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重构 课程重塑 能力再造
时间:2015/12/24 15:51:04   点击:0   [ 关 闭 ]

                                                   ——“两重一再工程的改革创新与系统推进

 

 

 

一、“两重一再”工程的主要内容

    学院自2007年开始推进并实施的“两重一再”工程,其主要理念是以“职业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专业建设的主线索,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与能力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中,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重新梳理课程学习内容,把原学科化知识体系按“项目化和任务导向”理念重新进行整合,通过“项目”或“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来构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实现了现代服务业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创新、以企业实战能力为导向的教师职教能力提升培养路径创新、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举措的运行机制创新;在促进教师企业实战能力、课程整合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职教能力的全面提升,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密切产学研合作、走内涵发展道路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针对“两重一再”工程,学院制定了系统推进的体系化指导文件;凝练了“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建设模式;构建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生态化建设运行机制;培育了以课程开发能力测评为抓手的教师成长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历时5年多的系统推进,依托政行校企共建的校内科技产业教育园区117家企业及363家产学合作企业优势,校企合作重构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全面修订和完善了所有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90%以上专任专业课教师通过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严格测评,全院实训实习场所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改造建设。“量大面广”的“两重一再”工程,在系统推进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先后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等,并以此为支撑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果和奖项。如: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二、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及方法

    l.问题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脱节

    解决方法:“两重一再”工程围绕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强调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学习任务的设计应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为主线,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目标,注重将职业活动中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全过程,突出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技术实践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利用学院牵头江苏省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的办学优势,以及校内科技产业教育园区117家企业及363家产学合作企业优势,校企共同提炼学生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职业标准与职业素质培养需要,“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将项目或学习性工作任务整合嵌入课程内容;滚动进行课程体系、实训项目设计以及校内外实习实训体系配套建设,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与课程内容相适应,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校内外实训条件、教师能力对接互动,循环递进,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关联互动,相伴发展。

    2.问题二:教师职教能力与产业发展不适应

    解决方法:“两重一再”工程倡导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为主线,将职业活动中的各个元素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技术实践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等。这对教师职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企业应该在教师成长路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往短期集中培训学习、新老教师之间传帮带、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自我总结等方式造成的教师职教能力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理应得以改进。

    以提升教师企业实战能力提升为目标,“两重一再”工程突出强调“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发挥学院政校行企共建、入驻企业117家的科技产业教育园区及363家“产学合作”企业优势,将教师承担的具体课程作为载体,把企业的实际项目、任务或能力训练目标引入课程,通过工学结合的真实或模拟训练,分步递进,将行业企业现实问题转化为课程学习内容,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师能力提升紧跟产业发展,探寻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师发展路径。

    3.问题三:教学改革全员参与难、系统实施难、持续提高难

    解决方法:为系统推进并实施“两重一再”工程,学院建立完备的工程推进机制;确立清晰的发展战略,形成完整的工作方案;依据顶层设计细化实施方案,确立年度工作目标,制定专项工作计划,构建完善的管理与服务制度体系;凭借学院领导的身体力行和全力支持、广大教师的充分理解和积极响应、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政策保障,全院形成了“让教改充满活力,让教学充满智慧”的良好育人氛围。

    借鉴系统工程理论,完善顶层设计,学院把“两重一再”工程连年列为重点工作,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系列文件,把“两重一再”工程与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等挂钩;课程、方案榜样示范,目标引领;测评全程录像,开发成果存档;校企互动,系统实施,应用成效随机跟踪;实施过程全程评价,及时总结,逐年提高。

    三、“两重一再”工程的创新点

    l.创新了现代服务业专业课程开发模式

    根据现代服务业职业面向广、职业活动具有灵活性等特点,消除以往“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课堂效率低、学生个体活动难以有效监控、考核方式不利于部分学习努力的学生、项目式教学并非适用于所有现代服务业类专业等问题,校企合作首先从教学组织、师资能力、学生参与、政策激励等方面,细化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将学生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职业活动拆分为:相互关联、由简单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若干工作流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专业与产业相对接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针对现代服务业工作内容杂、主观成分大、标准化程度低等因素,以“职业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为课程建设的主线索,将课程面向的工作过程(岗位职业活动),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进一步细化分解为: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递进的若干工作过程,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设计与此相适应的具有典型性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即把原学科化知识体系按“项目化和任务导向”理念重新进行整合,结合教学规范,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把知识的被动学习转化为面向具体问题的解决训练,输出可展示、可测量的学习成果。通过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重塑”课程及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的解决,构建自身的职业知识和能力系统。创造性地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与项目化课程建设理论,创新构建了现代服务业专业课程建设模式。

