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5/12/24 15:52:19   点击:0   [ 关 闭 ]

    一、推行“双元制”本土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无法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双元制重要特点之一是企业全程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我国尚未形成校企共育人才良好环境,多数企业不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参与培养。

    二是教学过程难以对接企业工作过程。双元制教学过程结合真实的生产环境,按企业生产的工艺规范要求,使学习贴近未来工作的需要。中国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管理体系,学校不了解企业需求,做不到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考核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三是教师能力不能胜任双元制模式教学。借鉴双元制需大批既能教理论、又能教技能的教师。我国教师基本是学科型的,理论功底相对厚实,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企业兼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强,教学能力不足,均无法胜任双元制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

    四是实训条件无法满足职业技能训练。各种职业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各自的特殊技能。这就需要充足的实训实习场所和设施设备。由于学校引进“双元制”早期主要由合作企业承担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学校的实训室及设备数量不能完全满足训练要求。

    二、“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做法

    我们解析“双元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本质,形成“重企业、重实践、重技能、重能力”理念,即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贯彻职业教育职业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育人为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此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逐一破解教学问题,实现了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

    l.建立政府支持,学校主体,校企双中心培养模式

    深度的校企合作和学徒学习是德国双元制的两个主要特征。在中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采取因时顺势、因地制宜方式,渐进地促进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是双元制本土化的关键。

    学校建校源于当时教育部启动与德国合作,欲选取一所学校试点双元制。南京市教委抓住中国第一座高层建筑金陵饭店建设,急需大量建筑类高技能技工时机,把“建筑项目”落户南京。教育部牵头,市教委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建设部、省市建工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中建总公司、城乡建设单位与学校共同按照德国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取得良好效果。此后,学校利用中德合作优势加强与德资或中德合资企业合作,把建筑类专业的双元制经验迁移到暖通等专业。如建筑设备专业与德国威能、菲斯曼等公司合作,共建了供热实训室,借鉴企业技术资料编写了校本教材,利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专业教师技术培训,通过企业的全国代理商安排学生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合作举办两届“中德职业教育经济接触论坛”,邀请130多家德国企业到校与中方对口洽谈。中国企业由此看到学校双元制培养优势,感受到参与培养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主动提供实习岗位、教学资料、兼职教师人手逐步融入培养过程,最终形成了“政府支持,学校主体,校企双中心”模式。政府给予政策、经费、信息等支持,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牵头相关企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审核人才培养定位、规划专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地方行业协会也参与其中。后为拓展科技服务又吸引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参与,发展成为南京职业教育政产学研联盟(集团)。校企双中心即在同一人才培养框架下,校企分别制定相互衔接的教学计划,共享资源,共组团队,阶段交替循环。如与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合作的BSH项目,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企业与学生及其监护人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同时学校按上级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学籍审核和上报认定。最终确定录取的学生具备了在校生和企业准员工双重身份。学校BSH教研室与企业培训中心按照教学计划分别承担学校部分和企业部分的教学任务。学生每两个月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参加德国工商行会考试(AHK)和中国职业技能鉴定。相比德国,学校是办学主体,承担更多教学任务,更加注重育人功能,不仅培养岗位人、职业人,更培养社会人、文化人。

    2.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我们认为,围绕能力培养,按照岗位任务要求,工作与学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教育思想的重要思路。

    “双元制”在德国也是根据需要不断变化发展的。学校紧跟德国脚步,从复制德国课程开始,在学习并掌握其开发方式后,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从专业理论、专业制图、专业计算和专业实训的课程设置,到“以技能为导向”教学模式改革,最终根据中国岗位需求构建了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每个领域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时间,以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为载体。以楼宇智能化专业为例,在“解剖”德国教学计划基础上,学校根据中国企业生产组织特点确定了住宅建设与专用建筑中通信系统计划与实施等11个本土化学习领域,开发了适应中国企业需求的小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44个教学项目。教学过程体现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价的工作过程。针对中国企业参与实践训练不足开发了递进式实训课程。学生需参加德国工商行会考试(AHK)、基金会认证或职业技能鉴定等职业资格考核,学校更加注重德育,把职业教育从注重技能教育推向注重价值教育的轨道。如建筑施工专业与大地建设集团合作,从“了解一个施工现场”开始,师生成为师徒,同学成为同事,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过程完成17个学习领域的51个项目。同时根据企业施工进度,每学期安排2周到1个月的工地见习。由于企业无法承担全部实训实习项目,学生在校内通过在技能实训室进行砌筑等单工种实训初步认识工程局部,在仿真的模拟实训中心进行多工种综合、模拟企业项目实训加深认知工程。把遵纪守法、职业道德、职业标准、团队合作、节能环保等教育贯穿于项目实施之中。最后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3.打造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由于政治、法律环境的差异,德国的许多做法无法移植到中国,但他们同时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按“科学规划、分类建设、阶梯发展、团队共进”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团队建设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支撑,与博西华等企业合作,着力打造适应双元制教学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学校国家示范校特色建设项目,被教育部专家组认为“充分把握住了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点,建设思路明确、措施可行”。

