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融入式”高职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时间:2016/1/4 10:18:46   点击:0   [ 关 闭 ]

刘海远  韩晓玲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教育的中外比较、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创业教育的个案研究、实施创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等,例如,刘春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学科跨界是学科之间交叉融合、边界跨越和知识融合的过程,探讨了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管理学探视,但未涉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祝洪章介绍了“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案例,以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管德明等指出我国对创业教育的目的和实施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对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的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应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应将它融入并提高到与学科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国外此类研究主要包括: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评估标准与评价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等。美国在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大量的创业学术期刊,如《创业者》杂志每年部要为全美创业教育项目进行排名,此做法已经影响到各校的招生情况与经济收入,这极大地调动了美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积极性。PretoriusM教授提出了关于创业教育两种模式的评估内容和实施关键。katzU教授介绍了目前很多美国的大学实施了跨学科创业教育,在一些非商学专业中,如农业、工程学、艺术、环境科学护理学等专业中整合进了创业课程。

    二、跨学科“融入式”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定位和内涵

    在许多人看来,创业就是创建一个新企业,或开拓一个新事业,或开创一种新局面。其实不然,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加以利用和开发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是职业教育的导向,是一种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狭义的创业教育是针对企业创建活动所进行的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培训和指导,它是一种职业教育。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实践的总和,是终身教育,它跨越被教育者的全过程。它是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包括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和历史学等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

    高职院校“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本质与核心是将创业教育理念与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到专业教学的主渠道,它面向全体学生,基于专业知识,实施分类培养方案,强调实践和实用技能。也就是说,构建“融入性”创业教育模式,就是以创业教育为切入点,确定全方位、全过程、互动式、融入式的培养模式,学校的创业教育要与专业教育始终结合在一起,创业教育必须嵌入到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它具有实践性和实战性强的特点,它必须依附于技能培养,而且必须与创新相结合,必须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合作教育”“产学研一体”“项目导向”作为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三、跨学科“融入式”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促进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理论水平

    对学生实施“融入式”创业教育,可以使教师了解最新的理论,促进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该理论指导实际教学,继而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即教师不再是学习的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毕业时,不只是求职者,而且是创业者。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策略和创业意识,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熟练的动手能力,达到懂理论、会操作的目标,既具有共性知识和能力,又具有各自切入重点的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在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还可以获得创业教育证书。

     ()“融入式”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基础。高职类院校在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现状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学生进行“工学结合”“学做合一”培养目标的指导,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探索出一条高职创业教育培养的有效模式,验证教学的可行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高职教学的发展。

    ()提升对于自主创业价值的认识

    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创业真正成为一种更好的就业途径。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了解一些创业理论、创业思想、创业成功的企业和成功的创业者的创业之路,充分具备了他们走出校门进行创业的充分必要条件,包括理念、知识、方法、环境、人力、资源,这样除了解决自已的工作之外,还大大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推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在目前政府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下,通过大力发展和推行创业型经济,积极培育成长中的小微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教育学生自觉摈弃那些传统的就业理念,提升对于自主创业价值的认识,树立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

    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基础薄弱,在组织支持、学科课程、学校师资、质量控制和延展活动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创业教育素材多,监督评估少;兼职师资多,专业权威少;可获资源多,可利用资源少;不同培养层次的创业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化程度不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学生激情有余,内功不足等等,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

    四、跨学科“融入式”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操作方案

    ()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将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

    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提高人才质量的主阵地;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专业教育和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着眼于学生素质与创业能力的增强,着眼于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的提高,把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管理建设等环节,并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建立多学科交叉并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优化知识结构,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经济学+管理学+相关学科”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注重创业知识和理论的传播和对各学科的渗透,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改革,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进行整合,使学生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形成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将通识课程和专业知识融合起来,培养潜在创业者成为既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和较高的就业竞争力与自主创业力的人才。

    ()建立创业毕业生的案例库

    调查、跟踪并收集以前毕业的在创业方面成功的学生材料,建立他们的档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企业培训、学生就业、企业调研、“订单”培养班教学等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更新岗位所需的知识点,经常以成功案例进行教学,鼓励在校学生以创业者为榜样,认识到学校是创业者的熔炉,毕业的学生既是求职者也是创业者,最大程度地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创立校内外创业基地或创业园

    学校可将稀缺的创业资源组织起来吸引学生加入,以校园微型创业为起点,建立校园创业体验站,利用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手脑并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体验创业过程,使学生能向企业家一样,学习小企业管理的模式,积累创业经验,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机会,敢于担当责任,敢于承担压力,同时也要懂得,创业成功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探索出一条创业和就业的坦途。

    ()依照人才培养目标,编写创业教育教材

    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材建设,编写适应任务驱动教学的创业教育教材,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依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教材建设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紧密结合企业需要,突出教材的职业性、适应性和工作过程性。做到技能鲜明,校企合作,就业配套,保证质量,适应“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课程与教材应长期处在“动态开发”的过程中,这样才能使职场上使用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在课程和教材中得到反映。因此,需要学校教师开发“活化”的教材,不断对统编教材进行改造和优化。

    ()转变教师观念,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坚持“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教师高校培训进修、主持科研项目、引进技术骨千企业挂职锻炼、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和校内外专业教师与企业家等组成的跨学科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教师实施以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项目为主要载体的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和以行动引导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培养能适应和引领企业能力的人才。

    ()紧密联系企业,建设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

    为创设情景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建设,模拟企业的机构,布置学习任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融“学习性”于“工作性”之中,建设学习型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专业实训、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应用技术研究的需要,建设先进和实用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并充分挖掘公共资源、市场资源,将基地实训和实战训练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

    二十一世纪是创业年代,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跨学科“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是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大胆创新。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创业经验和经历,从而顺利地走入社会,服务和造福整个社会。只有将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理念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正确引领,通专结合,联系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通过融入创业文化,营造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进而辐射和引领全社会创业文化的发展,才能最终把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向深入。

孙莉摘自《职教论坛》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