    2.闯出了教师全员职教能力提升的成长路径

    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根本动力。以往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提升,一般通过外出培训学习、学校内部传帮带、在教学实践中自我总结等路径。这些方式方法,由于多借助外界力量,其对教师成长特别是职教能力提升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两重一再”工程,以每位教师承担的具体课程为载体,在集体学习、理念引导基础上,发挥政校行企共建的校内科技产业教育园区及园区企业教师工作站的优势,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在把企业社会现实问题导入教师本人所承担课程的同时,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更使教师的职教能力得以提升,实现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个人成长的“双赢”,使教师成长植根于具体的课程建设实践中,探寻出一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师成长有效路径。

    “两重一再”工程,通过校企共同将课程整合能力提升融入动态“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组织能力提升融入滚动“重塑”课程中,企业实战能力提升融入为园区企业服务中,共建教师职教能力及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路径,形成职教能力“再造”的立交桥。

    3.创新了系统推进教学改革举措的工作机制

    为确保全体教师能全员全程参与“两重一再”工程,减少教改阻力,在集体研讨基础上制定激励教师参与的过程考核机制,并将教师通过课程开发能力测评与职称评审和评优“双挂钩”,企业人员参与重塑课程教学,实施“双倍”计算学时费等制度;建立所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管理机构,组建核心团队,编写了课程重塑工程申报与管理办法,设计了课程重塑立项申报表、课程重塑申报审核表、课程开发框架指南、课程开发能力测评与审核标准、课程标准写作指南、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形成制度保障体系;逐年细化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与目标考核;落实测评与考核“办法、过程、结果”三公开,完善管理与服务措施;教学实施公开展示,服务效果跟踪激励,确保建设成效得以有效实施。

    由于“办法、过程、结果”三公开,测评全程录像、建设成果存档备查、应用成效随机跟踪等,确保了“两重一再”的顺利推进与建设成果约有效实施。

    四、“两重一再”工程的实施过程

    “两重一再”工程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规模最大、成果最多、影响最广、效果最明显的一次综合的系统性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实施过程可以分为筹备与试点、反思与提高、应用与推广三个阶段:

    1.筹备与试点

    学院一方面安排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广泛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有关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梳理学院以往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成功做法,探索建立契合学院办学定位的现代服务业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建立主要领导牵头、所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两重一再”工程管理机构,搭建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及管理规范文件体系,为“两重一再”工程全面推进奠定扎实的基础。

    2.反思与提高

    学院第一批80名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测评、10门试点课程完成后,“两重一再”工程教学改革理念更加清晰、思路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指导更加有利。通过专业调研、专家论证、集体研讨、专业剖析等环节,“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等高职教育理念由概念理解,演变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现代服务业专业课程建设模式逐渐成形。

    3.应用与推广

    在全院90%的专任教师通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测评基础上,学院对全校所有开设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新一轮修订,进一步应用并巩固“两重一再”工程的建设成果。学院教师受邀在各类学术交流及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介绍课程建设与改革经验,超过100多所同类院校前来学院实地考察并学习取经,成果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得到推广。

    五、“两重一再”工程的应用成效

    教师能力的系统提升和建设成效的广泛采用,使教学水平与质量显著提升,得到学生、教师、同行和社会积极评价。

    600名学生调查表明,学生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等有明显提升,对学校满意度达98%。学生获包括全国高职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在内8项奖项等。

    64家企业调查显示,78.6%抽调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比其他院校学生有优势,对学校满意度达98.2%。校内与企业共建117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仅2013年为企业解决难题53项。

    校企合作“重构”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塑”433门课程方案,“再造”90%以上专任教师能力。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等;主持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承担3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已建成一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教材1;“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入选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是理念基础;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课程是物化教学理念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载体;教师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根本动力。“两重一再”工程的开展,使全院所有专任教师,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和项目化课程开发方法;在如何打破学科化课程体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均独立构建了“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开发方案;在结合所开发课程进行课程重塑以及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过程中,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一次颠覆性的洗礼,对高等职业教育及特征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两重一再”将专业、课程、实训条件、教师成长融会贯通,探索出了一条系统推进专业内涵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孙莉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