需要帮员工解决的事情?

    但是请你记住,公司人事部并不是你的倾谈对象,人事部的重要任务不是去帮助雇员,而是保护公司利益不受雇员损害,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可能很多人认为人事部门是自己的朋友,有时甚至连对公司、对老板的真实态度都会告知于人事部门。(如果你经常这样的话,我可以肯定的说,你会跌得很惨,而且不会有人告知你原因)

    无论人事部的人员表现得何等友好,你均要认清,你跟他们的谈话内容,他们必然会与决策部门分享这些信息,例如你的老板、经理、主管及首席执行官。人事部门的职责就是(有时也是合法的)告知公司决策部门你那些所谓的“秘密”。

    比如你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内容、或与老板的关系处理的不好,你千万不能找人事部抱怨,你应该直接跟你的老板沟通。可能当时谈话时人事部的员工会给予同情,说自己向自己的上司反映这个情况,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人事部门会将你与他们的对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你的老板,而你的老板对此是绝对无法原谅的,出现问题首先不去找老板解决,而是直接找到人事部门,这样你的处境就很被动了,有可能被迫离开公司了。

你的能力并不能确保你的安全

    很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或对外宣传时说我们公司注重员工的能力,提倡员工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确实有一些公司是提倡创新的,但是极少数,大部分都只是打打口号而已)。对于刚入职的员工来说可能都会有一种心理,那就是向同事或领导展示你的才华、展示你的能力。但是请注意:公司或你的领导希望先看到你的忠诚,而不是显摆自己的能力。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并不重要,如果你一贯展示你的能力,很有可能上司觉得你卖弄小聪明、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或他会感受到威胁,如果他认为你在威胁他的位置,他才不管你有多聪明,他宁愿要一个愚笨但对自己忠诚的人。

温馨提示:当你刚入职或刚调到一个新部门的时候,千万不能自作聪明,你首先要做的是熟悉环境熟悉上司同事的性格,即使你是一个专家也要先摆低姿态,当然必要的是关键时刻也需要显示自己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是深藏不露。

张悦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5

 

 

求职先人一步

    我从未想过18岁的自己会有这么丰富的工作经历,会以现在这样的状态工作、生活。我不贪玩,也不是“宅女”,喜欢旅行,热爱运动,成绩还不错。可是因为三年前中考时发挥欠佳,我进了职校,学起了父母替我选择的金融事务专业。从那时起,我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先人一步,尽快实习、尽快接触社会、尽快获得工作经验,而不是三年级后通过三校生高考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不少老师、同学纷纷反对我的决定,他们劝我好好念书,将来考个好大专甚至考个本科。不过我幸运地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尽管他们决定了我中职期间学习的专业,但同意放手让我自己规划未来。

抓住机会 认真实习

    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也为了让自己“胸中有墨”,进入中职的第一年我就开始在外“充电”学习。我考入上海大学成人教育的会计专业,三年来,每周四晚上和周六一整天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如今我即将毕业,获得大专学历。

    在课外“充电”的同时,我还抓住多个机会,拥有了在多家用人单位实习的经历。

    我的第一份实习岗位是一家外企的销售。那是中职一年级的暑假,学校提供了多个实习机会,让学生自己选择。当然这样的实习不是想去就能去成的,还需要经过用人单位的面试,所以有一定的竞争性。还记得面试那天,3位面试官、4名学生面对面地坐着,气氛紧张极了。尽管面试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只需要自我介绍后阐述一下为什么想做这份实习工作即可,但对于人生中第一次正儿八经的面试,我忐忑不己。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是“撞了大运”才通过了面试。不过面试时保持微笑这一点应该为我加了分,毕竟销售工作需要直面顾客,那么具有亲和力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份手表销售的实习工作中,我得到了同事、前辈、领导的关怀,也学到了很多,真切地体会到工作与在校学习的不同之处。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校又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实习机会,是去银行当大堂经理助理。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在读书期间就要去,这意味着会落下专业学习;第二是没有转正的机会,也就是实习一结束双方就得说“拜拜”。我认真衡量了一下其中的得与失,还是选择去实习。一是因为认定“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二是因为我想尝试做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就这样,我在一家银行的营业网点度过了紧张而充实的3个月,跟着大堂经理学习如何严谨而专业地处理各项事务。

压力过大忍痛割爱

    结束在银行的实习工作后,我升入了三年级,即将毕业。学校举办了招聘会,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牵线搭桥,我还到校外寻找工作机会,投了不少简历并参加了几次面试。

    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录用了我。这是一家私企,规模虽然不大,业务却相当多,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女生来说,工作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当然我并不害怕,也没有退缩,反而跃跃欲试。

    当时为了给某知名咖啡店招聘店长(该咖啡店有特殊要求,希望从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连锁店中挑选经验丰富的人才),我入职的第一个星期就打遍了公司能获得的所有潜在人选的电话。这对只有18岁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知道,不管是客户还是潜在人选,都是年纪比我大许多的社会人士。如何把事讲清楚、如何让对方信任我、如何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在这些方面,我遇到不少困难,后来在同事的指点下才慢慢摸索出其中的门道。

    而这只是我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公司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不少名企。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游戏公司的原画师、主美(首席设计师),奢侈品店的店长,快消品企业的销售、财务……这些都是我负责招聘、联络的。

    面对客户的巨大需求以及人员的流动和管理,压力之大让我一度接近崩溃。我会和一名候选人通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只为了更加了解其性格和实际情况;我会因为巨大的招聘需求,只身一人跑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招聘会、培训学校甚至社区居委会……

    由于我学习的是金融事务专业,公司甚至让我接手开票记录以及员工“五险一金”的缴纳事宜。可以说,在这份工作中,我体会到更多的甜酸苦辣。

    虽然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但不得不承认自己太年轻,很多事务处理得不够好,而且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临近毕业时只好“忍痛割爱”,带着一年来获得的宝贵经验离开,继续求职之路。

先做兼职后被录用

    现在我的工作已经定下了,在一家外企做销售,这源于一位朋友的推荐。

    那时朋友推荐我去这家企业做兼职,由于其主营业务是运动产品销售,而我又热爱运动,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做了一段时间兼职后,由于表现不错,我通过了招聘面试,得以成为正式员工,现在正在最基层的岗位上一点点成长。

    从第一份实习工作到现在,我尝试了多个不同的岗位,经历了多场求职面试,小结出几点面试经验首先是一定要准备好一段不太平庸的自我介绍,这是需要口头表述出来的,而不是写在纸上,所以最好事先练几遍,注意自己的语调和语速。其次是做好对 “为什么要来面试这个岗位”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实话实说是最好的答案,回答时记得与面试官有一定的眼神交流并保持微笑,而不要只顾低头说话。再者是不要刻意回避薪资这个敏感话题,面试官如果询问,可以说出自己的要求,“无所谓”“随便”并不是明智的回答。

回顾我的求职过程,我万分庆幸自己在三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即使实习工作没有留用机会,去感受一下工作状态、了解一下企业的运营也是极好的,这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将来走得更踏实。

张悦摘自《成才与就业》2015.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