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5/7/2 15:54:55   点击:0   [ 关 闭 ]

   20年来,随着全球各领域竞争不断加剧和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创新创业型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资源,备受各国关注。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和民生持续改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使命,紧扣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在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历时7年完善,形成了“分层施教、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创业教育工作特色,开辟了普及化、融合化、专业化“三化并进”的创业教育路径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普及化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面向专业教学开展融合化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复合技能型人才;面向潜能学生开展专业化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三化并进”的创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有效促进、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对国内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产生了较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一、“三化并进”创业教育的实施背景及理论基础

    我国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思想的影响,创业教育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重视,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协同性,主要体现为创业教育形式简单、地位边缘和基础薄弱等方面。

    1.创业教育形式简单

    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虽然已经开展了多年,但仍然处于粗放型的起步阶段,浅层次、同质化的特点非常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无法实施层次分明、注重差异性的创业教育。

    2.创业教育地位边缘化

    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对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没有纳入教学主渠道与学分体系,没有有效地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没有融合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链条之中。

    3.创业教育实践性弱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经费保障不够,偏重于理论教育,师资素质有待提高,创业教育发展缓慢。

    上述问题深刻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效,创业教育客观上难以对职业教育产生有效的积极影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探索职业教育背景下系统推进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际需要,打破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对孤立、封闭的发展状态,遵循大学生素质培养与创业能力形成的渐进性、层次性规律,运用协同学共生关系思想构建“创业教育——职业教育”二元协同创新系统。学院开辟了普及化、融合化、专业化“三化并进”的创业教育路径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共生”理论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用以描述不同生物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并逐渐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互相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的一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哲学、文化等领域。高等职业院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本质上就是建立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生的协同发展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既要重视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又要关注到二者之间的共通性,实现互相促进,同步提升的目标。

    二、“三化并进”创业教育实践内容

    “三化并进”创业教育平行推进普及化、融合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是基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所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展示了“分层施教、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鲜明特色,在结构上体现了创业教育体系的充分性和严谨性,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则呈现递进、深化关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体系,每个子路径系统又有理念、目标、措施、成果逻辑要素组成。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化创业教育

    普及化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在实施过程中以启蒙创业教育课程群的建设为核心,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素质教育实践形式,强化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公共平台。

    1.课程主导,教学为本,组建创业教育课程群

    (1)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2008年,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中较早开展面向全院学生的普及型创业教育,通过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和修订《学生学籍管理》等制度文件,将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以大众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学院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开发、整合与优化,强化其对学生的影响面和渗透力,构建了以国家精品课程“创业实务”为引领的“创业文化”“创新思维”“知识产权”“创业项目管理”和“创业营销”等20余门通识创业教育课程群,涉及公共选修、公共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实践教学5大类型的课程。

    (2)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及教学软件开发。学院开发了体现职业教育“理实合一”特点的《创业实务》教材。该教材突破传统理论知识的编写模式,按照创业流程组织教材体系,构建了基于知识、实训、实战、拓展、评估“五位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该课程以完成创业任务所需知识与技能来序化教学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开发“创业申办登记”模拟软件和“创业沙盘”等多种实训教具,强化体验式创业教育,增强课程的体验性和趣味性。

    2.文化搭台,活动拓展,丰富素质教育实践教学形式

    学院通过出台《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增设创业教育实践学分,形成参与创业文化活动的政策导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创业文化渗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学院大胆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将创业课程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大力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系列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与内容。系统开发了BAW创业实战、创业策划竞赛、创业沙盘大赛、创业集市、创业征文大赛、创业校友沙龙、企业参访等12类精品创业文化活动,并将其整合为一个有机的创业文化活动体系,充分释放体系要素的协同效应和文化在创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

    ()面向专业教学开展融合化创业教育

    融合化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以岗位创新为引领,以实践教学为支撑,通过创新专业教育理念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融合化创业教育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基础,实现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有机渗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为学生搭建了创业教育学科平台系统。