    学校率先提出“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建设原则,既注重培养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更把着眼点放在团队的双师结构上。通过引进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共组团队,优化团队双师结构,形成了系级领导班子是“总经理”,专业带头人是“总工”,骨干教师是“项目经理”,青年教师是“能工巧匠”,行业企业教师是“监理”的教学团队,弥补学校教师实践能力、企业人员教学能力短板,提供了适应双元制教学的师资。同时以“校本技能培训+企业实践”提高学校教师实践能力,以校本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使他们成为胜任双元制教学的教师。如建筑施工专业新教师需以学生身份独立完成所有项目,然后到企业实践。兼职教师上岗前要参加编制授课计划、教学设计等教学能力培训。学校搭建了教师“五阶梯”发展平台,不断完善学校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市专业带头人等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的“五阶梯”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个体争先,形成梯队发展优势。

    4.建设综合性的实训实习基地

    现阶段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深度仍显不足,由学校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就成了校企合作资源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学校按照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造、高效率使用原则,与中电集团55所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共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每个实训室、教学工场均规划了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工具材料、企业产品及文化展示和教学资料区等开放式“五区”,“五区”间只做功能分隔不进行物理隔绝,集产学研训赛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学校双元制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鲁昕副部长到校调研时特别要求学校制作其中的博西华实训室模型,参加教育部中德合作30周年成果展。模拟实训中心提供了仿真工作环境。其中,建筑综合实训中心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4项专利。学校通过自身影响力和其他方面力量,牵头多家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校内“跨企业公共培训中心”,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学校提供专业教师和场地,供多家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学习。这种模式发挥了学校公共实训中心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优势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学校也获得了最前沿技术标准与企业需求信息。已建成Switch-Asia建筑节能培训项目江苏中心、供热专业、中建总公司跨企业公共培训中心等,大量优秀工程师来校为学生授课,学校优秀教师为企业培训员工,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三、“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创新

    1.探索出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路径

    30多年引进德国双元制的过程中,学校坚持实践不放弃,应势而变,探索出“复制-转换-迁移-创新”的本土化路径。早期主要是原样“复制”德国模式,然后根据学校实际“转换”,如改造德国瓦工专业的结构和内容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2年以后将转换成功的方式“迁移”应用于专业群建设,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楼宇智能化等骨干专业为核心的建筑类专业群;“创新”即同时分析外来模式和本土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推广过程中的得失,总结出新的模式。这种本土化路径使学校很好地解决了外来模式的水土不服问题,从建校时的瓦工等3个专业,发展到现在建筑、电子、商贸等六大类16个专业。

    2.实现了双元制模式本士化

    学校在“重企业、重实践、重技能、重能力”理念指导下,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制定合作制度,建立定期沟通、共建共享平台。开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和递进式实训课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综合型实训实习基地提供了双元制实施保障。实现了横向拓展,把专业从早期的建筑类拓展到了商贸等六大类;纵向延伸,将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延伸到共建产学研中心,进行项目研发、科技服务。

    3.建造了建筑综合实训中心并获四项国家级专利

    建筑类专业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单一工种施工流程、工艺和质量标准,更需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特别是水、电等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而企业出于安全、质量、工期等因素不能提供随时到工地实习的机会。为解决该问题,于2007年自主设计并建造了建筑综合实训中心,其现场布置、功能分区完全模拟建筑施工现场,同时考虑了教学需要,主要由内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小楼和各施工现场的分区组成,小楼一侧为已完工建筑,另一侧为处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各种结构类型、结构构件,还建造了新型膜结构顶棚用于挡风遮雨。中心既能承担建筑类各专业模拟现场的综合实训,也成为推广欧盟商会认证的外墙保温等新技术、新工艺,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的场所,因此获发明等4项国家级专利。

    四、“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成效

    1.培养了大批素质优良的学生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成绩骄人。2009年以来,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个,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24个、省一等奖62个,省创新大赛一等奖5个。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95%以上,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95%以上多数人进入中建、中铁建等大型企业任职,很多成为技术骨干、管理者。124名学生参加省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衔接、154名参加省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

2.提升了师资队伍质量

双元制本土化实践锻炼和培养了大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达90%以上。学校有省“333”高层次人才2人,职教领军人才5;市专业(学科)带头人14人、优秀青年教师12人。2009年以来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人,省一等奖6人。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4人次,省赛一等奖15人。省级示范课13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教师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1部,获评全国首批中职示范教材1部。

3.促进了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学校是江苏省土木工程类专业教科研中心组、电子类专业协作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以来,获评省品牌特色专业7个,居省同类学校第一。连续6年承办省建筑类技能大赛。作为中建总公司最大的培训基地,每年举办9000人次工人培训,援建了四川、重庆等培训中心。2010年起作为中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亚洲应用基地、中瑞绿色建筑综合评估中心,面向东北亚和国内企业推广新型技术,开展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建设领域人才培养特别贡献奖、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特别贡献奖、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及江苏省文明单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等。学校是江苏省首批现代化高水平职业学校、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创新发展示范校。

4.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

学校已成为学习、实践和创新双元制的典范。作为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顾问学校,制定的建筑施工、楼宇智能、建筑设备等专业学习领域教学计划往全国建设系统职业院校推广使用。通过培训师资、援建基地、干部挂职、联合培养等形式向全国职业院校辐射双元制模式,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011年以来,共有61批次国内外代表团到校学习考察,他们都对学校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学校是德国歌德学院在中国的首个职业类学校伙伴学校。德国前国务部长Pieper女士来校考察后特撰文赞扬学校在中德职教及文化合作领域的贡献。

 孙莉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