    1.改革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创新专业教育理念,学院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从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对口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向创业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转变,变革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这一理念,通过学分嵌入强化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各专业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创业教育内容模块,开发了与地方行业产业相匹配的“灯具创意”“灯饰产品网店运营”和“服装营销策划”等体现专业培养特色的创业技能课程,将创业知识有机融入专业建设的教学体系中,实现创业教育向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

    (2)丰富专业建设内涵。在新的专业教育理念引领下,学院鼓励各专业通过探索专业发展新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丰富学科专业建设内涵,以岗位创新创业为引领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实现创业教育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渗透。在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创业教育通识课、技能课等内容模块,形成有创业教育特色的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如,灯具专业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构渗透进创业教育,设置了创业通识课和创业核心课两大模块,融入基于灯饰产品(或服务)设计、生产、营销环节的多项创业技能课程,构建了《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创业方向》专业建设新方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灯饰行业创新成果的生产、流通和价值转化提供人才资源。这种专业建设模式拓宽了专业口径,丰富了专业内涵,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2.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三级联动岗位创业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大力开展依托实践基地的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打造校系、校政、校企三大类创业教学实践平台体系,编织遍布校内外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网络,实现了实践教学从单一平台向多元化创新。

    (1)建设“校系创业实践平台”。2010年,学校首创校、系两级“创新创业教学工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校级“创新创业教学工场”的建设与管理,系部则按照“学院+产业”“系部+工场”“专业+公司”和“课程+项目”的模式建设“二级创新创业教学工场”,“创新创业教学工场”注重以专业教育的应用为导向,一个专业对应成立一家师生公司,引入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借助项目组织教学内容,以项目流程改革教学模式,以创业过程变革学习过程,将课堂工场化。

    (2)打造“校政创业实践平台”。学校主动承接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工作,与镇区政府组建“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古镇灯饰学院“小揽学院”和“南区电梯学院”4个产业学院,以地方产业为基础,借力政府拓展创业实践的空间和形式。

    (3)构建“校企创业实践平台”,学院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山青旅等企业成熟的创业项目引入校园,组建了“网商+微商”创业资源库,推动“校企一体化”创业教育教学实践。

    三大类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营造了贴近市场运作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使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开拓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提升了高职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面向潜能学生开展专业化创业教育

    针对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学院设置了全国第一个专科层次的创业管理专业,开展专业化创业教育。专业化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构建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自主创业为导向,以创业过程为主线,探索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l.构建基于创业过程的个性化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提升高职育人目标。2011年,针对学生自主创业及家族()企业二次创业需要,学院在全国率先申报开设专科层次的创业管理专业并获批准。该专业以自主创业为导向,培养小微企业创办与管理的创新型高素质创业人才,提升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育人目标。

(2)改革专业建设思路。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学院打破传统专业建设的思路,以创业过程主线序化专业课程体系,重视教学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兼顾创业能力形成的渐进性和层次性。创业管理专业构筑以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块,形成了以创业策划、创业孵化、新企业成长三大模块课程和根据学生创业方向自主选择的行业技术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建设模式。

2.探索了实践育人与协同育人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强化实践育人功能。按照实践育人的专业建设理念,学院积极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以真实的网络创业项目和实体创业项目为教学载体,将创业实践贯穿于专业学习全过程,形成“三年实践不断线”“三年合作不断线”的校内、外联动互补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传统的知识传授型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2)落实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学院大力打造“开放灵活,创学互动”的开放式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企业家全程介入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风险资金、孵化支持及指导,为学院提供、培养创业师资。协同育人模式跳出了仅靠“自循环”的封闭式办学状态,形成具有开放性的多元协同育人新模式。

    三、“三化并进”创业教育路径的实践价值

    “三化并进”创业教育路径平行推进了普及化、融合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创业教育需求,也保证了创业教育的高覆盖率。多年的创业教育实践也证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形成的“三化并进”创业教育路径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创业教育的普及面,直接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带动了学校创业教育课程、专业、教材、师资、培养模式、实践平台、制度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建设,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孙莉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7